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財務資產部
當前,企業內控評價還只側重于個別業務領域內控問題的簡單查找,評價深度不夠、層次不高,缺乏對企業內控整體水平的把握,為此,在初步實施內控體系標準過程中,針對體系整體設計和執行是否有效、企業內控日常管理究竟如何等困惑,超前謀劃,研究構建適用于省、市、縣三級、包含“一套理論依據、一套指標系列、一套評級模型、一套評級手冊和一套經驗數據”的內控評級體系,體系以指標系列為載體,以等級劃分為結果,衡量各級內控整體水平。
一、圍繞五大內控規范,建立評級指標系列
以“落實內控要求、促進主動管控、拓展監督深度、檢驗管理成效、推動完善提升”為目的,以貫徹內控五大規范要求為導向,以穿透內控全閉環管理為主線,建立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內控評級指標系列。指標系列包括分類、附加及屬性指標庫。
1.建立分類指標庫
構建全閉環考核機制,分別建立內控總體工作、流程管理、風險管理、授權管理、規章制度管理和內控自評價管理等六大分類指標庫,指標體系以定量指標為主,各指標包括指標名稱、評價內容(計算公式)、指標性質、評價結論、指標權重、評價范圍、評價目的、評價步驟、評價渠道、歸屬屬性指標等10個維度。
2.建立附加指標庫
促進內控水平提升,設置內控典型經驗質量、內控研究課題獲獎結果、內控工作配合上級單位開展情況等指標,單位對內控存在重大缺陷的單位,實行一票否決。
3.建立屬性指標庫
歸納分類和附加指標所關聯的內控工作屬性特點,設計內控工作環境健全度、內控執行過程管控度、內控信息溝通順暢度、內控實施結果成效度、內控工作經驗典型度等5項屬性指標,與分類和附加指標充分鏈接,滿足不同側面內控問題診斷及成效反映。
二、采取綜合與屬性雙評,劃分內控等級水平
內控水平等級評定采取“綜合評級+屬性評級”雙評模式,既能反映內控整體水平,又能體現內控各重要領域管理成效。
1.綜合評級
主要是根據分類和附加指標得分情況,將各單位內控整體水平劃分為無序型、合規型、精益型和卓越型等四鐘內控類型,但若內控存在重大缺陷,則將直判為無序型內控。其中:
無序型內控:風險內控管理消極應對、混亂無序,內控工作機制嚴重缺失,內控要求執行嚴重不到位,員工普遍缺乏內控意識,主要依靠個人經驗管理風險;或者內控存在重大缺陷。
合規型內控:風險內控管理運轉一般,組織機構職責清晰,內控工作機制基本健全,內控要求執行基本到位,員工能夠有意識地運用內控措施管理風險。但若出現重大缺陷,則直接評判為無序型內控。
精益型內控:風險內控管理運轉非常順暢、有效,組織機構職責清晰且切合實際,擁有完善的內控工作機制,內控要求嚴格落實到位,廣大員工能夠主動、有序地開展風險內控工作。但若出現重大缺陷,則直接評判為無序型內控。
卓越型內控:在精益管理基礎上,能夠主動采取創新思路和措施,解決工作中的重難點問題,并取得顯著成,能夠運用自我評估手段,實現風險內控自我調整、精益提升的良好發展循環。位于該級別的企業可以成為公司系統風險內控工作典范和標桿。但若出現重大缺陷直接,則直接評判為無序型內控。
2.屬性評級
主要根據屬性指標得分情況,將各單位不同內控領域管理水平分別劃分為好、較好、差等三種結果,以此評判各個內控環節運轉成效和不足。
三、下達內控診斷意見,評判內控管理成效
針對不同的內控評級結果,由上級單位發出不同顏色內控診斷管理意見書,意見書描述本次評級范圍、評級組織、評價評級結論、存在問題和整改要求等內容,對無序型內控單位,發出紅色建議書,措辭偏向嚴厲,對合規型內控單位,發出粉紅色建議書,措辭偏向稍嚴,對精益型內控單位,發出藍色建議書,措辭偏向肯定和鼓勵,對卓越型內控單位,發出綠色建議書,措辭偏向贊揚和鼓勵。
四、研究成效
本項研究跳出了傳統內控評價內容寬泛、偏重流程測試、評價結論簡單等局限性,一是內控監管的針對性更強,管理目標更加全面和科學,監管精益化程度大幅提高,企業實現由經驗與習慣管理轉變為系統化、標準化管理。二是為上級單位動態監控各專業和基層單位內控成效提供了科學有力的管理工具,為企業開辟了風險防控新渠道。三是促進了內控體系的持續自我完善,有利于充分發揮內控機構職責,促進內控管理效能不斷增強,形成了評價、整改、再評價良性管控機制和推進內控有效開展長效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