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英國《今日中國防務》雜志、俄羅斯紐帶新聞社等媒體報道,中國反對個別國家試圖利用南海問題破壞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關系。外媒認為,解放軍南海艦隊通過演習和裝備更新,強化了對南海的控制,能夠有效保衛南海資源。這是中國推行其南海戰略的基礎。
導彈艇部隊擴編 據英國《今日中國防務》雜志報道,中國南海艦隊的快艇支隊頻繁實施“支援掩護海上維權執法”“在戰斗機掩護下輸送登島部隊”等演習,有效檢驗和提高部隊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南海艦隊還可能聯合海警,共同保護漁業和油氣資源。
報道認為,在南海捕魚的中國漁船一旦遭到外來武裝船只的襲擾,解放軍艦艇就會迅速趕往事發海域展開行動,保護漁民作業。
如果中國位于南海的石油鉆井平臺遭到“恐怖襲擊”,海上指揮中心可立即啟動作戰預案,派出由海軍艦艇、海警艇等組成的集群,快速投入戰斗。
報道指出,每當分析中國海軍的發展時,外國媒體很自然地會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容易引起關注”的作戰裝備上,中國的航空母艦和戰略核潛艇最吸引眼球,但這可能不足以反映中國海軍的全部實力。
事實上,快艇和戰斗機是保護海洋資源的兩種重要裝備,外界對解放軍這兩種裝備的新發展越來越關注。
022導彈艇是中國近年來發展的一種重要裝備。它是解放軍海軍現代化計劃中率先實現大規模生產的艦艇。在非對稱戰中,這種導彈快艇可以成為主要作戰平臺。它有可能扮演的角色是積極保衛中國周邊海域,幫助中國海軍獲得海上控制權。
據美國《全球安全》雜志報道,解放軍022導彈艇強調隱身設計,其雷達反射面積只相當于一艘小型漁船,因此敵方艦艇和戰斗機的雷達在發現它之前,可能已經進入它的射程。如果遇到敵方的電子干擾,022導彈艇可以利用光電系統搜索、跟蹤敵艦。高速、靜音、隱身三大性能使022隱身導彈艇具備“以小搏大”的實力。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指出,022導彈艇加裝先進的戰術數據鏈系統,可以接收護衛艦、驅逐艦和預警機等裝備提供的戰場信息。在這些信息的指引下,它配備的C-801或射程更遠的C- 803反艦導彈能在較遠距離上發動超視距攻擊,“敵艦可能還沒弄清戰場狀況,就已被擊中”。
報道認為,解放軍擴編了 022導彈艇部隊。解放軍在近海防御方面致力于推行“巷戰戰略”,就是使用大批造價不高、能發射巡航導彈的隱身導彈艇,加上常規潛艇以及水雷,在一些海域布防。
《漢和》分析,022隱身導彈艇批量裝備中國海軍并形成戰斗力,能夠與潛艇部隊配合,使解放軍機動靈活的“狼群戰術”從水下拓展到水上——覬覦中國周邊海域的外軍大型戰艦面臨壓力。
殲—10延長航程 《今日中國防務》認為,解放軍南部軍區的殲-10戰斗機,頻繁實施空中加油后的遠航訓練,這說明中國空軍的遠海作戰能力有所增強,也標志著中國空軍正走出國門,實現從“國土防空”到“遠距離投送”的轉變。
報道指出,外界對于殲-10戰斗機空中加油遠航的解讀是“劍指南海”。延長航程的殲-10戰斗機幫助中國空軍突破“第一島鏈”,其戰斗力覆蓋南海。中國對南海島礁和海洋資源的控制力有所增強。
對于解放軍如何依靠殲-10戰斗機保衛南海,俄羅斯紐帶新聞社指出,一旦各國因爭奪南海資源爆發沖突,誰的先進戰斗機能率先到達沖突海域,誰就能占據優勢。解放軍殲轟-7A“飛豹”戰斗機的載油量和載彈量都比較大,具備在不加油的情況下深入南海作戰的能力。近年來,與中國有島礁和海洋權益爭端的南海周邊國家,陸續裝備了蘇-27和蘇-30戰斗機。這兩種飛機的空中機動能力較強,能夠對“飛豹”構成一定威脅。
尤其是蘇-30戰斗機,能攜帶大量彈藥進行遠程空戰和對海攻擊,控制大片海域,是“飛豹”戰斗機的有力對手。中國殲-10戰斗機機動性能出色,可以與蘇系戰斗機對抗。
不過,殲-10在不加油的情況下,航程有限。這意味著該型戰斗機在不做任何戰術動作的情況下,直線飛行1000多千米后就必須折返。
如果執行低空隱蔽飛行、空中格斗等任務,就要消耗更多的燃油,其飛行距離將縮短。
據估計,殲-10只能在距基地約700千米遠的空域作戰,這一距離難以覆蓋南海。
經空中加油后,殲-10機群就能巡航南海,更好地執行任務。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解放軍在發展海空裝備方面的新動作鎖定南海,著眼于解決南海爭端。
報道揣測,解放軍可能在周邊海域舉行大規模演習,而且不再以“對臺作戰”為核心,而是把目光投向東海和南海。
這類演習將展示解放軍更新裝備后的海空作戰能力,其可能的假想目標是在東海和南海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的國家。?笪
(劉城、翟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