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麗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
教材分析:
“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后學習的,為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可以鞏固已經學過的基本圖形,也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注重將解決問題的策略滲透其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材在內容呈現上突出了兩個部分,一是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二是針對組合圖形的特點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探索性。
學情分析: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直觀演示,讓學生認識組合圖形。在探索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時,我重視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讓活動真實有效,真正讓學生在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方面有所發展。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多種方法中體會割補法的應用。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特點靈活運用割補法正確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4.進一步體會轉化思想,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使學生產生積極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自主探索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方法,體會割補法的應用。
教學難點:根據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課件、題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
我將自己的名字筆畫分散開藏于5種基本圖形中,請學生猜一猜教師的名字。指名回答?
(1)學生答對后,教師出示帶有名字的5種基本圖形。
(2)引導學生復習5種圖形的面積公式。
2.引出新課,板書課題。
(1)將5種基本圖形組成一個小房子的圖案,讓學生看小房子圖。(課件出示。)
(2)介紹組合圖形,板書組合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猜名字的環節引出組合圖形,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羊村圖片,讓學生找組合圖形。
(1)找羊村中的組合圖形。(課件一一播放,如羊村的大門、學校的窗戶等。)
(2)思考:我們認識了組合圖形,可是怎么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學生看圖能進行回答,如羊村門口的組合圖形面積就是三角形面積+長方形面積。)
當學生匯報后,師引導:今天我們就用他的這個想法來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板書:面積,此時板書補全。)
2.引入探究內容。
(1)出示村長的圖片。
(2)出示過關任務。
3.探索活動。
鋪地板,將書中客廳的面積換成村長要鋪地板的情境,引導學生探索組合圖形的面積。
(1)估計客廳的面積。
讓學生估一估客廳的面積。
(2)思考:如何計算客廳的面積?
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
(3)小組合作探究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師小組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小組。)
在學生獨立思考后,分小組合作探究。
讀小組合作要求。
每個小組發一份學習卡。
小組學生開始積極討論,探索答案,做記錄。
(4)小組代表匯報。
小組合作結束,師提出匯報的要求:
先說你是把這個組合圖形分成哪幾個基本圖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組長匯報。
老師將幾種方法出示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學習分割法和添補法(師強調: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特點,靈活運用割補法正確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學生闖關成功,將他們聘為羊村工程師。(課件出示村長的獎章。)
師:你們被村長評為了羊村的工程師,看羊村還有好多的工作等著你們做呢,請接收任務吧!
(設計意圖:學生比較喜歡《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我將動畫中的人物請進課堂,又設計了有趣的闖關游戲,學生喜歡富于挑戰性的內容,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自主探索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
三、出示任務,鞏固練習
任務一:(89頁2題)分一分: 可以把羊村的花圃分成哪些已經學過的基本圖形?
1.讀題,學生獨立分一分。
2.指名匯報。
任務二:計算羊村的花圃面積。
(1)女生做左邊的題,男生做右邊的題。
(2)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師生訂正。總結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3.明確:
(1)把組合圖形轉化成盡可能少的基本圖形。
(2)要考慮數據問題才能選擇合適的方法計算面積。
任務三:(89頁4題)計算羊村學校門的面積。
(1)理解題意,列式計算。
(2)指名匯報,師生訂正。
(3)村長出示獎章,將學生評為羊村優秀的工程師。
(設計意圖: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對所學的新知得到更好的鞏固。)
四、欣賞組合圖形的面積
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組合圖形,讓學生在欣賞中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感知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系。)
五、總結收獲
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比绾伟堰@個基本理念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呢?在教學“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課中,我針對這一理念,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精心設計了學生的學習內容。
1.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上課的時候,首先設計了猜教師的名字復習基本圖形的面積,為下面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然后,讓學生觀察、體會組合圖形的特點,為引入組合圖形做好準備,以舊引新。又讓學生認識了動畫片中的組合圖形,感知數學無處不在。有了這些基礎,學生可以很順利地進入新知識的探究。
2.為學生創設了慢羊羊村長要聘請工程師的情境,步步引入新課的學習,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讓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探索發現。
3.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組合交流,理解并掌握了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課堂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交流多種方法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學生了解了用分割法或添補法轉化基本圖形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明白了無論分割與添補,圖形越簡單越好,越簡單越便于計算。
4.本節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大膽嘗試放手,相信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給足學生時間和思維空間,盡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5.由于課堂上沒有出現“移補法”,所以也沒有進行講授。在以后授課中,應啟發引導學生使用移補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作者單位:大慶市肇源縣古龍鎮中心校)
編輯∕宋 ?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