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信
(山西省陽城縣南環路畜牧局,山西 陽城 048100)
今年4月份以來,由于去產能化加速,生豬存欄量持續減少,豬價觸底反彈后一直震蕩前行。5月下旬至今,全國生豬市場供求更加緊張,導致豬價在消費淡季快速逆勢上揚。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經過三年多的調整,目前全國生豬飼養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已處于歷史較低位,由于去產能化充分,將導致生豬供應量整體趨緊,“豬價上漲”有望成為2015年的主基調。在經歷了史上最嚴重、最長時間的虧損期后,生豬養殖行業或將迎來反轉。
豬肉是我國民眾最為喜愛的肉類之一,每年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成為肉類消費的集中時節,所以以往的生豬價格幾乎在每個年度內都會出現“兩頭高、中間低”的格局。另外,我國的生豬市場還有長期以來形成的2~3年一輪回的“豬周期”波動,但近年來,由于生豬產能盲目擴張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導致生豬行情持續低迷,使長期以來形成的市場規律被明顯打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成為常態。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從總體上看目前生豬養殖還處于略虧或小幅贏利狀態,但近期豬價的觸底反彈、逆勢上揚,已預示了從2011年開始的這輪“豬周期”的真正結束。國內養豬業終于迎來了盼望已久的周期性轉折,正式步入新一輪上行通道。
業內人士認為,經過三年多的生豬行情低價震蕩和市場洗牌,目前全國生豬飼養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已處于歷史最低位,由于去產能化充分,導致生豬供應量趨緊,這是支持此輪豬價上行的主要因素。此外,環保壓力加大,生產成本增加,養殖戶惜售,部分地區出現“收豬難”,也導致局部地區豬價強勢上漲,從而帶動了豬價的整體快速反彈。
2.1 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均創歷史新低 統計數據表明,2011年生豬價格達到歷史高點后,刺激養殖戶大量補欄,導致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上升,到2012年底達到高峰時有5078萬頭。能繁母豬的增加,導致生豬存欄量居高不下,市場供大于求,必然拉低豬價。而豬市長時間低迷不振,造成養豬業嚴重虧損,難以為繼,散戶大量退出,去產能化加速,使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不斷下滑,從而造成豬源逐漸緊缺。
另據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2月末,全國生豬存欄已從2013年11月46856萬頭的高點,下降至38 973萬頭,下降幅度達到16.8%,超出市場預期。大量淘汰母豬,也影響了市場供應,導致終端豬價不斷攀升。
2.2 生產成本的提高導致豬價繼續反彈 目前,在生豬主要生產成本中,仔豬和玉米價格均出現了上漲。受能繁母豬存欄持續下降影響,今年以來仔豬供應偏緊,其價格自2月底開始回升以來,連續14周上漲,其幅度達到35.8%,最終帶動了生豬價格回升。從不同地區來看,仔豬價格均有回升,其中華北、東北、華東和華中地區仔豬價格累計回升超過40%,尤其是東北地區,累計回升達到50%以上。仔豬價格的大幅回升表明,受能繁母豬存欄持續下降影響,仔豬供應量已明顯不足,這將有利于新一輪“豬周期”的真正開啟。
能繁母豬存欄量決定著豬價的未來走勢。整體來看,由于當前能繁母豬下降,仔豬補欄不足,后期育肥豬供應趨緊局面將更為明顯,因此,2015年后市豬價上行的趨勢已逐漸明朗化,生豬養殖業的反轉已成為大概率事件。不過,鑒于豬業生產方式與市場消費環境已發生變化,因此不能完全憑經驗來預判新市場,養殖者更不能對后市過于樂觀,盲目跟風。

從生豬供應來看,當前能繁母豬存欄遠低于農業部“4800萬頭”的預警線,加之,生豬養殖需要一定的周期,這就決定了未來一段時期生豬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將持續。豬源緊張、豬價上漲,雖會刺激養殖戶的補欄熱情,但因經歷了長時間的虧損,養殖戶更多的是觀望,預計補欄將恢復較慢。因此,后半年出欄仍會處于較低水平,生豬供應量短期內并不會快速增大。從生產成本來看,未來仔豬和玉米價格都還有上漲預期,將會進一步推高下半年的生產成本,從而支撐豬價進一步上行。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仍然存在市場消費動力不足、豬肉進口增加等不利因素。近期食品行業反饋的信息表明,當前雖然豬價上漲,但豬肉銷售仍顯黯淡,豬肉價格反彈乏力,加之夏季高溫季節到來,市場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因此預計豬價上漲幅度會有所放緩,部分地區或將重新進入震蕩調整階段。而9月后隨著中秋、國慶節的相繼到來,豬價將會不斷上升。第四季度進入豬肉傳統消費旺季后,在元旦、春節市場消費高峰的強勁拉動下,豬價將延續上漲行情。
不過,具體上漲價位,令不少市場人士擔憂。據分析,雖然今年“豬價上漲”將成為主基調,但本輪價位漲幅不會太高。因為近年來豬業生產方式已經發生變化,進而使“豬周期”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因此不能完全憑經驗來預判新市場。雖然目前大部分散戶退出了市場,導致能繁母豬基數很低,但由于近年來規模化程度不斷提升,大中型規模化豬場已經成為行業主流,依然保持著較強的生產后勁,加之業外大佬跨界養豬跟進速度較快,補市能力充分,將使生產周期大大縮短,相信經過一定時間后生豬供應能力將逐漸趨于穩定。因此,養殖者不能對后市過于樂觀,從而盲目跟風,面對當前反彈行情,應理性行事,合理安排生產和出欄節奏。首先,要改變“賣跌不賣漲”的心理,適時出欄,及時回籠資金;其次要調整豬群結構,保持養殖規模,適時適度補欄,切忌受市場行情影響盲目擴大養殖規模;第三要提高技術水平,加強外飼養管理,做好防疫工作,降低生產成本;第四應及時關注市場信息,根據政府權威部門發布的生豬生產與市場信息,合理安排生產,努力規避風險,抓住市場機遇,提高養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