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沈 吟
經過十多年的實踐,歐洲電梯指令(95/16/EC)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運行機制,2016年4月新的歐洲電梯指令(2014/33/EU)將替代95/16/EC,2014/33/EU繼承了95/16/EC的主要內容。
為在確保人類健康與安全的前提下消除技術壁壘、實現產品在歐洲市場內的自由流通,歐盟理事會于1985年5月7日通過了“技術協調與標準新方法”的85/C 136/01決議。85/C 136/01決議確立了技術法規與標準之間協調的以下原則:
· 法律層面的協調僅限于在歐洲市場內流通產品所需滿足的基本要求;
· 產品滿足歐洲指令所規定基本要求的具體技術內容由協調標準明確;
· 協調標準是自愿采用的,制造商可按照其他技術規范來滿足歐洲指令所規定的基本要求;
· 按協調標準制造的產品應被認為滿足相應歐洲指令所規定的基本要求。
為支持“技術協調與標準新方法”的有效實施,歐盟理事會分別于1989年12月21日通過了“關于合格評定全球方法”的90/C10/01決議,1993年7月22日通過了“關于用于技術協調指令的不同階段合格評定程序模式以及加貼和使用CE合格標志規則”的93/465/EEC決議,確定了由各成員國主管部門批準的指定機構(Noti fi ed Body)依據相關指令規定的程序開展審核工作的合格評定模式。
在上述框架下,歐盟陸續發布了針對不同產品的指令,為了與歐洲以前發布的協調指令相區別,這些指令通常被稱為“新方法指令”。經過多年的實踐,歐洲新方法指令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運行機制,為實現產品在歐洲的自由流通、促進歐盟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因此,對其研究可為我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標準體系提供參考。本文通過對歐洲新方法指令之一的電梯指令(95/16/EC)運行機制特點的研究、分析,希望能為有關方面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電梯指令適用于在建筑物中永久性使用的電梯,也適用于這類電梯所使用的安全部件。該指令的主要內容包括電梯投放市場、自由流通、合格評定程序、CE標志、電梯及安全部件的基本健康安全要求以及指定機構的準則等。通過對歐洲電梯指令及其實施過程中所形成的相關文件研究,歸納出電梯指令運行機制的以下主要特點及相關啟示。
電梯指令由歐盟委員會提出并由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組織制定并發布,電梯指令的協調標準由歐洲電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CEN/TC 10)制定,電梯指令所規定的合格評定程序由各成員國批準認可的指定機構來執行,電梯整機和安全部件制造企業、銷售代理等電梯產業界需要及時了解政策信息、反映相關的問題,電梯使用者需要有途徑表達自己的訴求。因此,電梯指令的有效運行需要有關各方的協調,而建立有效的溝通途徑就顯得非常重要。為此,歐盟在電梯指令實施中建立了以下組織機構。支持電梯指令運行的組織機構見圖1。
該委員會是根據電梯指令第6條第3款的規定建立的,由各成員國代表組成,歐盟委員會代表任主席,相關國家、組織(如:與歐洲在電梯領域有互認關系的其他國家、歐洲電梯協會等)的代表可作為觀察員參加。電梯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在歐洲法律支持電梯市場的有效運轉方面為歐盟委員會提供參考意見。
電梯工作組同樣由歐盟委員會代表任主席。建立電梯工作組的目的是為來自于電梯產業界、標準化組織以及指定機構的觀察員參與討論電梯指令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提供了途徑。通常代表電梯整機安裝、電梯安全部件制造的行業協會、CEN/TC10、相關貿易組織以及電梯業主協會的代表會被邀請參加電梯工作組的會議。電梯工作組每年召開2次會議。
指定機構協調小組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并解決在開展電梯合格評定中的問題、使各指定機構開展的評定工作協調統一。該協調小組由各指定機構的代表組成,并由推選出的其中一位代表主持,歐盟委員會、各成員國、電梯產業界以及標準化組織的代表作為觀察員參與該小組的活動。指定機構協調小組討論形成的建議應提交電梯工作組審核后才能公布。

圖1 支持電梯指令運行的組織機構圖
電梯監管合作小組是基于電梯指令第2條第1款的規定建立的。建立該小組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協調各成員國電梯監管部門與歐盟委員會之間的相關工作。該小組成員可共享與推動電梯監管工作有效開展有關的信息并共同優化相關的資源。電梯監管合作小組每年召開2次會議,會議由成員國代表之一主持,參與者僅限于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代表。因可能涉及有關案件的監管調查討論,因此電梯監管合作小組會議是不公開的。
我國可以借鑒歐盟好的經驗,進一步加強技術法規與標準之間協調,在涉及電梯市場管理體系中的行政主管部門、檢驗機構、整機及部件的制造企業、使用單位等眾多相關方,建立層次分明、廣泛參與的有效溝通途徑,構筑起橋梁和紐帶,更有利于提高電梯行業綜合治理、齊抓共管的水平。
除建立暢通的溝通、協調途徑外,歐盟在電梯指令實施中也及時將相關的信息通過歐盟委員會網站公布,這樣使未參與上述組織活動的其他相關利益方尤其是歐盟境外的行業組織、電梯制造商等能及時了解信息,避免了不必要的事后溝通、整改,促進了市場的公平競爭。這些公開信息主要包括:
為確保對電梯指令理解的一致性,歐盟委員會在征求成員國、電梯產業界代表、標準化組織、指定機構以及電梯使用者的意見并與電梯工作組進行全面溝通的基礎上,起草了《電梯指令實施指南》。該指南在電梯委員會審核通過后于2007年5月發布,并可在歐盟網站上下載。為反映電梯指令實施中的最新情況,《電梯指令實施指南》會及時納入電梯委員會或電梯工作組達成的一致性意見。截至2015年10月,歐盟網站最新公布的是《電梯指令實施指南》(2009年10月更新版)。
根據85/C 136/01決議,按協調標準制造的產品應被認為滿足相應歐洲指令所規定的基本要求。因此,了解哪些是電梯指令的協調標準,對執行電梯指令的有關各方非常重要。此外,隨著技術的發展,CEN所發布的標準也在不斷更新,也需要及時公布協調標準的調整情況。歐盟委員會通過歐盟官方公報(OJ)在歐盟網站及時公布電梯指令協調標準最新清單、被替代的協調標準以及新列入的協調標準實施日期等相關信息,直觀且明了。表1節選了歐盟于2014年12月12日發布的2014/C 445/1號公報。

表1 截至2014年12月電梯指令協調現行標準部分清單
指定機構是保證在歐洲投放市場的電梯產品符合基本安全要求的重要方面。歐盟會將指定機構的信息在其網站上公布并及時更新,公布的相關信息包括所有被批準的指定機構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可開展的合格評定范圍、認可證書有效期,以及被吊銷資格的指定機構名錄等。
在我國,電梯型式試驗機構目前僅限于少數幾家,新裝和定期檢驗機構目前也是屬地化管理。
電梯工作組通常每年召開2次會議,討論與電梯指令實施有關的問題。會議紀要內容會在歐盟網站上公布,包括會議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會議內容記錄以及下次會議時間的建議等。
發布并及時完善相關法規的實施指南、經批準的工作建議等,可使市場參與者更好地理解相關政策,也更有利于相關法規的貫徹、落實,同時彰顯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管理原則。
指定機構協調小組不定期地召開會議,討論按電梯指令開展合格評定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于達成一致的內容會形成指定機構協調小組工作建議。只有在提交電梯工作組審核通過后,工作建議才能在歐盟網站上公布。截至2015年8月,歐盟網站上最新公布的是于2015年10月審核通過的指定機構協調小組工作建議。
發布并及時完善相關法規的實施指南,可使市場參與者更好地理解相關政策,也更有利于相關法規的貫徹、落實。此外,及時公布市場參與者所關心的信息,也彰顯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管理原則。
電梯指令第16條規定,歐盟委員會應于2002年6月30日之前,根據成員國的報告和電梯委員會的意見,評估電梯指令的運行情況,必要時提出適當的修正案。電梯指令是于1995年6月批準發布并于1999年7月起正式生效的。因此,電梯指令第16條的規定可敦促歐盟委員會對電梯指令實施初期的情況進行評估,并作出必要的修正。這是根據市場反應對一項新指令進行及時、必要修訂的合理制度安排。
2002年歐盟委員會根據成員國的報告和電梯工作組的討論內容啟動了對電梯指令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于2003年4月提交并公布了評估報告。該報告羅列了15個成員國的相關數據、利益相關方的建議和7個樣本國家的電梯現場調研情況等,對電梯指令實施以來的總體評價是正面的,但也對某些方面提出了建議,例如:電梯指令與歐盟機械指令(98/37/EC)的適用范圍有交叉等,這也促成了新機械指令(2006/42/EC)的出臺和電梯指令的修訂,其中對適用范圍作了調整,消除了兩項指令適用范圍之間的交叉。
2008年7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批準了關于構建新法律框架的768/2008/EC號決議,開啟了歐洲新方法向新法律框架過渡的進程。電梯指令作為首批基于新法律框架修訂的指令之一,于2014年完成修訂工作。新電梯指令(2014/33/EU)在根據新法律框架作出必要調整的基礎上,繼承了95/16/EC的主要內容,并考慮了95/16/EC實施過程中的經驗,主要修改了以下內容:
· 完善了術語定義,澄清了電梯安裝者、電梯安全部件制造商、銷售商以及進口商的責任;
· 澄清了指定機構及其認可機構的責任;
· 提高了電梯整機及其安全部件合格評定程序的一致性水平;
· 將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納入電梯安全部件范圍。
對相關法規的實施情況尤其是實施初期的市場反映進行及時的評估,必要時進行合理的調整,可使相關法規更貼近市場、更“接地氣”,從而更好地促進電梯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
[1]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中國標準化研究中心.歐洲共同體新方法指令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2] BeataPich.European Directive for Lift[J].Lift Report,201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