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新蘇企業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一個經濟后進城市,中型企業只有12家,其余都為小企業。實力薄弱是制約市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也是中小企業貸款難的瓶頸。近年來由于上市公司顯現大量的不良貸款,被金融機構定位為“金融高風險區”,轄內商業銀行的公司貸款權限上收,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愈加突出。在這種環境下,市農村信用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取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努力創新,大膽扶持轄區中小企業擴大發展生產。其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方面的具體做法值得借鑒。
一、市農村信用社的主要做法
1.轉變觀念,做好思想動員及業務培訓工作。
為深入貫徹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政策精神,市農聯社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全轄信貸工作會議,及時傳達學習上級支持中小企業服務工作的精神、領導講話,從銀行業調整發展戰略、落實宏觀調控要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認真學習領會,使員工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貸款不是政策性貸款,也不是扶貧貸款,而是銀行調整經營發展戰略、改善信貸結構、提高風險管控能力和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信用社社發展壯大的需要;同時,為了搞好中小企業信貸服務工作,2013年以來,先后組織了兩次信貸業務培訓工作,使信貸人員提高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質量、水平。從思想上、行動上為中小企業信貸服務工作的奠定了基礎。
2.在加強調查、了解基礎上,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努力創新,大膽扶持轄區中小企業。
隨著市的經濟發展,各類從事農村產品加工(含水產品加工)、飼料、制藥和建筑材料生產的民營企業發展越來越快,規模不斷擴大,中小企業遇到項目資金或生產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貸款營銷機遇和風險逐步加大。為做好支持中小企業信貸服務工作,防范信貸風險,市農村信用社對轄區小企業展開深入調查,在充分掌握企業的經營效益、資產負債以及信用狀況的條件下,更新觀念,積極創新,大膽進行擇優扶持,積極支持企業,解決其生產資金不足、規模擴展等問題。同時狠抓管理,做到即規避信貸經營風險,又促進企業發展壯大,實現銀企雙贏局面。
3.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貸款“六項機制”。
一是進一步完善利率風險定價機制。按2007年3月份自治區農聯社制定《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參考模板》,認真指導全市信用社開展貸款利率定價工作。按照風險定價原則,綜合考慮成本、風險和利潤等因素,進一步完善利率風險定價機制,對中小企業貸款執行差別利率,對產品有市場,經營效益穩定,信譽良好,與信用社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優質中小企業,實行優惠利率,對經營風險大的中小企業,適當提高利率水平,改變信用社對同一行業貸款業務實行統一上浮幅度的利率定價辦法。
二是建立獨立核算機制。為了切實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自治區農聯社確定計劃信貸部為專司中小企業貸款的職能部門,設立中小企業信貸管理辦公室,指導全區農村信用社開展小企業信貸工作。市農聯社確定計劃信貸科為專司小企業貸款的職能部門,指定兩名工作人員對中小企業貸款進行專門管理并單獨統計。
三是建立高效的貸款審批機制。為了提高中小企業貸款的效率,市農村信用社在認真執行各項貸款管理程序,講求信貸管理質量的前提下,注重提高審批效率。對中小企業貸款,要求基層社從受理客戶申請開始,對重點客戶貸款調查時間不超過二天,一般客戶調查時間不超過三天,市農村信用社貸款審批權限內的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從申請受理到答復客戶貸與不貸的時間原則上不超過七個工作日,對于已經建立穩定合作關系的守信客戶,實行綠色通道,加快審批工作效率。
四是建立小企業貸款業務發展正向激勵機制。按照自治區農聯社的指導意見,市農聯社根據信用社貸款業務發展的特點,并結合中小企業信貸的需求,逐步建立了正向激勵機制。按當年發放中小企業貸款戶數、金額、貸款到期收回率、不良貸款率、貸款收益率等進行綜合考評,對業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年度評先優先考慮,績效工資直接掛鉤,信貸審批適當放寬。而對小企業貸款業務發展緩慢、信貸效益低下或者中小企業不良貸款比例高的信用社,對主任、分管信貸副主任和有關信貸人員,取消當年評先資格,降低績效工資、并視情況給予減小信貸授權等處罰。
五是建立中小企業信貸人員長效培訓機制。2011年區、市兩級農聯社通過以會代訓和現場材料分析等方式輔導轄內信貸人員掌握中小企業信貸技術、營銷方法、操作技能、風險防范手段等,并選派信貸人員到自治區農聯社信貸部學習,提高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管理水平。
六是建立違約信息通報機制。結合人民銀行企業、個人征信系統建設,市農村信用社及時錄入中小企業貸款客戶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并按要求于季后3日內將中小企業貸款的違約情況上報辦事處和自治區聯社,披露違約信息,以有效防范中小企業信貸風險。
4.建立大額貸款分期、按期還本付息機制。
為了有效的防范信貸風險,市農村信用社根據實際企業情況,對大額貸款及期限較長的貸款,企業可分期、按期還本付息,以降低信貸風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開發多樣業務品種及服務方式。
當前,市農村信用社服務小企業的業務品種主要有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及固定資金貸款,貸款發放主要是以存單質押、產品質押及擔保等方式發放。自物權法實施后,北海市農村信用社已嘗試進行動產抵押、應收款項質押等信貸品種來服務于中小企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成效
2011年1-6月份北海市農村信用社累計發放中小企業貸款11615多萬元;貸款覆蓋面廣,先后支持了水產類、房地產類、高科技類、農業類等類型中小企業。一方面,農信社的貸款行為有效解決了部分中小企業生產資金不足、規模擴展等問題,使其產品有市場、經營有效益;另一方面,農信社的貸款行為還有效引導中小企業遵紀守法、創建良好的信譽。農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業貸款的做法,不僅為金融機構增加利潤收入,占據大量的市場份額;而且還有效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均衡產業結構。
三、基金融資鋒芒初露
對創業期中小企業而言,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開展股權融資則是上佳的融資捷徑。
今年3月初,省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率先在破土發芽。省政府設立省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注冊資本5億元,通過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引領作用,逐級放大、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創投領域,重點投資處于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創新。
一股創投、風投基金熱潮在大地上風生水起。把握長三角地區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試點城市的機遇,穩步放開股權投資市場,目前該市的股權投資企業已達20余家,注冊資本規模近20億元;
杭區政府首期出資200萬元,設立市首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吸引了超過30家的創投、風投基金“加盟”,總管理金額超過50億元;由省政府牽頭組建的天堂硅谷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到今年4月底,已成功發行13個創投基金,管理基金資產規模近30億元,投資項目28個……據統計,目前全省已登記注冊的各類創投企業達50多家,注冊資本64億元。
此外,證券投資基金、保險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基金融資也“蓄勢待發”。財通證券、商證券公司正在積極爭取設立證券投資基金,我省還著手與中國人保、中國人壽等大型保險機構合作建立保險基金,以期引入更多的保險資金。
債券信托多點開花
債券融資、信托融資、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中小企業融資觸角越伸越廣,融資渠道越拓越寬。
我省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債券融資,包括發行企業債、公司債、金融債、短期融資券等。據統計,目前,全省累計有14家企業發行了156億元短期融資券,18家企業發行企業債257億元。同時,商銀行還發行了額度為6.96億元的國內第一單中小企業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讓省內中小企業喜喝資產證券化的“頭口水”。
中小企業成長信托基金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又一條新途徑。中投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與政府合作,去年下半年以來先后設立了平湖秋月和寶石流霞兩只信托基金,政府投入引導基金2000萬元,帶動社會投資9000萬元,支持了49家中小企業的發展。最近,區政府又與信托機構合作,設立了信托計劃規模達6億元的中小企業債權信托基金。
融資租賃也成了中小企業喜愛的融資新方式。我省融資租賃發展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支持中小企業具有起點低、手段靈活等優勢。金融租賃公司一方面通過回租業務為中小企業提供啟動資金,另一方面,又為其提供設備租賃,支持企業技改和設備更新。華融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省內唯一一家從事融資租賃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僅2013年就為省內38家企業融資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