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中國霧霾天氣的問題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在2014年入冬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霧霾高發期,全國20多個省份10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污染的狀況,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很多行業的發展,同時在經濟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地位的現代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為了更好地促進現代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我們針對霧霾的問題和廣州市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經營現狀和發展狀況展開了相應的調研和研究。
關鍵詞:霧霾;大都市第三方物流;經營現狀;發展狀況
1 研究背景與目的
21世紀以來,廣州市物流業總體規模快速增長,物流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這都使得廣州的物流業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根據廣州市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到2020年,廣州將建設成中國南方區域國際物流中心[1]。
但是,廣州物流的發展還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霧霾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影響不可小覷,霧霾天氣導致很多貨物都被堵在路上,對快遞業和物流業都造成重大損失,不僅大宗物流受到影響,喜愛購物的市民可能要在等待簽收自己網購產品的時候多一份耐心了[2],因為大霧迫使快遞成了“慢遞”。
本課題著眼于與人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話題,通過對大都市城市物流的調研,可以了解城市物流相關知識, 從而應對霧霾天氣問題,我們對廣州部分地區交通線路的車流情況以及一些典型的物流基地和批發市場進行實地調研。另外通過對部分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這些都有助于了解市場,從而對第三方物流業的新型運營方式以及綠色物流提出有利建議。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番禺區、白云區、天河區、海珠區等廣州各區80家有代表性的物流企業營業點。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法
通過若干數據庫(例如中國知網、中國MBA智庫,采用最新數據),閱讀大量研究文獻,借鑒學者的經驗進行研究探索。
2.2.2 訪談法
通過選取不同的廣州物流公司營業點的工作人員進行訪談,從霧霾和物流的相互影響入手,更深入地了解廣州物流情況。
2.2.3 大面積系統性的問卷調查
我們根據廣州物流局的信息整理收集了80家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的聯系方式和地址,通過電話采訪及親自到其企業分點進行調研,同時,問卷采取不記名方式,保護物流企業的商業隱私。
本次研究問卷主要包括以下四大塊內容:
第一部分是企業基本經營狀況,包括所有制性質、主要業務和業務輻射范圍三個問項;
第二部分是企業物流系統(包含基礎設施等)狀況,包括車輛、倉庫的利用率和運作方式、物流信息系統的設備和作用,這里是主要以描述性統計與實行低碳物流相關性檢測的方式進行;
第三部分是企業貨運狀況與霧霾、綠色物流問題,包括貨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對其發展的影響程度,第三方物流企業與霧霾的關系,第三方物流企業與綠色物流的關系;第四部分是針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調研,用于預測分析物流行業的前景和發展趨勢。
3 實證分析
3.1 數據基本特征分析
表1
[問卷形式\amp;投放數\amp;回收數\amp;有效率\amp;面對面填寫
電話調查
總計\amp;42
38
80\amp;40
30
70\amp;95.23%
78.5%
87.5%\amp;]
3.1.1 企業基本經營情況統計量
在企業所有制分布中,國有企業有20家,一家外商獨資企業,還有16家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民營企業,有33家,占總數的47.1%。說明民營物流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物流市場的重要企業。廣州利用改革開放的優勢吸引外資,使得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共同發展,與國有企業一起為廣州市物流業的調整與進步作出貢獻。
在企業主要業務中,利用交叉表查詢可得出,兼有運輸、倉儲、配送的物流企業達到64%,兼有供應鏈設計和物流信息技術的物流企業達到31%,流通加工的企業有5%,而全部功能兼有的企業是沒有的。說明廣州企業物流始終以單純運輸、倉儲、配送或供應鏈設計為主。廣州物流企業具有功能單一,增值服務薄弱的特點,未能真正提供一體化運作和增值服務。
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1.jpggt;
圖1
在企業業務范圍內,由于設題選項范圍的重疊性,所以甄選范圍最大的來統計,同時“跨國境”另外統計。經統計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物流企業經營范圍都有國內業務,部分業務實力較強的物流企業業務涉及本國與外國。從圖1看出,超過40%的企業是可以運送到全國的,其中兼有本國與外國業務的企業也超過了20%,說明廣州物流企業整體輻射覆蓋范圍比較廣,長途運輸能力較強。
3.1.2 企業物流倉庫管理與使用狀況統計量
根據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廣州物流企業的車輛和倉庫平均利用率非常高,車輛和倉庫基本上沒有閑置,體現了資源的充分利用。而在倉庫運作方式,87.5%的物流企業已經實現機械化作業,其中74.5%的企業已經使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有13.2%的物流企業堅持人工信息處理。同時全手工作業的企業僅有12.3%,但是倉庫全自動運營的物流企業是沒有的。說明廣州物流企業倉庫管理上信息化程度整體比較高。
3.1.3 企業物流信息系統狀況統計量
除了進行單個選項統計之后,我們還進行了交叉統計,采用3個以上信息系統的企業超過57%,全部系統都有使用的只有2.7%,只使用3個以下信息系統的占24%。仔細觀測每一個選項,條形碼技術、電子自動訂貨系統、射頻識別技術和自動分揀系統的使用比較廣泛,而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和GPS、GIS系統相對較少。說明信息化系統并不算非常普及,仍需加強。
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2.jpggt;
圖2
交叉分析中,企業自身所帶的物流系統能夠實現四個以上的功能的有43%。根據實地調研,車輛監控方面主要是車輛到達分點后通過共享信息系統反饋,并沒有使用GPS、GIS系統來準確定位,而且車輛都是比較陳舊的。
3.1.4 企業貨運狀況統計
表2
[\amp;5影響很大\amp;4影響較大\amp;3一般\amp;2影響較小\amp;1沒有影響\amp;交通擁擠堵塞\amp;37\amp;26\amp;6\amp;1\amp;0\amp;天氣原因:暴雨霧霾大風等\amp;40\amp;22\amp;4\amp;3\amp;0\amp;過關費用高,收費名目多\amp;27\amp;23\amp;14\amp;6\amp;0\amp;停車難\amp;10\amp;15\amp;34\amp;19\amp;0\amp;部分路段沒有停車證通行證,無法通行\amp;26\amp;30\amp;5\amp;9\amp;0\amp;][企業
數量][概率][名稱]
以上列舉的原因對企業貨運的影響程度都很大。廣州交通網密集,交通擁擠堵塞是阻礙貨運速度的重要原因;廣州天氣不穩定,氣候變化大,突如其來的暴雨霧霾也沖擊了貨運;尋租、停車、同行問題由于路段的復雜性與政策的更新,往往使物流企業窮于應付。
3.1.5 企業對霧霾的認知統計
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3.jpggt;
圖3
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4.jpggt;
圖4
從以上統計得知,物流企業對霧霾問題的了解程度和準備充足程度是相關的,約30%的企業對霧霾問題還是比較了解且準備充足的,他們有自己的應對方案。但是仍有企業準備不太充足。
企業認為應對霧霾最需要改進的問題中,有超過30%的企業是全選(管理者防霾意識、行業信息、引進新技術、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細分之后“管理者防霾意識”占58.3%,“行業信息”占34%,“引進新技術”占71.2%,“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占83%。
3.1.6 "企業對綠色物流的認知統計
表3
[對綠色物流的重視程度\amp;不重視0,很少關注10.7%,一般22.3%,比較關注45.3%,非常關注24%\amp;是否有實行綠色物流\amp;是32% "否68%\amp;實行不了或難以開展的原因\amp;企業不夠重視11%,資金不足72.5%,公共平臺與基礎設施不足84%,政府政策滯后41%\amp;]
廣州物流企業對于綠色物流總體來說是很看重的,但是由于資金、政策等原因難以實現綠色物流。
3.1.7 企業經營環境與前景預測統計
企業未來規模將快速擴大的占12%,緩慢擴大的占32%,基本不變的占40%,緩慢減小的占11%,迅速縮小的占5%。總體來說企業規模發展是良好的,即使存在著規模縮小也有利于精簡機構。政策法規建設、完善交通秩序、規范路段收費、良好的供應鏈和倉儲配送效率對超過40.6%的企業影響都較大,因此對于企業未來重點加強的工作,超過79.3%的企業都全選,包括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物流信息系統、加強倉儲庫存管理、提高運輸配送效率、增強應對廣州霧霾天氣等措施、提高員工素質、建設低碳物流只有少數企業未選建設低碳物流。說明廣州物流企業仍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3.2 效度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
效度能夠測得預期結果的程度,其為潛在真分數方差與實得分數方差的比率,即: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gs-1.jpggt;。同時我們將采用KMO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度檢驗。判斷觀測數據是否適合作因子分析
表4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amp;0.745\amp;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amp;Approx. Chi-Square
df
Sig.\amp;3145.300
91
.000\amp;]
由上表可得,KMO數值在0.7與0.8之間,適中水平,自由度達到91,說明有一定的顯著性特征,可以拒絕零假設,相關系數矩陣不是一個單位陣,適合做因子分析。
表5 主成分因子列表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Component\amp;Initial Eigenvalues
(旋轉前)\amp;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旋轉后)\amp;Total\amp;% of Variance\amp;Cumulative %\amp;Total\amp;% of Variance\amp;Cumulative %\amp;1
2
3
4
5
6
7
8
9
10
11\amp;2.933
2.123
1.401
1.199
.861
.724
.603
.474
.291
.200
.192\amp;26.668
19.297
12.736
10.901
7.827
6.578
5.483
4.306
2.643
1.816
1.746\amp;26.668
45.965
58.700
69.602
77.429
84.007
89.490
93.795
96.438
98.254
100.000\amp;2.933
2.123
1.401
1.199
\amp;26.668
19.297
12.736
10.901
\amp;26.668
45.965
58.700
69.602
\amp;]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3.3 邏輯斯諦回歸方程與假設檢驗
該實證分析的目標是考察對霧霾的態度、對綠色物流的態度和未來期望與影響物流企業態度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所以根據本文的理論框架、研究假設和調查內容,本文選擇了二元邏輯斯諦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在設定模型時,本文把四個因變量分別做了不同的設定:
①霧霾準備充足程度中,將“一般”“比較充分”“非常充分”——“有所準備”設為“1”,“不太充分”“完全不充分”——“準備不足”設為“0”;
②對物流環節的環保節能性重視程度中,將“一般”“比較重視”“非常重視”——“重視”設為“1”,“很少關注”“完全不重視”——“不重視”設為“0”;
③企業的未來規模中,“緩慢擴張”“快速擴張”“基本不變”——“規模穩健”設為“1”,“緩慢減少”“急劇減小”——“規模減小”設為“0”
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gs-2.jpggt;
Logistic回歸方程:
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gs-3.jpggt;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gs-3.jpggt;
通過前面的因子分析對實證模型中的部分變量進行縮減,已經把實證模型中的變量縮減為6個公共因子。這6個公共因子分別都可以用各個變量的線性組來表示;相對應的,各個變量也分別可以用6個公共因子的線性組合來表示。
在處理過程中,本文將采用條件后項逐步回歸(Backward "Conditional)方法[3],首先將全部自變量引入回歸方程,然后進行自變量顯著性檢驗,將不顯著的自變量逐步剔除,再重新擬合回歸方程,并進行各種檢驗,直到方程中所有自變量基本顯著為止,條件后項逐步回歸方法的篩選依據為根據條件參數估計剔除不顯著自變量。
綜合實證的數據,我們進行了研究假設的驗證:
3.3.1 對霧霾的態度(表6)
3.3.2 對綠色物流的態度(表7)
3.3.3 對未來的期望
表8
[序列號\amp;研究假設\amp;預期符號\amp;結論\amp;H6\amp;企業基本經營狀況與未來期望具有正向關系\amp;+\amp;接受\amp;H6a " 企業所有制性質與未來期望具有正向關系\amp;+\amp;接受\amp;H6b " 企業從事的主要業務與未來期望具有正向關系\amp;接受\amp;H6c " 企業的業務輻射范圍與未來期望具有正向關系\amp;接受\amp;H7\amp;物流倉庫管理使用狀況與未來期望具有顯著性特征\amp;+或-\amp;接受\amp;H7a " 企業營運車輛平均利用率與未來期望具有顯著性特征\amp;+或-\amp;接受\amp;H7b " 企業營運倉庫平均利用率與未來期望具有顯著性特征\amp;接受\amp;H7c " 企業倉庫的運作方式與未來期望具有顯著性特征\amp;接受\amp;H8\amp;企業物流信息系統狀況與未來期望具有正向關系\amp;+\amp;接受\amp;H8a " 物流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與未來期望有正向關系\amp;+\amp;接受\amp;H8b " 物流信息系統可以實現的功能數與未來期望具有正向關系\amp;接受\amp;H9\amp;對霧霾的了解程度與未來期望具有顯著性特征\amp;+或-\amp;不接受\amp;H10\amp;對綠色物流的了解程度與未來期望具有正向關系\amp;+\amp;不接受\amp;]
4 研究結論與前景分析
4.1 研究結論(針對物流企業的運營現狀)
4.1.1 針對運營模式:廣州市物流企業運營發展模式比較單一
廣州市大部分物流企業普遍只能承擔物流鏈條中的一到兩個環節,比如運輸配送或流通加工。即完成一次物流需要中轉不同的企業,增加了交易成本也降低了運輸效率。廣州物流企業競爭激烈,企業可以通過合作逐步向一體化、完整化、多元化的大型物流企業發展。
4.1.2 針對霧霾:廣州市物流企業對霧霾的了解程度不高,重視程度也不足
國有企業與中外合資企業由于其主要業務遍布全國全球,所以對各種天氣現象都會有詳細的備用方案;而主要業務是運輸配送的企業比較重視霧霾問題,并準備充足;信息系統越完善的企業對于收集霧霾天氣的信息點會更及時;在企業經營環境中,政府
政策、信息化水平和基礎設施是企業能夠提高防霾意識的重要因素。
廣州霧霾最嚴重的時間段主要是12月到次年1月的潮濕季節,還有3月份的“回南天”。而引起霧霾的物流方面的原因與物流行業能源消耗大、車輛殘舊排放多、相關政策滯后等有關。
普遍來說,廣州市大部分物流企業對霧霾的關注度不高,防霾意識仍需要加強。企業要真正自身重視霧霾問題,才會開始改善信息系統、基礎設施等的不足條件。
4.1.3 針對綠色物流:廣州市物流企業對發展綠色物流的態度普遍是支持的,關注度也比較高,但是目前真正能實現綠色物流的企業并不多。
企業所有制性質、從事的主要業務、信息系統的使用、對綠色物流的了解程度、政策法規建設、供應鏈設計、倉儲配送效率和基礎設施建設都會影響物流企業對發展綠色物流的態度。
國有企業在國家低碳政策的引導下會優先發展綠色模式,信息系統較為發達的企業會建立在自己對綠色物流的了解程度基礎上對一些產生污染的環節進行調整;而良好的供應鏈設計有助于提高倉儲配送效率。在這些方面都做得較全面的企業往往會朝著節能減排的方向轉變,使物流環節良好持續發展。
超過70%的企業表示:企業之所以難以發展綠色物流的原因在于資金稀缺以及公眾平臺、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其實很多企業都希望能發展綠色物流,因為從長遠角度看,綠色物流除了實現環保的意義之外,還可以減少負外部性影響,節約由環境污染造成的虧損的成本。
4.2 針對于廣州物流行業發展應對霧霾問題的策略
本策略部分將對物流企業的每個具體環節進行分析,同時也會從政府的角度提出中肯的建議。
4.2.1 從企業角度——做好每一個環節
建立更加完善的物流作業系統[4],提高物流預測能力與方法,來避免霧霾路段或調節霧霾時節的路線。
可以用螞蟻代替車輛對客戶點進行配送,螞蟻在i客戶點選擇服務的下一個客戶點j時,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i,j兩顧客點之間的關系的親密程度,稱為可見度,記為ij;另外考慮的是由迄今完成的循環所得路徑方案體現出來的由i到j的可行性,即信息素濃度ij。在t時刻螞蟻k由客戶點i轉移到客戶點j的概率:(j沒有訪問過,為0,可能會是霧霾嚴重區域或者因為其他原因而無法通行的區域)
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gs-4.jpggt;
其中,allowedk={0,1,…,n-1}-tabuk表示螞蟻k尚未服務的客戶點。可見度
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gs-5.jpggt;
當下一個要服務的客戶點會使運載總量超出汽車載重量,或者使運距超過一次最大行駛距離時,就返回到配送中心,人工螞蟻代表下一輛車出發,繼續配送。當一次循環結束后,螞蟻遍歷了所有客戶點,完成一次配送[33]。當所有螞蟻完成一次循環后,根據各螞蟻遍歷的好壞(目標函數值),計算信息素增量,更新相關路徑上的信息素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gs-6.jpggt;
lt;E:\123456\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97\215gs-7.jpggt;
4.2.2 從政府角度——發揮政府的規制和政策激勵作用
①完善環境保護法律規范,利用財政政策向綠色化物流產業傾斜
a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可以針對收費標準明顯低于環保設施運行費用的情況,逐步提高收費標準,最終使排污收費高于環保設施的購置費和運行費,使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進行綠色生產,發展綠色物流,主動投資于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
b調節稅收。合理的稅收政策可以形成有效的激勵作用,為企業發展綠色循環經濟降低成本。對實施綠色生產、開展綠色物流的企業進行稅收激勵,對污染性企業實施稅收制約,通過稅收環境稅迫使企業改革工藝,減少污染。
②加強霧霾天氣的預報與防范系統的建設[5]
近年,國家減災辦、民政部首次將霧霾天氣納入自然災害。2013年,我國中東部地區霧霾天氣多發、頻發。其中,1-3月、9-12月尤其嚴重,目前霧霾天氣只能做到未來一天內實時預報, 并沒有一周的查詢以及預報能力,而且目前所有的PM2.5值也是每小時更新一次,并無長期預報功能以及系統。而霧霾天氣預報能否成為市民首要關注的重點,霧霾天氣能否預報對于我們一天或者未來幾天內的工作以及生活都有很大的好處。
參考文獻:
[1]夏火松.物流管理信息系統[M].科學出版社,2010.
[2]周萬森.倉儲配送管理[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3]Likert:態度測量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2.
[4]彭立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廣州物流管理探析[J].珠江經濟,2014(6).
[5]黃榮新.對廣州物流業的現狀問題和對策的探討[J].商品儲運與養護,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