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 勤
在世界范圍內,文化產業標準化并不是一件新鮮事物。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至今的一百多年時間里,西方文化產業標準化的發展逐步成熟,在文化產業領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樹立起了一大批為人們所熟知的品牌和形象。

迪士尼樂園就是文化產業標準化的典型案例,無論樂園建在何地,它的風格和管理模式幾乎完全一樣。
“迪士尼的標準化管理最大程度體現在卡通人物表演管理,比如一個卡通角色通常由數人輪流扮演,所有的人員都是根據自己的身形和特色來特定扮演某個角色,同一個角色有規定的固定動作,所有該角色扮演者的動作都要一致,甚至還要練習這個卡通人物的簽名,保證筆跡都一模一樣。”一位卡通人物演員曾公開表示。曾有研究人員指出,在日本市場,其標準化的要求更高,比如迪士尼樂園工作人員與成人游客說話或俯身與孩子交流時的角度、高度都有非常詳細的規定。
同時,迪士尼對授權商也有嚴格的篩選標準——至少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其一,在制造、經銷或零售方面至少擁有5年經驗;其二,在相關專業產品方面具有5年或以上行業經驗。授權商與迪士尼的合作,從授權產品開發到儲備再到銷售,要經歷一個很長的過程。迪士尼對產品生產的審批程序非常嚴格,每年會對授權商的工廠進行1到2次驗證,此外,還要了解企業的銷售平臺和渠道,如果達不到要求也會被取消資格,因此很多企業往往在合作初期就已經放棄。嚴格標準,保證迪士尼授權產品質量,鞏固迪士尼品牌形象。
美國的百老匯,是世界聞名的頂級戲劇殿堂,無數演員都以能夠登上百老匯的大舞臺為榮。百老匯之所以能夠成功,與它一直堅持的表演標準模式是分不開的,它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制作人機制,整個戲劇是以制作人作為核心點。在百老匯,制作人就是最高領導人,所有人都必須無條件服從制作人的工作安排,一絲不茍地完成一部戲劇從制作到演出的全部流程。
劇院標準模式,是百老匯標準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以一個劇為中心,打造一個經典劇目。像大家非常熟悉的《貓》,就是為了這部戲專門做了一個劇場,一直演到現在,這個劇院只演這么一部音樂劇,然后規模化地、延伸性地產生效益。
第三部分是明星,大多數劇目中近40%的演員是明星。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演出質量,也能利用明星效應來吸引大批觀眾。
在百老匯,為了嚴格遵守這種表演標準模式,每天會有一個值班經理坐在演出現場。如果一部戲有160個量化指標,那么經理就會一一核對打勾。如果任何一個指標未達標,值班經理必須找出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英國是文化產業大國,其創造的年收入超過1 000億英鎊,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年均增長8%。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與其嚴格的文化服務質量標準密切相關。英國有多個公共文化服務社會監督管理機構,受理公眾的投訴并做出裁定,如廣播電視標準委員會、新聞投訴委員會。

英國的媒體在公共服務方面有著一定的準則。比如,在主題選擇上,要有廣泛性,要適應不同興趣和愛好。在新聞報道中,要公正準確,不偏不倚,不能迎合少數人的不良嗜好。遵守法律,不能播送淫穢和引起種族仇恨的節目。廣播電視晚上9時之前的節目必須適合包括青少年在內的所有受眾等等。
同時,英國公共媒體在廣告和贊助方面也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比如,英國廣播公司(BBC)規定,不得在其公共服務頻道播放廣告或從節目贊助商獲得任何收入,不得為任何企業或組織進行宣傳,電視新聞和時事節目不得從事商業贊助行為,贊助者及其產品的標志只能出現在節目的開始、中間和結尾,不得出現在節目里。英國的商業廣播電視可在節目之間插播廣告,但必須與節目嚴格分開,廣告不得影響節目的內容,并嚴格禁止政治廣告、賭博廣告和煙草廣告等。
此外,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也非常高。以借書為例,如果讀者想借的書暫時沒有,圖書館工作人員會聯系其他圖書館將書籍借調過來,然后電話通知讀者取書。如果本地圖書館和其他地區的圖書館都找不到讀者想借的書,工作人員會向英國不列顛圖書館尋求幫助,該圖書館是英國的國家圖書館,擁有超過1.5億件館藏。可以說,在英國,公共圖書館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更像是一個當地居民的文化娛樂中心。讀者不僅可以借閱書籍,還可以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比如看電影和聽講座,而這一切全部免費,不設任何門檻。盡管網絡技術發展迅速,人們越來越依賴搜索引擎尋找知識答案,但英國公共圖書館已經成功地與民眾建立了緊密的聯系,成為人們學習和交流的最佳場所。
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標準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國外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文化產業和標準的聯姻絕對不止是1+1=2的概念,它們之間的化學反應讓人無法想象。由此可見,我國文化產業想要快速發展,標準化將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