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研究目前客戶變(配)電站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供電企業對客戶變(配)電站安全管理的意見、建議,通過供用雙方的共同努力,做好客戶的安全用電。
關鍵詞:客戶變(配)電站;用電管理;安全
1 概述
用電檢查是國家賦予供電企業依法監督用電客戶遵守國家電力使用法律法規,維護電力供應與使用秩序,對用電客戶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用電進行現場指導、服務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用電檢查工作開展的有效與否,直接關系到電網公共安全,供用電基本秩序維持,供用雙方合法利益維護以及對重要、高危客戶優質服務等各個方面的工作成效。
2 目前用電客戶變(配)電站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由于部分客戶的管理層認為本企業的變(配)電工作不直接產生效益,不是企業生產的核心工序,對變(配)電工作不重視、不支持,致使客戶變(配)電站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設備缺陷、隱患長期得不到處理;人員配備、培訓不到位;相關管理制度缺失或得不到落實,存在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
2.1 確保變(配)電工作安全的組織措施和工作機制未建立 部分企業沒有明確的工作許可、簽發、負責人制度,操作、檢修工作隨意性大。
2.2 變(配)電運行維護人員未取得相關資質 企業變(配)電運行維護人員,未取得電監辦頒發的(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等相應資質,存在無證上崗的現象。
2.3 變(配)電運行維護人員的業務技能不能保證變(配)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 部分企業不重視運行維護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運維人員沒有掌握運行維護的相關技能,不熟悉安全規程規定。
2.4 日常工作缺乏相關管理制度的約束 部分企業未建立健全運行值班制度、工作交接制度、工作票管理制度、倒閘操作制度、防誤閉鎖管理制度、安全和消防工器具管理制度。
2.5 運行維護人員不遵守相關制度和規定 部分企業的運行維護人員不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存在不按規定使用操作票進行倒閘操作、不按規定使用工作票進行工作;約時停、送電;防誤閉鎖裝置鑰匙不按規定使用;停電作業裝設接地線前不驗電;裝設的接地線不符合規定;不按規定和順序裝拆接地線等安全現象。
2.6 不按要求配置安全和消防工器具 部分企業未按國家和行業相關要求配置齊全的安全、消防工器具;未按標準進行安全工器具管理,不按規定存放、保管安全工器具,不按周期對運行電氣設備和安全工器具進行預防性試驗。
2.7 不重視對安全隱患的治理 部分企業以經濟效益不好為由,對存在的設備缺陷和安全隱患不按供電企業用電檢查人員的要求進行治理,致使設備缺陷和安全隱患長期存在,嚴重影響自身生產安全和電網公共安全。
3 客戶變(配)電站規范化管理的要求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供電單位應高度重視,應從業擴報裝源頭、客戶變(配)電站的制度管理、安全管理、資料管理、運維管理、設備管理、培訓管理等方面入手,協助客戶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提高其安全生產水平。具體如下:
3.1 安全管理
3.1.1 工作票制度管理。客戶變(配)電工作票可參照《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單位的相關制度。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應由熟悉設備情況、安全規程的負責人或技術人員擔任,每年進行安規考試,合格后向政府安監部門和供電企業備案。
3.1.2 "倒閘操作制度管理。客戶變(配)電站的倒閘操作管理可參照《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單位的相關制度。
3.1.3 "防誤閉鎖裝置管理。①嚴格執行電力行業關于防止電氣誤操作的有關規定,并制定相應管理制度,明確防誤閉鎖裝置運行維護職責。②高壓電氣設備都應安裝完善的防誤操作閉鎖裝置。防誤操作閉鎖裝置不得隨意退出運行,停用防誤操作閉鎖裝置應經單位主管生產的負責人批準,并在次日向當地供電企業進行告知。③防誤閉鎖裝置應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發現嚴重及以上缺陷應記錄并及時上報。防誤裝置的巡視應與主設備巡視同時進行。④防誤閉鎖回路的圖紙應齊全,并符合現場實際。⑤電氣設備的防誤閉鎖功能因故失去且暫時無法恢復的,可加掛普通鎖作為臨時補救措施。
3.2 設備管理
3.2.1 設備運維的一般要求。①設備選型合理,及時更換已淘汰型號、型式的設備。②金屬構架無嚴重銹蝕,外表清潔。③充油設備油位正常、無滲漏。④獨立避雷針、構架或建筑物避雷針不歪斜、無銹爛,連接處無脫焊開裂的現象,避雷針良好,接地引下線無斷裂及銹蝕現象。⑤設備的接地應有明顯的標志。
3.2.2 二次設備。①保護及自動裝置新投入或定值改變后運維人員必須核對無誤后方可投入運行。②站端自動化系統能正常操作,穩定可靠運行,無死機或其他異常影響操作,監控系統操作界面及維護界面應設置權限和密碼,由專人管理,嚴禁擅自改動系統設置。③已停運或備用的保護及自動裝置屏(柜),必須有“已停運”或“備用”標識。④變(配)電站的二次線及端子箱應按本單位規定定期進行檢查。⑤應定期進行保護及自動裝置定值單核對工作,確保定值單的有效性。
3.2.3 交直流設備。①直流系統運行電壓和蓄電池電壓符合要求,空開或熔絲級差配合符合要求。②應編制直流熔絲配置表和交流熔絲配置表,各種熔絲均應保持足夠數量的備品。③交直流系統功能完備,交流系統應具備非全相報警,主要附件(直流接地選擇、降壓裝置等)工作正常。
3.2.4 設備缺陷管理。①運維人員發現缺陷后應對缺陷進行定性,并計入缺陷記錄,同時應掌握所轄設備的全部缺陷,并督促設備缺陷的處理。缺陷未消除前,應加強監視設備缺陷的發展趨勢。②消缺工作應列入本單位生產計劃中。對危急、嚴重或具有普遍性的缺陷要制定措施,盡快消除。③缺陷消除時間應嚴格掌握,危急缺陷處理時限不超過24小時;嚴重缺陷處理時限不超過一個月;一般缺陷處理時限原則上為下一次設備停電,最長不超過一個試驗周期,可不停電處理的一般缺陷處理時限不超過三個月。
參考文獻:
[1]許彤潔.淺談變電站安全運行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
作者簡介:王小龍(1973年1月-),男,陜西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力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