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責任是審計部門評價領導干部任期內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范圍廣、內容多、年限跨度大,且政策性強。其結果直接關系到一個干部的任用和獎懲,同時也涉及所在單位(企業)財經狀況的評價和管理的加強。認識當前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是我們當前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必須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風險;評價指標;提高效率
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審計部門對黨政領導干部或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地區、部門、單位財政財務收支以及相關經濟活動的審計,其目的是監督、評價黨政領導干部或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多年來,中原油田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方面積極探索、成績斐然,但認真總結分析,還存在審計體系不夠完善、審計方法不夠先進、審計成果運用有待提升等問題。因此,完善經濟責任審計體系勢在必行。
1 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現狀及不足
1.1 任中審計尚未普及,影響審計效能的發揮。油田規定行政正職3年為一個任期,任職期滿即可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目前油田行政正職超期任職占相當比例,但任職期滿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只占很小的比例,影響了經濟責任審計效能的發揮。
1.2 離任審計相對滯后,影響審計結果的應用。經濟責任審計多為離任審計,審計部門接到審計委托書時,干部任免多數已經完成,被審計者已到新的崗位任職,此時再進行離任審計,已失去了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的意義,審計成果的應用也明顯滯后。
1.3 界定標準不夠客觀,影響審計成果的價值。目前審計評價更多的是參照或引用被審計單位的工作總結或述職報告,且審計往往根據被審計對象升遷、平調、退出領導崗位等不同去向制定不同的審計計劃、確定審計重點,缺乏統一的量化標準和評價規范,導致評價內容空洞、缺乏客觀性,影響組織部門對離任者的評價,同時也增加了審計風險。
2 搞好經濟責任審計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2.1 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的重要舉措
2002年7月,黨中央頒布實施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提出“對需要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考察對象,應當委托審計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計。”從制度上確立了經濟責任審計在干部選拔任用和監督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中原油田早在1998年前,就完善了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取得了明顯成效,真正起到了審計把“三關”的作用,即,任前“選賢關”,對擬提拔干部進行審計,使廉潔勤政、政績突出的得到肯定和重用,使政績平庸者得到促進和鞭策;任中“警示關”,督促領導干部加強對各方面工作的嚴格管理,認真履行職責;離任“交接關”,對離任干部進行審計,防止離任后一走了之。
2.2 經濟責任審計可以查清家底,客觀公正地界定前后任
的經營業績和經濟責任
經濟責任審計能夠徹查清楚,方便繼任者清楚單位的具體情況,理清楚思路,適應期能夠簡短;另外,由于明確了離任者的經濟責任,改變了“新官不理舊賬,舊官一走了之”的不良狀況,有利于工作的交接,保持工作的連續性。
2.3 油田下屬企業改制前,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可以切實維護油田利益
“改制前”經濟責任審計主要審查和確認企業的財產物資和債權債務,促使參與改制資產的價值評估、變賣、分配工作有序進
行。通過全面地對企業整個改制過程進行審計,確認責任人應當承擔的經濟責任,保證企業改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切實維護油田利益。
3 規范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完善體系建設的對策
3.1 擴大經濟責任審計覆蓋面
油田規定行政正職3年為一個任期,按照相關規定,任職期滿即可開展經濟責任審計,但目前油田行政正職任職期限超過一個任期的為數不少,因此建議即使其不離任也應統一進行任中經濟責任。另外,除對油田所屬二級單位行政正職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外,應將機關處室負責人全部納入經濟責任審計范圍。
3.2 進一步完善經濟責任指標體系
①將社區服務、維穩及環境衛生等社會化服務體系指標納入審計范疇。以社區系統為例,社區系統沒有什么創收渠道,主要支出來源于企業補貼,所謂的創收,也就是為主業提供保安、綠化和維修服務,而綠化和維修項目多數還是轉包他人施工。對于此類單位,應當建立信訪案件處理情況、環境衛生情況、社會穩定情況等考核指標。
②將經營管理的效益性與效果性納入審計范疇。應該著重的對待責任人任期內資金使用的合理性、資產運作的效益性、離任資產的真實性、經營決策的效果性、部門單位的經濟增長后勁和可持續發展性等體現效益性、效果性內容的延伸審計。
3.3 搞好經濟責任的界定與評價,提高審計成果應用水平
經濟責任審計中,對被審計者經濟責任進行正確的界定,是客觀評價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基礎,是審計報告的核心內容,也是委托部門最為關注的結論性內容。
①完善科學的審計評價體系。審計部門應與經營管理部門、干部管理部門結合,參照歷史資料建立分行業的評價內容和指標體系,并設定評價分值,根據實際分值分級評價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的經濟責任。
②堅持“先審后離”的原則,提高審計成果的利用效果。按照油田規定,離任審計作為考核干部的一個依據,應當在審計結束后,根據審計結論對離任領導進行安排,對于能夠做出正確決策、經營管理到位、經營效益好的領導安排到重要崗位;對經營不善,屢次出現決策失誤的領導,應按組織程序進行任免。
③進一步加強項目審理工作,及時總結審計成果,將審計成果轉化為經營效益。在項目審理過程中,把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歸類,將帶有共性的、屢查屢犯的、性質嚴重的問題提揀出來,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提出切實有效的建設性意見,及時下達審計建議書、決定書,對共性的及企業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提出管理建議書,為上級部門決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