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國《戰略之頁》、俄羅斯《武裝力量》雜志等媒體報道,中國開發出一種新型常規動力潛艇,其作戰能力與俄羅斯先進的“拉達”級潛艇接近,而機動性能更出色,“具備追擊美國航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美國大力構建的天基反潛偵察網或許對它無能為力。
據美國《戰略之頁》報道,雖然中國官方并沒有發布太多的相關信息,但美軍專家根據所掌握的情報稱,這是中國借鑒俄羅斯潛艇技術并進行改進的產物。報道認為,解放軍此前開發的常規動力潛艇基本上都是俄制“基洛”級潛艇的克隆型號,而這款新型潛艇明顯超越了“基洛”級,其性能可能與其后繼型號——“拉達”級潛艇接近。
《戰略之頁》揣測,中國的這款新型潛艇能在海上停留50 天, 其最大特點是能以較快的速度在水中航行。另外, 這種潛艇配有電子潛望鏡,擁有夜視能力,并能通過激光測距儀鎖定目標。
俄羅斯《武裝力量》雜志報道,解放軍新型潛艇的出現將使美軍面臨更大的反潛壓力。中國的柴電潛艇靜音性能較好,而且在水下續航的時間較長。另外,解放軍善于運用潛艇戰術,其“水下狼群”對美國航母編隊具有一定威懾力。不過,此前美軍認為,動力系統技術落后使機動能力成為中國潛艇的弱項。它們普遍不能同時具高航速和長航程兩項性能,無法高速追擊目標,一旦開戰,“中國潛艇部隊只能預先部署在美軍活動的海域實施伏擊”。
《戰略之頁》認為,這是解放軍擁有的首款兼具快速攻擊和秘密偵察能力的高性能潛艇, 可用于反艦、反潛及海上偵察。該型潛艇的靜音性能比“基洛”級潛艇強很多,這是因為其外部使用了消聲涂層以及安靜的推進器。而且其所有內部機械都有靜音設計。該型潛艇配備了主動聲吶和被動聲吶, 具備較強的海上偵察能力。對于一款中型常規潛艇來說, 這樣的武器系統堪稱足夠強大。加上高機動性和偵察能力, 使它成為大型水面艦艇的克星。據俄羅斯《航空港》雜志報道,美國計劃發射數十顆包括偵察衛星在內的各型衛星, 構建天基反潛情報網,以加強對中國潛艇部隊的偵察力度,而解放軍新型潛艇的出現將令美軍新戰略的效果大打折扣。《航空港》強調,衛星搭載的偵察設備所能偵察到的海洋變化,基本上都是由潛艇尾流引起的。而解放軍的新型高速潛艇機動能力強,在海洋中留下的尾流痕跡很小,因此很難露出破綻。這給美國的天基反潛網絡制造了不小的麻煩。?笪摘自《上海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