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珍子
【摘要】黨員教育是一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時期的黨員建設必須以吸收入黨積極分子為出發點,強調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從入黨教育階段就對學生的思想性與覺悟性進行強化,使他們時刻堅守黨的方針政策,并始終用最嚴格的標準進行自我約束。
【關鍵詞】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志愿服務
一、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現狀
高校教育階段是學生入黨的黃金階段,要大力發展在校生黨員,就必須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建設,將黨風黨紀內容融入教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當前情況下,高校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經進入了起步階段,且逐漸形成了體系化、規模化的教育管理系統。但在日常教育活動中,針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依舊存在諸多不足,需要有關部門及老師及時發現和解決。
(一)黨員教育缺乏規范管理
當前情況下,針對學生黨員的教育還停留在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上。從這個方面來看,針對學生黨員開展的教育和管理還存在諸多不足。部分學校忽視了對學生黨員的管理,一個學期僅組織一到兩次的黨員集體活動和黨員小組學習,很多章程規定中需要進行的教育管理活動還停留在紙面上。部分學生黨員在正式入黨之后就沒有繼續接受相關的教育和管理,在他們看來,黨員教育是針對那些尚未正式入黨的學生而開設的,目的是提高他們的黨性修養,使之盡快達到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要求。正式成為黨員以后,學生黨員對黨性教育及志愿服務工作的熱情有所下降,認為這些內容與自己無關,而學校方面缺乏對學生黨員的系統管理,這使得黨員教育工作存在缺失環節。
(二)學生黨員的志愿服務工作機會少
大學階段,學生黨員的數量逐漸增多,以班級和年級為單位的黨支部逐漸建立并完善。此時,由黨支部和黨小組組成的機構直接管理學生黨員,并對他們進行日常教育,組織他們進行黨員志愿服務工作。但在工作落實過程中,學生黨支部和黨員組織很難獲得志愿服務的機會,同時也無法接觸真正需要志愿者服務的人群。這種情況下,學生的黨性修養不能得到實際鍛煉,也無法獲得志愿服務機會,這不利于學生黨員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且在一定程度上拉遠了他們與普通群眾之間的距離,使他們無法直觀了解、幫助和教育普通市民。
二、新形勢下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及志愿服務機會的措施
(一)建立學生黨員學習小組
有關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僅要在學生入黨之前進行,同樣要落實在學生黨員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可以通過建立黨員學習小組的方式鼓勵學生定期學習黨的先進思想與政策方針,鼓勵他們交流自己的新的體會,并就相關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國際局勢的發展、身邊生活的改變等內容進行信息交換和討論。學習過程中,黨員學習小組為學生學習黨的知識搭建了平臺: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敦促教育學習工作進行的作用。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不僅讓每個學生黨員都有機會發言學習,同時也讓他們能夠自覺主動地學習相關知識,在交流中實現個人水平的提高。
與此同時,黨員學習小組的建立也能起到較好的教育和監督作用。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小組負責人應該對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進行隨時了解,保證他們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小組成員也能相互合作,在配合中發現樂趣,提高工作熱情。
(二)定期組織黨員教育管理大會
集體活動能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與參與熱情,讓他們投身到黨的工作和建設當中,并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實現管理和教育成果的明顯提升。在生活中,學生黨員不僅是高校學生中的先進代表,同時也是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直接橋梁。要加強對黨員學生的教育管理,就必須加強對全體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大會中,學校可以邀請一些先進的黨員代表上臺進行演講,就他們在生活學習中的收獲對大家進行匯報,同時也可以邀請一些黨齡較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上臺演講,讓他們對近期出臺的一些政策方針思想進行講解,以此增強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和接受,同時也讓學生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這些知識,并從中吸收與學習生活相關的內容,用這些內容來改造自己的生活。
除黨組織會議的召開,學校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與黨性知識培訓課程。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內容的學習不僅要針對學生黨員,同時也要針對普通學生。學校要將這方面的教育細化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時刻以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與犧牲奉獻精神為目標,讓學生在潛移默化和持久甚遠的教學影響下培養更高的道德素質,實現個人綜合素質的整體性提升。
三、小結
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學生的精神力量,實現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服務意識的培養則鍛煉了學生的奉獻精神,讓他們時刻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生活學習中為同學服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