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云
巍巍大山,參天古木,鐵山寺是一幅多彩的畫。
淙淙溪流,碧波蕩漾,鐵山寺是一支流動的歌。
這里有山、有林、有泉、有湖、有石、有洞……自然造化,佳景天成,風光迤邐,美不勝收。
這里是天然的大氧吧,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為一般地區的49倍。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典雅的生態環境,促使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在這里設立規模亞洲第一的盱眙觀察站。
這里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這里繁衍生息著40多種野生動物、170多種鳥類、400余種昆蟲、280多種高等植物、800多種中草藥,其中絕大多數為南北地域邊緣物種,在這眾多的物種中有30種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有的珍貴樹種樹齡長達千年。全國種子植物15個分布區類型中鐵山寺就占了14種,是全國極少的保存完好的生態區系。
這里就是享譽中外的“蘇北九寨溝”鐵山寺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森林公園。
經過風格古樸的公園度假村,我們邁步踏上桃花澗索橋。索橋晃悠悠,忘卻人間萬古愁。造型別致的索橋連接著山澗的兩岸,索橋懸于半空,人走橋上,晃晃悠悠,猶如酒至半酣,優哉游哉,其樂無窮,故而,人們又稱之為“半醒橋”。
索橋下面是美麗的桃花澗。綠樹夾岸,花木蔥蘢,澗水澄碧,小船浮游,好一幅旖旎的山水風光圖!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竹——山之魂魄,過了索橋,前面便是茫茫竹海了。竹徑條條通幽處,游人處處畫中行。靜謐的竹海,猶如綠色的海洋,蒼蒼茫茫,綠波蕩漾,置身其中,神清氣爽,世俗之濁便會蕩然無存。聽風聲鳥語,觀古藤老樹,山石溝壑間,仁者之樂無以復加。
過百歲亭,至葛藤園。呈現眼前的是縱橫交錯的粗大葛藤。鐵山寺葛藤園里的葛藤,有的纖細稚嫩,有的齡逾百年。這么多的葛藤如此密集地生長在一起實屬少見。都說“從來只有藤纏樹,自古哪有樹纏藤”,可是在這里,我們簡直分不清誰纏誰了,因為有的葛藤已粗過樹干,樹與藤交織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猶如熱戀中的男女,纏纏綿綿,難分難解,令人浮想聯翩,心動神馳。
秋夜涼風夏時雨,石上清泉竹里茶。在雅致的翠竹軒小憩,細品香茗,任松濤環繞,竹林婆娑,聽風聲水聲,觀孔雀起舞,東晉陶淵明所謂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妙意境也不過如此而已。
深山藏古剎,林海隱仙人。鐵山禪寺始建于東漢末年,乃漢族出家的第一位僧侶嚴佛調所建,為其開山之道場。為了滿足當地佛教文化之需要,曾毀于戰火的鐵山禪寺如今已修復一新,當年的鼎盛景象正在日益顯現。
古語有云:仁者愛山,智者樂水。這里不但有俊秀的山,還有清澈的水。9平方公里的天泉湖水質純凈,已被權威機構鑒定為可直接飲用的一級水。常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而天泉湖雖然清澈見底,可是依舊魚蝦成群,蟹鱉結對,不由得你嘆為觀止。這里湖面開闊,群山倒影,流翠濺玉,水鳥翩躚,美不勝收。在此泛舟或垂釣,自會“寵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
“清清天泉湖是你明凈的眼眸,綿綿綠山野是你天然的秀色。鐵山寺,我眼中的你鐵骨也柔情:鐵山寺,我眼中的你多山多風流……”著名歌唱家湯燦的一曲《鐵山寺之戀》,讓鐵山寺浩瀚的林海染綠了我們的眼睛,讓天泉湖甘甜湖水浸潤了我們的靈魂。置身于寧靜的鐵山寺森林公園,用心感受著生命綠色的韻律,我們仿佛已遠離世俗的喧囂。包裹我們的,始終是活躍而又寧靜的詩一般的自然。這方美麗而清新的凈土,正敞開著她那博大的胸懷,等著向往者的到來,等著送給您一份驚喜,一份源自肺腑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