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瀝青土路面施工全過程出發,對實際施工中的工序、工藝技術進行了闡述,并針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處理措施。
關鍵詞:瀝青;中層面;施工工藝
1 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1.1 施工依據 ①《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 F40-2004)。②《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③《**省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路面工程)。④設計施工圖紙
1.2 材料準備 瀝青:中面層采用SBS I-D改性瀝青。
集料:采用生產的玄武巖碎石,其規格為:15-20mm、10-15mm、5-10mm、3-5mm、0-3mm;所檢各項指標均符合有關規范、規定及設計要求。
礦粉:采用料場生產的礦粉。
1.3 配合比設計 "瀝青混合料配合設計分三階段進行: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驗證,通過配合比的合理設計,確定礦料級配及瀝青最佳用量。
1.4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 ①瀝青混合料廠拌設備,瑪蓮尼H4000,1臺。②瀝青攤鋪機,VOLVO8820,2臺。③雙鋼輪壓路機,戴納派克/HD130,3臺。④膠輪壓路機,XP301/XP261,3臺。⑤灑水車,10t,1臺。⑥自卸汽車,25噸,15臺。⑦裝載機,LG953,3臺。
1.5 施工組織架構人員(略)。
1.6 測量準備 路面下面層已通過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各項要求,各項數據均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邊線已測量放樣,具備施工瀝青中面層的施工條件。
1.7 工作面準備 該段下面層、路緣石及工作面清掃工作已完成,工作面驗收合格,表面干燥、無污染,具備AC-20C中面層施工條件。
2 AC-20C中面層施工工藝
2.1 施工準備 在攤鋪中面層之前,首先項目部對該段成型下面層進行自檢,監理單位抽檢,檢驗合格后進行粘層油灑布,待改性乳化瀝青破乳水分蒸發完成后,進行瀝青層施工,中面層施工前確保粘層不受污染。
2.2 施工測量 攤鋪前,首先用全站儀測放出中面層攤鋪位置邊線,然后用白灰撒出邊線,以控制攤鋪機行走直順。
2.3 瀝青混合料的拌和 拌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拌和應將集料充分地烘干。每種規格的集料、瀝青都必須分別按要求的配合比進行配料。瀝青的加熱溫度應控制160℃-175℃范圍內,石料加熱溫度為190-220℃,混合料的出廠溫度為170℃-185℃,到施工現場攤鋪的溫度不低于160℃。在拌制過程中注意檢查混合料的均勻性,及時分析異常情況,如混合料有無花白料、枯料和沒有色澤等,如確認是質量問題,作廢料處理并及時糾正。
2.4 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①在運料車裝載時,采用5次卸料法,以減小混合料發生粗細集料的離析。②每輛自卸車都應備有大小適宜的覆蓋篷布。③運料車派專人指揮在施工現場以外的地方調頭,在被推行時,應掛空擋,不得緊踩剎車,以防止粘接層被推擠和影響攤鋪質量。
2.5 攤鋪 ①攤鋪機提前0.5-1小時預熱,使熨平板的溫度不低于120℃。②找平方式:中面層采用平衡梁等厚控制方法攤鋪;另外,在距離結構物200米位置處,采取行走鋼絲方式對結構物進行順接。③料車不低于四臺情況下開始攤鋪,檢查混合料到場溫度不低于165℃,混合料攤鋪時溫度不低于160℃。檢查合格后,開始攤鋪。④當攤鋪完成5-10m時,應及時測設斷面高程和橫坡,根據結果調整攤鋪系數及熨平板的仰角,以保證橫斷面松鋪高程及橫坡滿足規范要求。⑤攤鋪不得中途停頓,攤鋪好的瀝青混合料應緊接著碾壓,碾壓長度不超過50m。
2.6 壓實 在碾壓過程中要嚴格貫徹“緊跟、慢壓、高頻、低幅”原則;嚴格控制碾壓速度和碾壓遍數,嚴防過壓,造成粗集料棱角的破損。①碾壓施工的溫度控制:中面層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5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不低于90℃,開放交通時的路表溫度不高于50℃。②SBS改性瀝青中面層碾壓方案:初壓:選用2臺XP261膠輪壓路機沿路線行進方向靜壓 1遍,速度控制為3km/h。初壓應在緊跟攤鋪機后碾壓,并保持較短的初壓區長度,以盡快使表面壓實,減少熱量散失;初壓開始溫度宜控制在160℃以上。復壓:采用1臺XP301膠輪碾壓2遍,速度控制為3~5km/h;戴納派克CC522/CC622雙鋼輪壓路機振動碾壓4遍(弱振一遍、強振3遍),速度控制為3~5km/h。復壓應緊跟初壓,控制好碾壓段長度和有效壓實時間,盡量在較高溫度下進行壓實。復壓開始溫度應控制在150℃以上。終壓:采用HD-130雙鋼輪雙振壓路機靜壓1遍消除輪跡,保證面層平整度,應緊跟復壓后進行,速度控制為3~6km/h;終壓時不振動。
2.7 接縫處理 施工快結束時,人工在預定的攤鋪段的末端先墊設牛皮紙,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處將熨平板稍稍抬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予以碾壓。然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趁尚未冷卻時垂直鏟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時成直角連接。
2.8 交通管制 在中面層試驗段碾壓結束后實行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通行。待瀝青混合料下面層溫度降至50度以下時,方可開放交通。在沒開放交通之前禁止車輛駛入。
3 質量、安全、環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3.1 質量保證措施
3.1.1 質量目標。要求分項工程檢測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95%以上。保證所施工的路面中面層各項技術指標全部符合規范要求。
3.1.2 質量控制措施:事前控制:①嚴格把好原材料質量關,確保中面層原材料質量穩定。②將各工序進行細化,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做好技術準備工作和機械檢測調試工作。
事中控制:①混合料級配、油石比控制:由拌和場試驗人員對混合料取樣并及時檢出結果,以便及時調整,指導施工。②外觀控制:表面是否平整密實,有無浮石、彈簧現象,有無明顯壓路機輪跡現象,及時調整。
3.1.3 防混合料離析措施:①運輸車輛裝料時嚴格按施工工藝要求進行裝料。②運輸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勻速行使。
3.2 施工安全措施 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領導的安全管理機構,項目經理部設專職安全監察工程師,設專職安全檢查員,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生產監督體系,把安全施工確實落實到實處。
3.3 環境保護措施 成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環境保護領導小組,施工現場和拌合場環境保護實行專人負責制,對全體人員進行環保教育,提高環保意識。
3.4 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期間,廢料、垃圾和不再需要的臨時設施盡快從現場清除、拆除并運走??⒐そ或灪螅瑢⒀b備、剩余材料、垃圾和各種臨時設施清理,保持現場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