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大牛地氣田儲層具有低壓、低產、低孔及薄層的特征,水平井是提高單井產量、改善開發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術措施,大牛地氣田是第一個以水平井建產的氣田,近年來水平井井數逐年增長。但是水平井在滲流面積、滲流機理、氣液兩相流方面不同于垂直井,本文主要通過現場數據對比分析找到水平井無阻流量與水平段全烴位置關系,對水平段動用率較低的部分挖潛氣藏潛能,并為后期新井井位選擇提供依據。
關鍵詞:大牛地氣田;儲層;水平井;無阻流量;全烴顯示位置
1 地質概況
大牛地氣田位于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伊陜斜坡,其上古生界自下而上發育了太1、太2、山1、山2、盒1、盒2、盒3共7套氣層,主要目的層孔隙度為6.8%-7.9%,滲透率為0.325-0.906mD,地層壓力系數為0.85-0.99,含氣飽和度為57%,是一個典型的低壓、低滲、低含氣飽和度的致密氣藏。該氣田的規模開發始于2005年,2003年開始進行先導性試驗,2004年進入開發準備階段,2005年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水平井開發從2006年以來呈現逐年增多趨勢,目前已建成40億方的生產能力,是中石化向北京、山東、河南等地供氣的主要氣源地。
水平井作為“提高單井產量”的工程工藝技術措施,在大牛地氣田的開發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從2011年至2014年,針對不同的產能建設區和目的層,大規模開發以水平井建產。本次通過對222口開發水平井統計對比分析全烴顯示數據以及無阻流量數據,找到了水平井無阻流量與水平段全烴位置關系[1],為后期新井井位選擇提供依據。
2 水平井平均全烴與無阻流量的關系
2.1 水平井測井數據分析
通過對大牛地氣田250口開發水平井的全烴顯示段長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水平井水平段長集中在1100-1200m,全烴顯示段長占水平段總長度的88%-100%,差別不大。
在理想情況下,同一全烴顯示段長的水平井平均全烴與無阻流量應該呈良好的線性關系。但是通過統計,各層位氣井的平均全烴與無阻流量的關系大致上呈線性關系,但存在許多散點,對這些散點進一步展開分析研究。
考慮到水平井水平段某個位置可能受工程工藝、壓裂完井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儲量并沒有被完全利用起來,出現平均全烴高但無阻流量低的現象,因此對全烴顯示位置與無阻流量大小的關系進行分析[2]。
2.2 全烴顯示位置與無阻流量對比分析
將全烴顯示距離A靶點位置分為2大類6小類:①、單一類(前、中、后);②、復合類(平均、前中、前后、中后)。
根據全烴顯示距離A靶點位置進行組合對比,找出了42組井進行數據對比分析。首先,將所有水平井的平均全烴按升序排列,其次,篩選出平均全烴與全烴顯示總長度相近但不符合線性關系的氣井進行分組,最后,結合高全烴顯示位置對每組氣井進行無阻流量比對分析,得出同一平均全烴、含烴顯示長度的氣井[3],主要含烴位置離A靶點越近,無阻流量越高。
3 不同組合類型對比舉例分析
3.1 單一類
3.1.1 前、后位置對比分析
DPH-40與DPH-17都位于盒1層,且水平段長均為1200m,全程均有全烴顯示,它們的平均全烴接近,且DPH-17的平均全烴略大于DPH-40的平均全烴,在理想情況下,DPH-17的無阻流量應略大于DPH-40的無阻流量,但卻恰恰相反。DPH-40的全烴顯示集中在靠近A靶點的前部,而DPH-17的全烴顯示集中在遠離A靶點的后部,考慮由于工程工藝因素,導致水平段后部的儲量沒有水平段前部的儲量動用率高。
得出了同一層位氣井,在平均全烴差不多的情況下,主要含烴顯示位置位于水平段前部的井的無阻流量大于主要含烴顯示位置位于水平段后部的井的無阻流量的結論,這類井組數共有8組。
3.1.2 中、后位置對比分析
DPH-69與DP45H都位于盒1層,且水平段長均為1200m,全程均有全烴顯示,它們的平均全烴接近,且DP45H的平均全烴略大于DPH-69的平均全烴,在理想情況下,DP45H的無阻流量應略大于DPH-69的無阻流量,但實際卻恰恰相反。DPH-69的全烴顯示集中在水平段距離A靶點的中部,而DP45H的全烴顯示集中在遠離A靶點的后部,考慮由于工程工藝因素,導致水平段后部的儲量沒有水平段中部的儲量動用率高。
得出了同一層位氣井,在平均全烴差不多的情況下,主要含烴顯示位置位于水平段中部的井的無阻流量大于主要含烴顯示位置位于水平段后部的井的無阻流量的結論,這類井組數共有7組。
3.1.3 前、中位置對比分析
DPT-45與DPT-11都位于太2層,且水平段長均為1000m,全程均有全烴顯示,它們的平均全烴接近,且DPT-11的平均全烴略大于DPT-45的平均全烴,在理想情況下,DPT-11的無阻流量應略大于DPT-45的無阻流量,但實際卻恰恰相反。DPT-45的全烴顯示集中在水平段距離A靶點的前部,而DPT-11的全烴顯示集中在遠離A靶點的中部,考慮由于工程工藝因素,導致水平段中部的儲量沒有水平段前部的儲量動用率高。
得出了同一層位氣井,在平均全烴差不多的情況下,主要含烴顯示位置位于水平段前部的井的無阻流量大于主要含烴顯示位置位于水平段中部的井的無阻流量的結論[4],這類井組數共有6組。
以前上三類對比分析得出了主要全烴顯示位置離A靶點近,它的無阻流量高的小結。
3.1.4 前、前對比分析
DPS-17與DPS-15都位于山2層,且水平段長均為1200m,全程均有全烴顯示,它們的平均全烴接近,且DPS-15的平均全烴略大于DPS-17的平均全烴,在理想情況下,DPS-15的無阻流量應略大于DPS-17的無阻流量,但實際卻恰恰相反。它們的全烴顯示都集中在距離水平段A靶點的前部,但DPS-17較DPS-15的全烴顯示集中度更靠前一點,考慮由于工程工藝因素,導致全烴顯示越集中在距離A靶點近的地方,儲量動用率越高。
得出了同一層位氣井,在平均全烴差不多的情況下,主要全烴顯示位置越聚集靠近A靶點,它的無阻流量越高,此類井共6組。
3.2 復合類
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120-1.jpggt;
圖1 "復合類(前中、前后、中后組合)
DPH-71、DPH-15與DPH-79都位于盒1層,且水平段長均為1200m,全程均有全烴顯示,它們的平均全烴接近,但DPH-71的無阻流量大于DPH-15大于DPH-79考慮由于工程工藝因素,導致水平段前中部的儲量動用率高于水平段前后部高于水平段中后部。
得出了同一層位氣井,在水平段長與平均全烴差不多的情況下,主要全烴顯示位置越聚集靠近A靶點,它的無阻流量越高[5],此類井共9組。
4 結論及建議
①本次通過隊250口開發水平井無阻流量與全烴位置關系研究分析,得出平均全烴與無阻流量的關系大致上呈線性關系,但存在許多散點。
②全烴顯示距離A靶點位置單一類比對分析,得出無阻流量由高到低是:同一平均全烴、含烴顯示長度的氣井主要含烴位置位于前部gt;中部gt;后部。
③全烴顯示距離A靶點位置復合類比對分析,得出若主要含烴位置均位于前部/中部/后部,主要含烴位置越集中在離A靶點近處則無阻流量越大。
④通過對42組全烴顯示不同類型組合進行比對分析,得出同一平均全烴、含烴顯示長度的氣井,主要含烴位置離A靶點越近,無阻流量越高。
⑤從水平井無無阻流量與全烴位置關系研究,發現水平井中后的動用儲量相對較低,為后期氣藏產能挖潛及新井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鐘孚勛.氣藏工程[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102-108.
[2]李躍剛,郝玉鴻,范繼武.“單點法”確定氣井無阻流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海洋石油,2003(01).
[3]楊劍,周娟,高燕.氣井產能影響因素分析[J].內江科技,2012(06).
[4] 劉俊山.利用全烴和伽馬曲線形態優選壓裂段方法[J].錄井工程,2010,21(1):5-6.
[5]歐陽健.石油測井解釋與儲集層描述[M].石油工業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