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國《海軍新聞》等媒體報道,中國可能建成“水下監聽陣”——在西太平洋海底設置數以千計的監聽器,它們由電纜串聯起來,形成龐大的監聽陣列。一旦別國潛艇進入監聽范圍,中國反潛部隊能夠通過分析不同監聽器報警的先后順序,判斷出聲源的方位及距離,最終鎖定外軍潛艇。《海軍新聞》披露,針對中國的海底監聽陣,美國軍方正在開發新型水下機器人。
西方媒體揣測,中國的水下監聽器可能部署在適合海底聲音傳播的位置,并靠近適合潛艇航行的航道,“這可能削弱美軍核潛艇的靜音優勢”。
過去,西方媒體一直貶低中國潛艇的靜音性能不佳,“解放軍攻擊型潛艇的噪音較大,出港后很容易被西方探測器追蹤到。由于中國在潛艇消音技術方面有所欠缺,以至于解放軍的很多潛艇難以在200米的中等深度實現靜音”。
相比之下,美軍攻擊型核潛艇的靜音技術領先,在實戰中噪音相對較大的中國潛艇,可能要等敵艦自己送上門來才能實施攻擊——為避免被對手的聲吶探測到,中國潛艇要提前進入攻擊位置,然后盡可能地保持靜止,伺機實施伏擊,這意味著它們難以靈活機動地對敵軍艦船進行攔截。靜音技術相對領先的美軍核潛艇,則能隨時實施機動攻擊,不必擔心被“反潛能力不足的中國艦艇”發現。
但是,隨著中國“水下監聽陣”的出現,美軍核潛艇難以再像以前那樣威風。有軍事專家猜測,美軍駐關島基地的“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一出港,就會被中國的水下反潛監聽網鎖定。從理論上說,中國的水下反潛監聽網可以向外延伸數千甚至上萬千米(理論上其最大探測距離可能在1.5萬千米左右),可涵蓋美軍關島基地。
《海軍新聞》披露,針對中國的水下監聽裝置,美國正在測試無人潛艇。美國海軍宣布,未來數年內,將投入14.3億美元用于開發各型無人潛艇,它們將執行偵察、反潛、掃雷、戰斗或海底搜尋任務,“它們能鎖定中國的海底監聽器”。近日,美國海軍潛艇首次發射并回收了一艘長約3米、重約200千克的軍用無人潛艇。此外,美軍現役瀕海戰斗艦已經在使用無人潛艇執行反潛和掃雷任務。
美國軍事專家艾肯斯坦分析,在應對中國水下監聽器方面,美軍可能遇到很多挑戰。美軍無人潛艇的主要任務是發現體積較大的潛艇或水雷,而中國水下監聽器的體積較小——有媒體臆測,“中國水下監聽器的體積小于人的手臂”,加上海底地形復雜,美軍無人潛艇未必能精確定位中國水下監聽器。不過他強調,如果美國軍工企業能開發出追蹤監聽器信號的裝置,那么無人潛艇或許就能找到中國的水下監聽裝置。
除了負責搜尋中國水下監聽器以外,美軍無人潛艇還可能執行破壞監聽器的任務,例如破壞中國水下監聽器所使用的電纜。監聽器需要通過電纜互相連接,并依靠附近的島嶼供應電力,才能順利運作。另外,在遠離大陸的公海,中國可能利用艦艇或海上平臺臨時轔水下監聽器供電。
在實戰中,美軍還可能故意向中國的水下監聽陣發射大量無人潛艇,誘使監聽器發生誤判,從而難以確認美軍大型潛艇的位置。
艾肯斯坦強調,在研發能夠搜尋監聽器的無人潛艇的同時,美軍還必須強化本國潛艇的靜音技術,并在中國周邊海域部署更多的水下監聽裝置,以實現“用監聽對抗監聽”。目前,美國和日本已經聯手建立了龐大的對華水下監聽系統。該系統通過分析海底監聽器、傳感器和海流波動等方式,搜集有關中國潛艇的情報。?笪(安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