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號碼:445381198602120024
摘要:我國建筑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有力地支撐了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然而質量問題也常成為公眾詬病的焦點,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方法不科學、技術水平低無疑是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對質量管理新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質量管理;新技術;應用
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仍在持續推進,城市建設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建筑行業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隨著越來越多的建筑交付使用,人們在歡欣鼓舞的同時也在為工程質量扼腕嘆息。質量問題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滲漏霉變、瓷磚脫落、墻體開裂早已見慣不怪,墻倒屋塌也時有所聞,這一切表明建筑工程質量弊病是實實在在的問題。是建設單位不重視質量嗎?是承包商質量控制不好嗎?是政府質量監督不到位嗎?這些因素在現實的中國確實都是存在的,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就是質量管理的科學性不夠[1]。建筑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粗放型發展的特征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轉變,這意味著質量管理技術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有鑒于此,本文對質量管理新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應用進行了探討。
1 當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中的不足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從研究到應用之間的“橋梁”是新技術推廣體系,恰在這個環節出現了脫節,主要表現在推廣應用力度不夠、推廣主體不明確、推廣活動缺乏創新[2]。推廣應用力度不夠是由于整體開發思路不明確,重研究而輕推廣,技術成果不能直接轉化為生產力,這里面既有研發部門與主管單位及應用部門沒有建立良好關系的因素,也有對政策、教育、市場等方面不夠重視的原因。推廣主體不明確是受制于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新技術應用過分依賴政府的作用,忽視了建筑企業才是質量管理新技術的應用主體。推廣活動模式單一,缺乏創新,面對建筑產業多元化的現實需求,推廣效果難以有質的突破。
1.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員素質差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由于建筑行業中很多管理人員出身于農民工,靠著多年的摸爬滾打以及人脈關系坐到管理層位置,雖然有經驗但專業素質不高,所以在實際工作中管理不規范,對于進場材料不嚴格檢驗、施工中偷工減料等行為缺乏約束。還有一類人靠著技術和所謂的“本事”升到管理崗位,對屬下十分苛刻,以致影響施工人員的積極性[3]。上述兩種典型對于新技術的應用缺乏熱情,當然也影響新技術的應用效果。
1.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低
在建筑工程從業人員中,無論普通施工人員還是很多管理人員,缺乏系統性的專業培訓,即使項目經理也不是通過正規程序評選出來的,很多依靠裙帶關系上位,所以施工管理方法粗放,加上人員安排分工不明,職責不清,質量意識差,嚴重制約施工質量的改進和提高。質量控制往往以事后控制為主,因而經常出現返工、窩工現象,為了完成工期目標,趕進度而忽視質量也就“順理成章”了。
1.4 建筑工程從業人員創新意識不足
有創新意識,才有動力開發和應用新技術和新資源;反之,創新意識不足,往往就會拒絕新技術和新裝備。在粗放管理模式下,早已為業界淘汰的質量檢測方法依然奉為圭臬,不敢接受挑戰也就無法享受新技術帶來的成果。即使有些管理者有心跟上時代發展,添置了一些新儀器新設備,但是無人會操作,這些儀器設備也就成了擺設。
2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類型與應用特點
2.1 產品類新技術
產品類新技術是可以通過功能和特點展示出來,人們可以直觀地發現這種新技術的優點,例如新測量儀器、新計量器具、新測試設備等。這類新技術由于看得見、摸得著,所以容易得到推廣和應用。
2.2 技術類新技術
技術類新技術相對產品類新技術來說不夠直觀,需要通過有效實施才能展示其優點,例如新工藝、新方法、新模式、新理論、新手段等,而建筑工程往往周期較長,用戶很難在短期內看到質量改善、效率提高的效果,但如果扎扎實實地去做,其收效往往超過產品類新技術。目前,質量管理新技術有精細化管理思想、零缺陷理論、六西格瑪(6σ)理論、重建工程理論、戰略策劃與全面質量管理結合理論等。
3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應用對策
3.1 健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機制
如前所述,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要付諸于應用必須建立高效的推廣機制。這個機制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引導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并將兩者結合起來共同推動質量管理新技術的應用。首先,應區分情況采取不同的推廣策略,對于那些環境和生態效益好,但經濟效益不顯著、社會推廣機構興趣不大的技術,政府應提高補貼標準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而對于市場效益好、易于推廣的技術應充分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其次,應推動多元化模式發展,如科研人員+建筑企業推廣模式、建筑咨詢公司推廣模式、建筑行業協會推廣模式等。再次,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推廣體系,改變科研部門在象牙塔中搞研究的局面,使科研成果更快地轉化為生產力,同時也讓人才培養更有針對性。
3.2 構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可以保障新技術在可控范圍內順利實施并實現預期應用效果。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應遵循全面性原則、成本與效益原則、質量目標管理原則、責權明確原則、重點管理原則。全面性原則是要涵蓋施工項目、施工設計、原料與設備選用、工藝調整、驗收保修等各個環節。質量管理必須重視成本與效益,通過挖掘企業潛力設計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方案。質量目標管理原則是通過目標驅動質量管理。質量管理必須責任和權利分明,并抓重點和關鍵環節。
3.3 創新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思想與方法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唯有創新社會才能進步,只有創新技術才能發展,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創新是掌握新技術、提高競爭能力的不二選擇。目前已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如果仍然只抱著招投標、成本分析、組織管理等幾個問題,卻忽視了最有活力又顯而易見的技術問題,那必然是目光太過短淺了,所以應當高度重視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思想與方法的創新。首先,要創新觀念,引進高技術人才和先進的設備。其次,在人員招聘方面要履行正常的程序,聘用真才實干的員工。再次,要落實目標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建立質量管理問責制。
3.4 建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人才培訓機制
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和應用效果,雖然實踐經驗非常重要,但若缺乏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專業素質的程度提高就比較有限,尤其是建筑行業絕大部分建筑工人都來自農村進城務工人員,他們對新技術的認識與質量管理水平密切相關,所以必須建立一套技術人才培訓機制,應大力開展建筑技術職業教育和強化對農民工的技術培訓工作,只有普及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知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新技術的應用問題。為了調動施工人員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必須堅持科學化管理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并建立激勵機制。
4 結語
我國建筑行業在質量管理水平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很大,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質量管理新技術得不到有效利用,而這也成為影響施工企業綜合競爭力的一個表現,因此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并在行動中有效落實,這樣才能迅速改變質量劣勢,并推動建筑產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靜.濱州信和小區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
[2] 陳剛.關于推廣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的思考[J].玻璃,2014(3):45-47.
[3] 李謀奎.建筑施工管理中如何提高工程質量[J].建材發展導向,2013(9):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