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
摘要:短期融資券是為企業融資設計的一個新金融產品。但目前中小企業債券融資還存在一些障礙。中小企業要真正進入短期融資券市場,除了需要不斷完善短期融資券市場,還需要中小企業能根據自身規模效益、經營情況和市場動向開辟符合自身需求的短期融資券發行路徑。
關鍵詞: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市場
一、中小企業融資情況
(一)中小企業融資不理想
1.直接融資空白。近三年來,我市企業在證券市場(發行股票、增發、配股)和銀行間債券市場(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上沒有直接融資業務發生,從未發行過短期融資券。
2.間接融資不樂觀。受信貸規模緊縮、中小企業實力差等因素影響,我市中小企業在金融機構貸款方面整體上不樂觀。2008年上半年,我市中小企業貸款余額為17.95億元,比年初僅增加1.77億元;中小企業授信戶數為10220家,比年初減少了122家。
(二)被調查中小企業對債券融資的需求情況
本文被調查的6家企業處于成長、擴張或者成熟階段,它們過去幾年在融資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融資渠道單一,都沒有公開發行債券或利用信托方式融資,主要依賴銀行的貸款。但是,銀行的貸款支持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據調查,6家企業中有4家表示有直接融資需求,資金需求期限為中長期;有4家表示有發行短期融資券需求。
二、中小企業進入短期融資券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多數中小企業普遍缺乏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短期融資券融資的知識和經驗
據調查了解,我市中小企業對短期融資券了解不夠。被調查的6家企業反映對短期融資券只是了解或者有所了解,有企業反映不了解如何操作,甚至有些關鍵性的財會人員沒聽說過短期融資券。認知不足以及經驗的缺乏是目前發展北海市短期融資券市場的障礙。
(二)中小企業認為進入短期融資券市場門檻高,條件限制多
調查中,2家企業認為發行債券的成本過高,5家企業認為發行債券的審批程序復雜、手續繁瑣,3家企業認為發行債券的門檻過高。實際上,很多中小企業都由于門檻而被擋在資本市場之外。
(三)中小企業自身實力不夠
被調查的2家企業表示企業存在自身產權、財務、管理等問題,企業實力偏弱,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緩慢,不符合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有關直接融資的要求條件。
三、實現中小企業債券融資、促進短期融資券市場發展的政策建議
目前我國已有多家大型企業發行了短期融資券,為中小企業逐步提高信用等級、經營業績進而成功發行短期融資券起到了指標性的示范作用。雖然中小企業目前債券融資遇到了一些阻力,但如果中小企業能根據自身規模效益、經營情況和市場動向,科學地開辟一條符合自身需求的短期融資券發行路徑,同時不斷完善短期融資券市場,那么短期融資券市場將真正并有效服務于中小企業。
(一)加大相關政策與知識的宣傳,為短期融資券市場的發展奠定基礎
目前在市等很多地區短期融資券還是一個新鮮的事物,中國人民銀行作為短期融資券市場的管理機構,應加強對企業、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工商等相關經濟管理部門的政策宣傳,可聯合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企業開展短期融資券發行的知識和事務開展宣傳和培訓,加強對企業的指導,使相關政策真正落到實處,使企業盡快掌握在金融市場上發行短期融資券以及其他直接融資的操作規程和有關要求,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融資能力,從而為短期融資券市場的發展清除障礙。
(二)建立多樣化的短期融資券市場
考慮到企業規模、實力不一,企業短期融資券的風險與收益也肯定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建議建立多樣化的短期融資券市場,降低門檻,讓大中小不同類型的企業都有機會進入市場,有相應的融資渠道。但必須嚴格強調市場交易規則。通過市場行為的選擇,強化企業的競爭力。
(三)市場化定價,捆綁銷售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
相對而言,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風險較大。建議對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市場化定價,以高收益率吸引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進場是解決投資需求的有效方式之一。由于銀行、基金等機構的投資偏好都是保守型,可以通過將中小企短期融資券放進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理財計劃投資組合中,賣給風險偏好型的投資者。這樣做不但可以規避流動性風險,還可以通過組合分散違約風險。
(四)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建設
中小企業可借助信用增級來達到發債的信用要求。如通過抵押土地、一部分資產等,或引入地方政府為扶持地方中小企業而安排的擔保機制。但是由于地方評級的市場認可度不高,再加上為民營企業擔保成本偏高,作為承銷商的商業銀行銷售壓力不言而喻。對此,為降低發行方在市場上違約風險,承銷商可以采用一次注冊、分期發行的方式,在第一期融資券發行兌付完成后再安排第二期發行,或者通過觀察第一期融資券發行期間企業情況,再確定是否繼續發行剩余債券。
(五)加快培育短期融資券市場主體的競爭實力
作為短期融資券市場的主體,各企業要加強“修煉內功”。中小企業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強化內部管理,提高經營效益,力爭做大做強;同時,企業也應要求企業內部關鍵性員工盡快學習掌握現代金融知識,特別是短期融資券等直接融資實務,拓寬融資渠道。
四,市場培育與市場風險問題
(一) 中國正處于經濟轉軌過程中,金融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要培育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沒有的、為市場經濟服務的機構,要建立相應的法規體系。金融市場發展要面對大量機構成長不到位的難題:比如,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自身的成長不足,機構投資者的成長是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和金融產品發展的必要環節;再比如,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和評級機構的發展,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需要將自身培育和對外開放相結合;還比如,破產法的演進和執法問題,需要立法、司法、行政方面改革,沒有好的破產法和破產程序,就意味著差的信貸環境和偏高的不良貸款水平;此外,金融風險管理的市場缺失,風險轉移、規避和定價的市場機制不完善。
(二) 對于短期融資券的風險,應該靜態地分析還是應該動態地比較有的觀點認為,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有信用風險,其信用風險比國債、政策性金融債要大,允許這樣的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短期融資券可能會影響銀行間市場的平穩運行。
關于市場培育與市場風險的關系有一個辯證認識的問題。有人說目前我們的市場主體不成熟,識別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差,現在大力發展市場,風險太大。但如果我們反問,為什么市場主體不成熟?反觀金融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