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中兩門專業核心基礎課為例,分析總結了現階段理實一體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并結合筆者近幾年的教學經歷和對畢業學生的回訪結論,從“以人文本,就業導向”出發,闡述了個人對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方法和其在保證中職學生對口就業和可持續發展上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專業基礎課程;實訓教學;課程開設
在國家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加強職中教育與高職教育的銜接的契機下,職業教育將面臨著更高的發展和更大的調整。在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情況下,唯有以質取勝!中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開設方案是否真的符合學生的升學、就業的需求?下面就四川宜賓南溪職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兩門基礎課程《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實訓》、《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實訓》的開設及教學情況談談自己的意見。
1 課程與崗位需求
通過走訪行業協會、調查企業、我們得出在目前的電子信息產業對電子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仍然集中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維修電工及機床維護兩個大的崗位上。從需求排名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中職學生面臨的就業市場。他們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分別包括:①電子裝配方面:設備使用及安全操作規范、元件的基本知識、電路知識、儀器儀表知識、裝配焊接技能等;②維修電工方面:電氣安全操作、低壓控制電器、線路安裝技術、電線板材選擇等。綜合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兩大就業方面,在知識技能要求上正符合兩門課程的開設。
2 課程分析與定位
2.1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實訓》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實訓》是中職學校機電類和電子電工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核心課程。主要介紹了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兩部分內容,以基本元件、基本電路為教學核心,分析其特點、作用、電路原理及典型應用。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獲得電子元件、電子電路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是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學習后續知識的基礎和保證。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實訓是一門理論性強,實訓開展效果好的課程,采取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培養方式,符合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喜歡動手、感性認識敏銳的特點。
2.2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實訓》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實訓》也是中職學校機電類和電子電工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核心課程。包括電工理論分析計算、低壓電氣元件與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三部分內容,以低壓電氣元件和線路安裝檢修技術為教學核心,通過對電氣元件的介紹、線路安裝與檢修的技能訓練,學生可獲得維修電工方面的理論和技能,是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學習技能的基礎和保證。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實訓是一門技術性強,安全職業素養要求高的課程,維修電工方向也是目前學生就業人數多,可持續發展較好的工作選擇。
3 課程開設現狀分析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實訓》和《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實訓》兩門課程作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和保證,大部分中職學校都是在高一年級的兩學期開設的。目前的課程開設情況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學生就業的需求。總結原因有以下幾點:①課時保證:基礎課程課時無法保證,無法滿足人才培養方案所確立的人才培養目標,學生專業基礎掌握不太好,勢必導致后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沒有好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學生在兩個學期的學習中,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停留在表面,而在高一年級課程結束后,在近1年多的學習過程中,再沒能對專業基礎知識做實訓和提高,學生掌握不牢固,滯學時間長。待就業時,容易出現連最簡單、最基本的問題都無法解決的情況,不能不說是一種失敗。②教學內容:對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進行分析討論。理論教學:學生對基本元件、基本電路的掌握力不夠,對電路分析能力差,不能自主思考解決問題,另外理論教學課時不足,應該完成的重點教學內容完成不了。實訓教學:實訓設施上,欠缺對基本電路搭建和分析的平臺,基本電路的分析能力是未來就業中的重點需求。實訓課題不連貫、不新穎,學生學習興趣低下,作為專業基礎的課程,無法抓住學生,后續則易導致學生學習不努力,學生流失嚴重等問題。③教學考核力度:現行的教學考核,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以前的考核標準下。主要體現在兩方面:教師的考核和對學生的考核,兩則都是等同的,以教師考核為例。教師因為沒有考核,教學壓力小,也就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低下,在實訓教學中隨意性很大,學生對所學習知識滿意度低。學生理論和技能水平的不合格,也將導致學生無法對口就業,進而影響到專業的說服力。
4 課程開設建議及意見
要解決基礎課程開設與人才培養效果之間的矛盾,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①課程開設時間得以保證:建議在課程開設時,采取在現行一學年的基礎上,增加一學期的方式(1+0.5)來保證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使得專業基礎課程真正能發揮基礎引導作用,為學生后續更好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質的保證。②教學內容上加以完善:目前,基礎課程無法完成培養目標的教學內容要求。在教學課時的保證下,對基礎性課程采取“3期制”,則重點在于加強模擬部分教學,注重基本電路、基本元件的講解,淡化較難的技術運算,以驗證性試驗(實訓)主導,以典型電路和小產品為依托,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后續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好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支撐。③考核評價上必須加強:模擬定崗實習的開展,以企業化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務為依托,以獨立課題或任務為考核內容,第三方進行考核,規范學生技能等級的考核制度,納入學生畢業證的領取條件。項目化考核,逢實習必考,逢重點必考,以考勵學、促學。
5 總述
基礎課程是專業學習的奠基石,良好的專業基礎是學生未來成長和發展的保證。只有打好基礎,才能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要以學生為本,以就業為導向,盲目的提方向,提技術革新是沒有意義的。考慮學生實際,重視專業基礎,真正讓職業學校學生富含職業氣息、專業氣息,走得出去、干得下來,擁有更加廣闊的職業發展,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巖國.淺析中職教學新模式之項目化教學[J].職業,2013(18):79.
[2]牛暢.電子技術技能之中職教學改革漫談[J].成功,2013(5).
[3]李榮斌.電子技能實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J].成功,2011(7).
[4]徐新國.以技能競賽引領中職電子專業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9(2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