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汽車行業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現今汽車行業發展的重點。在本文中,將就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會與挑戰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發展;機會;挑戰
1 概述
對于我國的汽車工業來說,發展新能源汽車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機遇,我國的汽車自主品牌在這個環境下,可以在對全新領域積極探索的基礎上跨越以往落后的技術壁壘。而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國汽車行業能夠在對存在不足進行積極解決的同時抓住機遇,以獲得更好的發展。
2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的挑戰
2.1 需要掌握核心技術
我國傳統汽車行業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的落后。而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其作為一個全新的領域,國產車則不像傳統車一樣存在較大的差距,而要想對這種差距進行縮短,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著手點。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我國在很多方面都同國外具有較大的差距,企業的研發力度也存在不足,如汽車的動力系統優化技術、混合動力集成能力以及匹配技術等還有待提高,動力系統技術平臺在應用中還需要磨合等。
2.2 需要資金投入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技術研究、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示范工程的建立都離不開資金,同普通汽車行業相比,新能源汽車還處于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要想對產業化進行真正的實現,還需要大量的資金能夠投入到技術攻關等方面。首先,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用于新能源汽車材料、技術以及部件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在充電站建設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其所需要的基礎配套設施相對較多,包括有車輛維修網絡、電池影響以及充電站網絡等。對于這部分設施來說,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投資;最后,在實現產業化發展中,也需要做好技術研發、政策推廣等方面力量的投入。
2.3 需要人才支持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尤其是在關鍵零部件、材料研發以及基礎研究方面,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等更是存在著非常大的缺口。而在車型開發能力以及試驗能力方面,其同傳統汽車相比也具有著非常大的差距,需要能夠做好相關技術人才的儲備工作。同時,管理人員也是該行業開展的重要人才,尤其是在現今新能源汽車剛剛起步的情況下,其在開發能力、研究能力以及技術成熟性等方面都同傳統汽車還具有著非常大的差距,更是需要做好技術人才的儲備。
3 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的建議
3.1 加強宣傳力度,培育消費市場
宣傳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內容:首先,是支持政策的宣傳。在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運輸燃料占據40%的比重,由于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60%,在對新能源汽車進行發展時則需要在對以往高排放、高污染問題進行解決的同時對我國能源安全系數進行提升。在西方發達國家,其通過政策導向等方式進行引導,以此保證其能夠按照正確的方向發展。對于我國來說,則需要對相關政策、知識加強宣傳力度,通過定期舉辦展銷會以及博覽會等方式對大眾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購買、使用的氛圍進行培育;其次,是提升市場預期。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發展,生產者以及消費者是否行動,同市場預期具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再次,是消費市場的培育。我國需要加快示范推廣進程,引導新能源汽車在出租車、公交車等領域的推廣普及。而我國國有單位以及地方政府也需要帶頭對新能源汽車進行應用,以加強其普及程度;最后,要推動資源價改。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具有配套的價格改革,需要對燃油價格進行適度提升的基礎上更好的發揮價格在資源、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節約能源方面的作用,提升新能源產業發展所具有的杠桿作用。2008年12月,比亞迪推出首批雙模電動車F3DM,比亞迪成為世界首款量產雙模電動車的生產商,并在前期開展大量宣傳工作之后于2010年3月正式向消費者銷售,而其旗下的e6電動車,更是有300公里以上的續航,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2015年1月到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3.44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59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8780輛,同比增長3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6416輛,同比增長5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3330輛,同比增長70%。其中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前五車企分別是,比亞迪,眾泰集團,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車,上汽榮威。
3.2 強化政策扶持,加強人才建設
在該方面工作中,需要按照下述方式進行:首先,要支持配套設施建設。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來說,其是一項具有長期、持續性發展的項目,需要不同部門間的積極協調、加強配合,共同對良好的汽車發展環境進行營造。作為金融部門,更需要能夠對該項產業建設進行重點的支持,并積極配合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社會化服務以及產業服務體系進行完善。其次,要大力實施優惠政策。對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銀行要對相關獎勵政策進行出臺,根據稅收以及貸款規模對其給予獎勵。同時,也可以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設立專項資金,以此更好的為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究、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再次,要不斷增強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技術的研發工作,通過知識產權保護策略的實施避免企業在對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完畢后出現知識產權遭到侵權等問題,以此更好的激勵企業對于技術的研發。同時,企業在對新能源汽車技術進行自主研究的同時也可以對國外先進技術進行積極的學習與借鑒,并在聯系我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形成我國自主的整車、零部件以及材料技術。最后,要支持人才培養。科研機構、相關高校需要根據新能源汽車企業需求以定向的方式對相關研發人才進行培養,以此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4 結束語
在上文中,我們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會與挑戰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應對措施,需要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能夠良好遵循,更好的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博文,李學成.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分析[J].中國經貿導刊,2010(0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