張永紅
(甘肅省隴南公路管理局文縣公路管理段,甘肅 文縣746400)
近年來,在社會經濟穩健增長的背景下,我國特別重視公路工程建設工程[1]。其中,山區公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山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為了推動山區的發展,做好山區公路的建設工作便顯得極為重要。由于山區公路自身具備的特殊性,做好其瀝青路面的養護工作又是一項重點工作及難點工作,在該項工作當中,需融合諸多技術。鑒于此,為了使山區公路建設工作更具完善性,本課題對“山區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進行分析與探究具有較為深遠的重要意義。
山區公路建設當中的瀝青路面通常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地形、交通及路面類型等。由于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導致山區公路瀝青路面也呈現了不同的破壞類型。具體表現如下:
山區公路瀝青路面較為常見的一種破壞便是強度裂縫。引發該破壞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和路面間整體強度較為薄弱,進而出現較大的彎沉,與此同時還存在沉陷的狀況。
該類型的裂縫大致上是由于路面施工材料彎拉強度不夠而造成的。并且由于路面行車負荷的反復作用,也會引發該類型裂縫的發生。
該類型的裂縫主要受到瀝青路面溫度應力減弱的影響,它會使路面遭遇更快的破壞[2]。
該類型的裂縫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瀝青材質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倘若使用的瀝青材質不具規范性,并且無論是粘附性,還是內聚力均與施工原則及要求不符,那么便會導致瀝青產生較大的溫差,進一步便有該類型的裂縫發生。
山區公路瀝青路面所存在的裂縫情況較為顯著,大多數是因凍縮及干縮而導致的。基于早期情況下,對于路面結構及行車安全,影響不會很大。如若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那么裂縫將會逐漸擴大,這樣便使路面的使用壽命得到降低。因此,對于路面裂縫,在養護過程中,需以裂縫的深度及寬度為參考標準,進一步采取有效的封閉措施或防水措施等。
如果在裂縫的灌縫當中是應用熱瀝青,同時裂縫寬度≤6mm的情況下,則灌縫可直接應用熱瀝青,這樣便能夠使雨水滲透情況的發生實現有效避免。若裂縫寬度>6mm,則在灌縫方面需利用細粒或瀝青砂的混凝土混合料,以此起到防范雨水滲漏。若裂縫屬于網狀,同時存在沉陷狀態的裂縫,通過灌縫往往效果不具良好性,所以需要做好從基層至面層的全方位修補工作,以此使整個養護工作更具有效性。
基于低溫施工條件下,瀝青路面通常會出現松散及麻面等情況,因此便需要做好封層處理措施,在這方面可使用乳化瀝青稀漿,該物中粒式與粗粒式的實用性更高。對于山區公路來說,對于松散、麻面,通常利用瀝青灑布罩面進行治理。需要充分注重的是,將灑布工作完成之后,需做好撤石屑的盡早養護措施。如果松散是因為粘接料老化而引發的,那么便需要將其挖除,進一步采取重鋪措施,以此使該方面的養護工作更具完善性。
對于冷補瀝青混合料的處理,包括了多項施工技術,具體表現如下:
(1)放樣開挖。以路面可能存在的下陷及溝槽等病害為依據,在平槽切邊方面應用切割機,或者使用人工用鎬按輪廓線[4]。對于開槽切邊來說,需保證與槽邊橫平豎直保持一致,對于深度,不應該比修補路面的原瀝青面層厚度小。
(2)攤鋪整平。對于坑槽,若其深度比原瀝青面層要大,比如大于約在3厘米到5厘米左右,可以使用水穩基層到基層頂面,進一步使用冷補瀝青混合料完成對坑槽面層的修補。需使用乳化瀝青,其目的是將粘層油往坑槽里面灑,通常使用0.6kg/m2的乳化瀝青[5]。在考慮到其粘結性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現,在坑槽周圍,還有底面,都要保證粘層油涂刷的量的充足。另外,需在坑槽里面做好冷補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工作,并且需要把坑槽填滿,大概高于地面1.5厘米。如圖1所示,為瀝青路面病害安全規范處治操作流程圖示。

圖1 瀝青路面病害安全規范處治操作流程圖示
(3)輾壓壓實。在攤鋪整平之后,需以具體環境及坑槽修補面積的實際深度與大小為參考標準,進一步選用規范的壓實工具及操作方法,如果坑槽過深,需采取分層填補措施,同時壓實也需要分層進行。其中壓實措施包括養護車壓實及振動平板夯壓實等。當然,在選擇壓實措施的時候需以修補面積、溫度及濕度的條件為參考標準,進一步加以明確。
對于補修來說,通常需要在補修坑穴處理完整,并將周圍的渣石完全清除的情況下進行。其中,在坑穴當中,不應該存有雜物,比如泥漿及冰塊等。對于坑穴的深度,通常保持在5厘米內。對于冷補瀝青混合料填需高于周圍大約1.5厘米。鋪設需保持均勻,四周需要呈現回弧形,并做好壓實措施。在修補完整之后,需在其表面撒上細砂,與此同時做好清掃措施,以此讓細料能夠將表面空隙填滿。對于坑穴來說,需要保證其表面的平整度及光潔度,同時還需保證沒有輪跡出現。另外,需對坑穴周邊及邊角采取壓實措施,避免松散情況的發生。
筆者認為,除了需要充分利用好上述山區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技術之外,還需要充分做好瀝青路面的養護管理工作。一方面,需充分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公路養護原則[6]。在做好預防工作的基礎上,是公路遭遇破壞的現象得到有效避免,進一步使公路設施的耐久性及抗災能力得到有效強化。另一方面,做好公路養護的工程設計工作,在公路施工過程中需與社會效益相結合,同時使公路的通暢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需開展導致瀝青路面遭遇破壞的原因調查工作,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并加以落實,以此使山區公路瀝青路面的質量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通過本課題的探究,認識到做好山區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工作顯得極為重要。與此同時,在養護方面,還需要注重一些技術的應用。我們知道,山區公路對于山區局面來說,無論是在生活方面還是在日常工作方面,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山區公路建設工作,其實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山區經濟的發展。筆者認為,在做好山區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工作過程中,公路管養部門需要采取合理科學的養護管理措施,并融入與時俱進的養護技術,以此使公路養護更具有效性,進一步為我國公路工程建設工作的完善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1]林曉明.簡論山區公路瀝青路面的設計與施工要點[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2,10:56-58.
[2]張珍波.淺談瀝青路面的預防性養護技術要點[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02:164-166.
[3]章金橋.淺談普通公路瀝青路面的預防性養護[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2:98-99.
[4]荊誠.國省道干線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維修[J].城市建筑,2013,18:23-26.
[5]王克偉.論瀝青路面的養護中水毀的治理措施[J].科技傳播,2011,09:83-85.
[6]孟祥婷.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