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多糖對糖尿病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黃清松李紅枝鄭敏
(廣東藥學院基礎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摘要〔〕目的觀察姬松茸多糖對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2月齡雌性SD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姬松茸多糖低、高劑量組,每組10只。采用鏈脲佐菌素(STZ)誘發大鼠糖尿病模型,觀察姬松茸多糖對糖尿病大鼠體重,血糖水平,血CD4+、CD8+T細胞計數,血清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6水平以及胸腺、脾指數的影響。結果與模型組比較,姬松茸多糖組大鼠體質量,血CD4+、CD8+T細胞計數,胸腺、脾指數明顯升高(P<0.05或P<0.01);血糖,血清TNF-α、IL-6水平明顯下降(P<0.05或P<0.01)。結論姬松茸多糖可干預糖尿病大鼠多項免疫指標,發揮輔助治療作用。
關鍵詞〔〕姬松茸多糖;糖尿病;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6;胸腺指數;脾指數
中圖分類號〔〕R965.1〔
第一作者:黃清松(1966-),男,碩士,高級實驗師,主要從事細胞生物學研究。
姬松茸為蘑菇科蘑菇屬真菌,富含蛋白質和糖類。姬松茸多糖是從姬松茸子實體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1~3〕。有關姬松茸藥用價值的研究多集中在抗腫瘤方面,其對糖尿病的相關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通過對大鼠體質量,血糖水平,血CD4+、CD8+T細胞計數,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胸腺、脾指數的測定,探討姬松茸多糖對鏈脲佐菌素(STZ)誘導的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1材料與方法
1.1動物藥品及試劑2月齡,SPF級SD雌性大鼠,體重200~250 g,由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生產許可證號:SCXK(粵)2008-0002。姬松茸多糖由本研究組自制:取姬松茸原菌體1 000 g,加約5倍蒸餾水浸泡12 h,文火煮沸1 h,收集煎液,再加等體積的蒸餾水文火煮沸30 min,收集煎液。合并2次煎液,靜置12 h,過濾,濃縮至一定體積后,加入80%乙醇沉淀12 h,離心,收集醇沉物。醇沉物于恒溫干燥箱(75℃~80℃)至相對干燥,得姬松茸多糖粗制品,每克浸膏相當于生藥3.0 g。鏈脲佐菌素(STZ)為Sigma公司產品;血糖試劑盒為上海微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TNF-α、IL-6由北京東亞免疫技術研究所提供;紅細胞裂解液、小鼠抗大鼠CD4+R-PE、小鼠抗大鼠CD8+R-PE為Caltag公司產品。
1.2方法
1.2.1糖尿病模型制備〔4〕禁食12 h后,按劑量6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經微孔濾膜過濾滅菌STZ液(用0.1 mol/L檸檬酸鈉緩沖液稀釋至濃度1%)。72 h后連續3次隨機檢測血糖,凡血糖≥16.7 mmol/L即為成功糖尿病模型。
1.2.2分組與給藥取正常大鼠10只為對照組,取造模成功大鼠30只,隨機分為:模型組,姬松茸多糖低、高劑量組,每組10只。姬松茸多糖低、高劑量組分別灌胃(ig)相應劑量姬松茸多糖溶液,對照組和模型組ig相應容量生理鹽水,連續8 w。
1.2.3體重、空腹血糖(FPG)、TNF-α、IL-6的測定在末次給藥前12 h動物禁食,給藥2 h后,稱質量,眼球后靜脈叢毛細管取血,血液靜置后3 5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備用。按試劑盒說明書檢測血糖、TNF-α和IL-6水平。
1.2.4外周血CD4+、CD8+T細胞測定按1.2.3方法取血,肝素抗凝,測定管加熒光標記的抗體50 μl,后加入肝素抗凝全血50 μl,混勻,室溫孵育15 min,加入50μL溶血劑,PBS洗滌;0.5~1 ml PBS重懸細胞,上機進行檢測。
1.2.5脾臟、胸腺指數測定取血后脫頸椎處死大鼠,無菌條件下剖取胸腺和脾臟,剪去筋膜及脂肪,濾紙吸干后稱質量,計算:脾指數=脾質量(mg)/體質量(g);胸腺指數=胸腺質量(mg)/體質量(g)。
2結果
2.1一般情況對照組大鼠體重明顯增加、精神狀況良好、反應靈敏、毛發光澤順滑、生長發育正常。模型組和姬松茸多糖組大鼠全部成模,均出現“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弓背蛇體、精神萎磨、反應遲緩、毛豎而晦暗等癥狀,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大鼠體重和FPG水平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體重顯著下降(P<0.01),FPG水平則顯著升高(P<0.01)。給予姬松茸多糖后,與模型組比較,姬松茸多糖高劑量組大鼠體重明顯升高(P<0.05),FPG水平明顯下降(P<0.05或P<0.01)。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體重和
與模型組比較:1)P<0.05,2)P<0.01,下表同
2.3大鼠外周血CD4+、CD8+T細胞計數和CD4+/CD8+值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CD4+、CD8+T細胞計數均顯著下降(P<0.01),CD4+/CD8+值明顯下降(P<0.05)。給予姬松茸多糖后,與模型組比較,姬松茸多糖低、高劑量組大鼠血CD4+、CD8+T細胞計數均明顯提高(P<0.05或P<0.01),CD4+/CD8+值有升高趨勢,但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外周血CD4 +、CD8 +T細胞計數和
2.4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均顯著升高(P<0.01)。給予姬松茸多糖后,與模型組比較,姬松茸多糖低、高劑量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或P<0.01)。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
2.5大鼠胸腺指數和脾指數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胸腺、脾指數均顯著降低(P<0.01)。給予姬松茸多糖后,與模型組比較,姬松茸多糖低、高劑量組大鼠胸腺、脾指數均明顯升高(P<0.05或P<0.01)。見表4。

表4 各組大鼠胸腺指數和脾指數比較
3討論
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紊亂為特征的內分泌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大量研究顯示,免疫功能紊亂是糖尿病患者病程加速和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5〕。
T淋巴細胞是機體最重要的免疫細胞群,按功能分為輔助性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和抑制性T細胞,根據細胞表面分子CD分為CD4+和CD8+兩大亞群。CD4+代表輔助性T細胞,CD8+代表抑制和細胞毒性T細胞,CD4+/CD8+細胞比值處于動態平衡,維持機體正常免疫應答。糖尿病時,機體免疫力下降,細胞免疫功能也明顯下降,易致感染。有研究證實,糖尿病合并感染組比較糖尿病未合并感染組,血清中CD4+、CD8+、CD4+/CD8+明顯下降〔6〕。
IL-6、TNF-α等是炎癥介導及免疫損傷的重要調節因子,對糖尿病的發生起著重要作用。IL-6是一種多功能的生物性細胞因子,可作用于內皮細胞,通過合成黏附分子和化學誘導分子,提高白細胞殺傷吞噬能力。糖尿病時,IL-6過度激活和擴增T細胞、B細胞,促進細胞凋亡而破壞胰島R細胞。TNF-α主要由單核細胞和內皮細胞產生,正常情況下,低水平的TNF-α可調節炎癥反應及促進組織修復,起到生長因子的作用。然而,糖尿病時異常增高的TNF-α可直接作用于胰島細胞、微血管等,造成組織損傷。
本研究提示姬松茸多糖可干預糖尿病大鼠多項免疫指標,為其輔助治療糖尿病提供了理論依據。
4參考文獻
1Mizuno M,Minato K,Ito H,etal.Antitumor polysaccharide from the mycelium of liquid cultured agaricus blazei murill〔J〕.Biochem Mol Biol Int,1999;47(4):707-14.
2李師鵬,安利國.真菌多糖免疫活性的研究進展〔J〕.菌物系統,2001;20(4):581-7.
3劉常金,谷文英.巴西蘑菇胞外多糖的分離及抗腫瘤活性研究〔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1;27(11):27-9.
4陳秋,夏永鵬,邱宗蔭.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與評價〔J〕.天津醫藥,2006;6(3):33-5.
5姚旌旗,舒思潔,趙驥,等.脂糖舒對糖尿病大鼠血液T淋巴細胞亞群和免疫器官系數的影響〔J〕.山東醫藥,2006;46(7):9-11.
6方榮,李紅.2型糖尿病伴感染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和自然殺傷細胞的測定及意義〔J〕.浙江醫學,2003;25(5):263-5.
〔2012-10-10修回〕
(編輯趙慧玲/曹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