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建筑安裝工程公司
摘要:我國在城市建設速度上比較快,而我國的土地資源比較稀缺,建筑結構沒有穩定的形式,施工的環境也很復雜,這些因素都給前深層的淤泥處理工程帶來較大的難度,在施工工藝上也是一種新的挑戰,鉆孔新工藝能有效解決這些難題,為淤泥處理工作帶來了較多便利。本文分析了鉆孔新工藝在淤泥處理中的實際應用,比和傳統的工藝進行了比較。
關鍵詞:鉆孔新工藝;土建工程;淤泥處理
地基處理是土建工程中重要的一項作業,但是在進行土建工程施工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因素的影響,使土建工程不能很好地進行,其中軟土地基出現淤泥的現象是比較常見的,要是對這些軟土地基不及時處理的話,就很容易有地面塌陷等情況出現,讓土建工程不能順利進行。所以施工人員要對淤泥處理給予一定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的施工工藝,以保證地基穩定性。
一、土建工程施工的常見的淺深層淤泥處理方法
1、換土法
在處理淺層淤泥的時候使用換土法,在淤泥土層厚度相對較薄的情況下,可以用粗砂和砂壤土等材料將淤泥土層更換掉。在土建工程中更換砂土對防滲效果有一定的影響,還會有較高的成本,施工人員通常都是施工現場選取材料,用性能好一些的土將淤泥土更換調。在換土之后,施工人員非常有必要對土層進行壓實處理,并做好夯實層護理工作,這樣才能將更換來的土當做持力層應用,以此使地基承載能力有有提高。使用換土法能有效保證地基不發生抗變形,對地基穩定性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換土的時候,施工人員要盡量保證邊坡不受到破壞,也要對所有的土質性能有所保證,最好使用分層的方式進行填料夯實。
2、樁基法
在處理深層淤泥的時候使用樁基法,在淤泥土層厚度相對較厚的情況下,是不能采取大范圍深層處理的,所以使用樁基法最合適,能對地基起到加固的作用。樁基法的類型比較多,通常施工人員都會用木樁、水泥土攪拌樁以及砂石樁等方法,但是在科技技術的發展下,這幾種樁基辦法都不太使用了。主要是水泥土攪拌樁所出現的相關參數都不好控制,加上設備性能不高,施工技術有限,對水泥進行攪拌的時候總是達不到規定的均勻要求,也就會使樁基質量不達標。其次是木樁,木頭腐蝕性比較高,在使用時間上有一定缺陷,需要經常更換。最后是砂石樁,這項樁基施工的時間比較長,施工效率不高,還很容易變形。
二、鉆孔新工藝在淺深層淤泥處理中的實際應用
1、淺層淤泥的處理
淺層淤泥是和地面相接在一起的,在土建施工中,樁基施工一般都是在開挖基槽完成之后再進行,這樣的話開挖面就容易以有淤泥層產生。實際的施工中,要是對淺層淤泥不及時處理,地面就容易出現塌陷的情況,這對施工來說將會較大影響,施工機械不能安置到位,在鉆孔的時候就會存在較大的誤差,導致鉆孔不能很好地完成。對于這種情況來說,新型的鉆孔工藝都在土層上深入一些石灰,也就是在淤泥層的60cm到100cm之間加入適量的石灰,將石灰攪拌均勻再進行回填,然后用壓路機對土層進行碾壓,在進行7天的養護工作,然后土層就可以當做持力層來使用。鉆孔機在安裝的時候,施工人員在要先鋪設一層鋼板,并在鋼板上放置兩塊枕木,然后讓機械的支撐點位坐在枕木上,防止機械進入土層中。將鉆孔機調整好才能進行鉆孔,防止誤差出現,同時還要做好監測工作,這樣能將誤差降到最低。監測的是時候,首先要看樁中心有沒有出現偏孔的情況,鉆1M就要監測一次。其次要看鉆孔的著力點,要確保鉆機都是在水平狀態下工作。最后要看好基坑附近的排水情況,確保施工現場能對淤泥和降雨都有一定的排除能力,保證土層的承載能力,這樣施工才能安全進行。
2、深層淤泥的處理
首先是套管施工法。在處理深層淤泥的時候,最常用的就是套管施工方法。此種方法應用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鉆機鉆頭要超過設計孔徑,至少20cm,最多30cm。當鉆頭達到淤泥層之后,施工人員需要應用振動錘,將鋼套管套入到鉆孔中,形成護壁,這樣就能夠提高施工效率;其次,所選擇的覅鋼套管長度應該大于淤泥層,通過大量的實踐總結發現,鋼套管進入到土層2m處效果最好,能夠有效的避免淤泥流進鉆孔中,產生塌孔;最后,把套管的上端固定在鉆機的作業面上,并注意預防其脫落,再更換大于設計的鉆頭鉆進成孔,并鉆孔樁施工技術進行混凝土的灌注,等混凝土初凝即可將鋼套管拔出。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一是套管的直徑必須比設計的孔徑大25±5公分,以防套管滑落掉入孔內和更換鉆頭鉆進時出現套管卡住鉆頭的現象;二是還應設置十字交叉護樁四根,并對鋼絲繩是否處于護樁中心的交叉點之上進行檢查,才能保證鉆頭鉆進的垂直無偏位;三是當鉆頭穿過套管部位時應緩慢進行,預防錘頭與套筒發生碰撞,使得套筒上浮或下滑;四是精確把握拔出套筒的時間,不僅要確保樁基質量,又要確保套管能二次利用。綜上所述,該方法具有較高的成樁效果,既不會擴孔,混凝土的充盈系數也相對較小。其缺點就是施工成本相對較高,施工難度系數高,工藝復雜,需要多方配合且較為困難,一旦套管把握時間不當,就會導致套管難以拔出甚至套管拔出之后導致混凝土面的下沉。
其次是注漿施工法。在深層淤泥地層中的樁基施工,主要是在不擴孔的前提下鉆進成孔,因而也可以采取注漿施工法進行深層淤泥的處理,主要是先加固地層,再對加固地層進行鉆進成孔,該施工方法主要是注入水泥砂漿而不是水泥漿,如果注入水泥漿不僅成本高,而由于水泥漿的強度大,一旦注入難以鉆進成孔。在注入水泥砂漿之前,應通過實驗確定其配合比,并確保其設計的配合比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由于砂漿的強度大,在鉆進過程中較為困難,其設計的配合比必須有助于鉆進,二是如果砂漿強度過低又難以用于護壁,因而設計的配合比的砂漿強度必須達到良好的護壁效果。當應用常規的鉆孔樁施工技術進行鉆孔時,應采用氣密性達標的高壓注漿管,并將其安裝在樁基的中心點,將下端安置在少許的淤泥層之下,當連接好注漿管之后,采用高壓注漿機把水泥砂漿灌注到淤泥層之中,按照設計的孔徑的1.5倍對水泥砂漿的注入量進行計算,在注入過程中必須緩慢地提升注漿管,從而確保淤泥層中砂漿柱體的形成。通常情況下,應確保砂漿面層高過淤泥面層的兩米左右,砂漿成型之后的48小時開始鉆進,鉆孔之后根據常規的鉆孔樁工藝施工。又因為淤泥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尤其是深層摻入的水泥量也會增大,因而應采取分層的注漿方式,結合試樁實際確定提升注漿管的速度,既不能多注而浪費,也不能因少注而導致斷層的形成。
三、結束語
土建工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對淤泥進行處理,對于深層淤泥和淺層淤泥的處理是有所不同的,在實際施工中,要確定好淤泥層的情況,再選擇合理的施工工藝。鉆孔新工藝的應用,對于深淺層淤泥都有較好的效果,和傳統工藝相比占據了明顯了優勢。雖然新型鉆孔工藝效果比較好,但是需要注意的問題也很多,因此新型鉆孔工藝對施工人員的要求非常高。
參考文獻:
[1]朱江.鉆孔新工藝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淺深層淤泥處理中的應用.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6)
[2]鄒新建.簡論鉆孔新工藝在土建施工中前深層淤泥處理中的價值.世界華商經濟年鑒,2013
[3]鄭一.淺談深層攪拌樁法在北海濱海平原不良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大眾科技.2010(08)
[4]劉福生.換填墊層法軟土地基處理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02)
[5]宋炳紅,宋炳全.鉆孔新工藝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理論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