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博


數學復習課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加深已學過的知識。所要解決的是知識的點、線、面三者的結合,它承載著回顧與整理、溝通與生長的獨特功能。因此上好復習課,對學生系統學好數學、發展思維能力是極為重要的。同時,也是彌補教學中的缺欠,提高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環節。
真正上好復習課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如果不認真安排,不精心設計,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臨近期末,學生的課業壓力大,不分主次地復習,會使他們感到索然無味。學生不僅學無所得,還會降低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復習課,必須以學生學會學習為目標,良好的復習方法是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和成人后的自學做好了準備,會讓他們一生受用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總結了四條數學復習課上的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1.目錄復習法。
傳統數學復習課,教師往往把目標定位在“查缺補漏”上,因而呈現給學生的是支離破碎的題目。烏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別的,只是組織得很好的知識體系。”因而,要把復習課定位在“促進知識系統化”目標的實現上。
我們應該有效合理地將學生已有的知識系統化,建立一定的知識間的體系,這樣既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又增強了知識間內在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梳理就是將已學過的知識點按一定的標準分類,實質就是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的思維過程 。我們應引導學生把那些有內在聯系的知識點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串聯在一起。這一過程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點撥來達到促使學生把知識系統化的目的。
比如在復習時,我先引領學生看目錄,將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劃分,分為計算、圖形、統計和綜合能力及思維拓展部分。學生對本冊教材有了清晰的認識,無形中就建立了基礎知識結構網絡,那么復習過程就可以圍繞著這幾個方面展開,同時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用。
2.冥想交流復習法。
冥想交流復習法,顧名思義是先通過冥想來自我反思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再通過交流組織、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例如,復習“三角形”,老師首先明確今天的復習主題是“三角形”這一單元。首先,給學生3分鐘時間閉上眼睛默想:圍繞這一主題你能回憶起哪些我們所學的內容;然后,睜開眼,把你剛剛回憶起來的知識逐條寫在紙上,寫完后按學習的時間先后重新排列順序。這就是初步的整理,學生已經可以認識到自己哪些部分記得扎實。其次,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自己冥想的結果。這時基本上已經把所學過的內容回憶完整了。學生反思自己記得不扎實的內容。再次,共同查書補充細化,把后補充的內容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出來,以便日后再次復習。這時學生會發現很多平時忽視的內容。最后,匯報。教師可以出一兩道例題來檢驗學生是否能靈活應用此知識。
冥想交流復習法是一種高效、合理、靈活、綜合性強的復習方法,使用這種方法能很好地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可以使學生避免陷入題海,提高復習的效率。
3.錯題重現復習法。
平時引導學生建立錯題本,復習以記錯本內容為主,整理錯題時以題型或階段來區分,可以分題型來記錄錯過的內容,再根據錯題的題型發現自己較弱的方面。同時有意識加強弱項的練習題量和測試量。練習題的設計做到一道練習題擊中多個知識點,起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同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對號入座”,各取所需,選擇自己需要的練習,讓每一位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以此來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
4.角色互換復習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書中的知識點梳理學習一遍,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本來是不易做到的事。但變換學生的角色,讓學生當老師把書中知識點編成問題去考同學,甚至去考老師,在枯燥的復習階段采用這種有效的調節方式可謂匠心獨運。
首先,做題容易出題難,只有自己掌握了知識,才可能出題給別人做。其次,出的是一整份卷子,出給別人的同時,也幫自己梳理知識脈絡,建立對知識點的全面了解。學生會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出題,希望能夠難倒同學,以展現自己水平。他們會以掌握知識點為榮。教師通過讓學生出題的方式達到讓學生做題的目的,但又給了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和欲望,這樣的活動激發了孩子鉆研的熱情。
數學復習課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不斷地總結,不斷在實踐中汲取經驗,推陳出新。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復華小學)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