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普格貝森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 510000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建筑工程立面表層的設計展開了探討,通過結合具體的工程實例,對建筑立面表層的表達作了研究,并詳細闡述了項目方案設計中的表達方式,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立面;表層;設計
0 引言
所謂的建筑立面,是指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間直接接觸的界面,以及其展現出來的形象和構成的方式,或稱建筑內外空間界面處的構件及其組合方式的統稱。而隨著如今建筑施工的不斷發展,建筑立面的表層設計逐漸得到了重視。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立面表層的設計進行了探討,相信對有關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幫助。
1 建筑立面表層的表達研究
建筑功能、建筑構造和建筑美學統一,并充分符合了現代人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才是優秀的立面設計。建筑立面的表層作為該建筑給人的最初的視覺感受,建筑師在表達建筑立面的表層形式主要從建筑的形式、立意、技術這三個方面出發:
1.1 建筑的形式與建筑立面表層的一致性
建筑形式與立面表層存在先進性和滯后性的差異。而從建筑形式上的看,這種形式美不僅僅是建筑內外物質環境的延續,而且是建筑文化與人類心理認知的延續,這種認知具有先進性;建筑的立面表層是由建筑的外部材料及其材質的物理特征組成,它們給人以物質美的感受,而這種美可以立即沖擊人們的眼球,并反應到人們視覺的美,相抵滯后。當建筑形式發生變化時,立面表層一樣產生質變。
現代主義建筑的先驅者阿道夫·路斯在他的諸多寫作中,也極力強調了建筑形式和材料特質間的一致性,也就是說,建筑中覆蓋與被覆蓋的每種物質的表現都忠于其自身的物理特征—紋理、色彩、關澤……這些固有的物質屬性促成了路斯對于材料的“原真性”的鐘愛,以及他基于物質感觀性的“表層”觀念。由此可見,建筑形式和立面表層的一致性在認知建筑方面的重要地位。
1.2 立面表層表達出的建筑立意內涵的復雜多樣性
建筑立面表層所表達的內涵的復雜多樣性主要體現在對建筑本身認知的建筑立意價值的取向。自然條件與文化因素是產生多樣性的主要原因。不同類型建筑的功能差異,以及人們自身的視覺審美及心理需求,導致了不同建筑的的表達出的立意的多樣形態。建筑立面作為首先被人們感受內涵的部位,它的各種內涵——空間的界定、體驗的媒介、技術的體現、精神的象征等,都不斷的賦予人們在不同文化和審美觀下,對其眼前的建筑所表達的建筑立意內涵,有不同的理解。
建筑立意是建筑文化內涵的體現,同樣作為建筑的表層形態更離不開文化與藝術的滋養。建筑立面遠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建筑物質體,它承載著大眾的文化內涵和藝術修養以及建筑本身承載的建筑師對該建筑的立意構思。進入現代社會,“建筑立意”越來越體現其重要性,人們在實現建筑這一物質行為的同時,建筑表層也實現的人們的內在的富含文化內涵建筑立意。
1.3 通過建筑技術鞏固建筑美學的穩定性
在對建筑美學的特征的研究中可以發現,建筑美學特征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社會文化的積累和體現,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與人類的審美感知規律相吻合。人類需要一個是容易定型建筑美學環境,當前社會迅速發展,一種建筑美學表層還沒得到認同就被下一種形式所取代,來不及鞏固,更不用說傳承。因此,歷史沉淀下的美學符號經過長時期的發展,反應到現代建筑立面表層上來,符合了人們長期的審美觀念,也是一樣具備著穩定性。
現代建筑立面由于去建筑材質和建筑技術上的差異性,建筑美學的穩定性成為體現美學特征關鍵所在。通過建筑技術,可以使建筑內部形態和立面表層可以形成一個連續的界面,為建筑的美學體現創造提供便利;同時,建筑節點大樣和建筑材料同樣服務著整個建筑的體量和形態,使人們可以近距離通過感受立面的表層形態而感知建筑形象。建筑的立面形態創造與建筑技術緊密結合,創造出穩定的建筑形象。
2 項目方案設計中的表達方式——形、意、技
通過從建筑的形式、立意、技術這三個方面對建筑立面表層形式形成的研究,某大樓同樣也在建筑的形、意、技這三方面對建筑立面表層設計做出了詮釋。
2.1 形的表達
建筑與其創作的內部空間的最終使用者是人,人是空間環境的主體,予人關懷,為人創造健康、方便、舒適的場所已經成為建筑空間創作的大趨勢。建筑立面的表層設計不是純粹的視覺形象塑造,而是根據建筑形態,塑造能讓人通過表層形態而感知其內部空間,以及與外部環境相關聯的新次序,從而從多層面突出該建筑的美學特征。該項目廠區內部多為工業建筑,建筑的整體體量較大,且風格較為統一,在進行建筑立面表層設計時亦結合現狀特點,設計時近可能在建筑的表層的形式上拉近建筑與周邊建筑的距離。讓新建筑與周邊建筑相互協調,同時考慮新建筑建筑面積僅6257m2,為多層建筑,建筑體量相對周邊大型工業建筑體量差距較大,故在建筑形體設計時引入中庭空間(圖1),一方面豐富了建筑內部空間,在中庭空間中又引入了休閑平臺,每兩層設置綠化中庭,在中庭空間中不僅有20m高的挑空中庭,也有8m高的綠化平臺,還有舒適的辦公空間,空間上層層過渡,相互咬合,最終形成多樣化的視覺體驗,在建筑的側立面上加以映射。另一方面使建筑整體體量與周邊建筑相互協調。將大空間的多功能廳獨立設計,空間上更加的靈活,建筑形體也更加豐富,在建筑整體形體設計中也結合建筑內部功能進行設計,建筑形體與功能相互結合,相互發生關系。立面上強調建筑形體與建筑功能呼應,建筑形體在尺度上,考慮到周邊工業建筑都是大尺度空間,故在建筑整體形體上盡可能的避免了小尺度的設計手法,建筑采用整體設計手法,強調大的完整面,同時在入口等形體處理上避免小尺度,將一層部分空間內收,一方面建筑形體更為完整,另一方面在底層處形成底層入口,同時兼具遮光,擋雨功能。立面表層通過主樓形體的虛實變化,結合形體穿插和主入口空間處理,使公共空間與該建筑的內部空間相互滲透,從建筑表層的“形”表達出了建筑的空間關系。
圖1 中庭空間的加入,為建筑立面表層表達奠定基礎
2.2 意的表達
這里的所表述的“意”是指建筑立面的構思意圖。通過建筑的表層設計,能夠將建筑師的設計構思一目了然的展現出來。本項目位于是二期建設的配套工程的關鍵項目,因此,在進行立面設計時,通過對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及企業未來愿景及廠區環境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在建筑立面設計中,結合最具特色的企業標志進行設計,對標志進行設計重組,同時結合中國古代太極形態,在建筑立面上強調體塊之間的相互滲透,及形體的穿插與對比,加以體現。
2.3 技的表達
建筑技術影響著建筑的高度、材質和體量等,有時候也影響建筑的風格。作為建筑物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結構和材料是不可或缺的營造手段。建筑技術從深層的地方深刻影響著建筑立面的表層特征,現代技術帶來了新的材料和視覺感官,同時也帶來了人們對建筑美學的重構。該項目作為的生產辦公建筑,其表層采用的建筑材料多為玻璃與鋁條,這樣,該立面表達出一種輕盈的、開放的、靈動的感覺,并非常有視覺感和流動性,從而體現其建筑技術美的特征。建筑技術在整體上力求與建筑結構相互結合,主樓的立面表層結合單體形態組成現代的垂直豎影,采用玻璃幕墻明框系統,幕墻技術結合建筑主體結構及建筑平面功能布置,建筑立面設計的精彩與否,與建筑細部處理有很大關系,故設計中重點考慮了幕墻的節點處理,包括幕墻不同玻璃的交接細部節點,內部與建筑主體結構的關系等。在建筑立面技術設計中也結合建筑未來內部空間使用情況考慮了建筑立面技術細節大樣,預留空間。該項目無論在玻璃、石材還是鋁材幕墻施工工藝方面,在現代技術支持下,同樣能體現出現代式建筑以技術美為主打的典型建筑特征。
3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建筑工程施工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對建筑立面的設計也逐漸有了高度重視。因此,我們需要做好建筑立面表層的設計工作,以在設計過程中將形、意、技與建筑內部功能相結合,以為建筑的美觀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李遜、張敏、劉際歐.淺談建筑立面設計的一般規律[J].科技信息.2011(24).
[2]楊莉萍.淺談工業建筑的立面造型設計[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