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股市的持續非理性暴跌,給中國證券市場和廣大的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政府發出了強力救市的號召,央行、證監會、保監會、財政部、國資委等,紛紛采取不減持持有股份、提供流動性支持、放寬險資投資上限、加大“國家隊”入市力度等多種務實舉措,從源頭化解股市面臨的多重困境。可以預言,倘若沒有這些救市舉措的實施,整個A股崩盤絕非“危言聳聽”。
深層次探究我國股市這輪暴漲暴跌的根源,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在于當前股市沒有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投資功能,實現股市盈利只有依靠人為炒作投機一條途徑來實現。因此“七虧二平一盈”成了炒股群體不得不接受的“鐵律”,導致股市運行25年來非但沒有給大多數股民帶來實際性盈利,反而成了大多數股民財富的“抽血機”,最終讓有心投資股市的人們在絕望中“割肉而去”。
回顧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演繹的這波火爆牛市,在眾多股民期待創出股指歷史新高的背景下,在融資融券、場外配資等純資金杠桿放大效應的泡沫助推下,其走勢客觀上評價是有點“瘋癲”。因此,當違法違規資金“出逃”、上市公司需要減持股份獲得資金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股東實業經營利潤遠遠不及減持股份所得收益,以及利用股指期貨刻意做空套利等利空打擊下,那么獲利了結、落袋為安、套取財富、投機暴利等各種行為會不可避免地沖擊市場,這就為股市泡沫破滅埋下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的風險隱患,股市暴跌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股市從第四個歷史時期——1954年開始進入了價值投資新環境,美國民眾購買股票看重的是公司的發展潛力和給股民的價值回報。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股市自1954年至今一直奉行價值投資回報理念,凡是進行價值投資的股民大多數獲得了“真金白銀”的回報。而我國股市一直以來奉行的是現金分紅要除權除息、配股送股要相應減少股票面值的做法,表面上看股民得到了現金分紅或股票數量增加,其實質卻被除權除息給“處理掉”了,股民要想獲得投資收益只有依靠人為炒作拉抬股價實現。因此,無論上市公司、投資機構、精明的股民等等,只要“有利可圖”沒有不拋出股票的,價值投資成為事實上的一句空話。因此,吸收美國等國外股市的價值投資經驗,重新再造股市價值投資新體系,當成為我國穩健發展股市的不二選擇。與之同時,在當前股市價值投資新體系沒有再造的現實下,管理者有必要暫停股指期貨,待價值投資體系再造成功后再予以開通股指期貨交易。
一方面,再造股市價值投資新體系需要在修改和完善《證券法》時,注入務必直接體現價值投資的法治新理念,既要明確上市公司對股民投資回報的途徑、方式,又要明確上市公司必須給予股民投資的回報比例,還要明確公眾投資股市獲得投資收益的合法途徑、合法方式,更要明確取消除權除息制度和違反相關法規給予過硬處罰的具體標準,切實為公眾樹立長期投資股市的信心,從根源上治愈股市“牛短熊長”的痼疾。
另一方面,再造股市價值投資新體系需要克服公司上市只為“圈錢”的慣性思維,培育公司上市融資做大做強做精、持續有效價值回報投資者的新環境。在培育新環境上,一則,要細致規定公司上市后的經營行為,規范融資的使用途徑、方向,經監管發現不規范行為的要收回資金退還投資者,對一時無法收回的采取限期收回或破產清償投資者投資的辦法收回,有效避免公司的“圈錢行動”;二則,對上市后不按法規回報投資者以及經營不善、資不抵債、連續虧損3年的公司通過強制退市,對公司依法破產清償投資者的投資,消除惡意侵吞投資者投資的“吸血鬼”。
此外,再造股市價值投資新體系需要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等相關新制度,以及實施公眾監督、媒體監督、法規監管新辦法,從源頭上約束和懲處各類投機行為,為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的投資者營造獲得持續投資回報的硬環境,從根本上化解“七虧二平一盈”的賭性投機難題,有效消除股市暴漲暴跌的非理性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