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昌霞
吳江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科技實力迅速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重視施工工程的整體質量。本文主要簡單分析泵送C60混凝土所需原材料,從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計算方式為切入點,探討如何有效控制施工工程整體質量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質量控制;施工工程;泵送;探討; C60混凝土
現階段,在實際施工工程中應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一般小于C50,而我國規范劃分混凝土最高強度等級是C60。目前,以混凝土 C30左右最為普遍。下文主要探討泵送C60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并重點探討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控制施工工程整體質量的具體措施,展開討論。
一、泵送C60混凝土原材料分析
從水泥、外加劑品種、強度、摻合料以及集料,分析C60 泵送混凝土所需原材料。其一,從材料品種分析:主要研究水泥凝結的時間長短,凈漿流動的速度情況以及水泥、混凝土坍落的高度是否穩定性良好等多個方面,研究人員經過對不同種品牌的反復實驗,可知該項組合相容性指標更突出,即高效減水劑 NNR 和“ 石井” 牌水泥。所以,施工工程常使用高效減水劑 NNR 和“ 石井” 牌水泥的組合,將摻量確定為 2%;②水泥強度:為了大幅度提升混凝土強度,需合理控制較高強度等級水泥和較小水灰比,因此,選用52.5Mpa或者 42.5Mpa 級水泥,主要源于其能配制強度等級>C80 的混凝土;③摻合料分析:磨細礦物摻合料的粒形、大小、細度、主要成分均和水泥存有一定的差異,需要相關研究人員合理摻合幾種材料,借助于高效減水劑,繼而最大程度充分發揮水泥漿微填充、置換、分散等各種效應,使保塑性能處于最佳值,最終確保混凝土的流動性大幅的提高,獲得比較好的可泵性。此外,以上改善高效減水劑、水泥之間的相容性,有助于兩者相輔相成,其基本前提為低水膠比。文中C60 泵送混凝土正因水膠比較低,從而能夠使“超迭效應”得到充分發揮。繼而本次配合比設計,可見圖表1;④集料分析:一般而言,只要混凝土強度等級
二、探究施工工程泵送C60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
(一)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嚴格依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強度標準差選用60MPa,保證率95%,繼而混凝土配制強度71.8MPa。外加劑摻量2.6%、超細礦粉取代水泥率10%、I級粉煤灰取代水泥率5%、水灰比調整1%進行適配,混凝土配合比詳見下表2,適配結果見表3。依據結果可知水灰比坍落度及1小時坍落度損失、可泵性、擴展度均符合工程實際施工,針對超過C60混凝土配合比,需重復試驗大于6次,平均值不能比配制度低。
表2
表3
(二)簡析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式
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式需參考我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混凝土結構工程及驗收規范》有關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法,具體包括兩方面,其一:試驗室配制強度可根據下列公式進行合理計算。
其二,確定水灰比,常選用0.34、0.37以及0.41水灰比進行試拌,從而保證其最優值。一般基準水膠比為0.30。其三,用水量計算:嚴格依據石料粒徑以及高效減水劑減水率、摻合量,普遍坍落度是75毫米至90毫米,用水量處在145-160 kg/m3。如果坍落度處于170-200毫米之內,則控制于160-170 kg/m3之內。其四,砂率:當坍落度處于170-200毫米范圍內,砂率應控制在0.30至0.33之內;當坍落度處于75-90毫米范圍內,砂率應控制在0.24至0.27之內。
三、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質量水平的控制分析
(一)材料控制
從材料控制分析,重視材料選擇,①砂:控制細度模數2.9至3.2,含泥量<2%,泥塊量<0.5%等多項參考指標,均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以大幅度提高C60泵送混凝土整體施工質量水平;②水泥:水泥質量必須穩定,以控制其3d為主,當水泥強度遠遠低于統計值的時候,必須合理調整其混凝土配合比率,做好供方取樣,經檢驗合格之后才能使用,從而保證其強度達到標準;③外加劑:必須每批逐一檢驗,重點檢查其溶度等指標,注意產前應該把生產備料進行相應的試驗,密切觀察其材料差異,找出差異因素并及時解決;④粉煤灰:未來確保混凝土的整體質量,需重視粉煤灰的摻合量,符合標準才能投入使用,應控制45μm篩余<百分之十,用水量比小于95%等均不能超出I級粉煤灰技術要求并充分檢驗。
(二)嚴格控制運輸關流程與施工澆筑、振搗
在運輸混凝土前,運輸人員應當重點分析解決坍落度損失原因,提升施工現場與攪拌站配合度,以便在運輸混凝土的過程中,裝載車需以緩慢的速度轉動,以免離析事件發生。運輸車到達現場后,泵送前期必須加快滾筒,從而攪拌均勻,才能卸料入泵。然而,一旦坍落度低于180毫米,則適當增加高效減水劑并以較快的速度轉動2分鐘以后才能卸料入泵。此外,在施工澆筑、振搗方面,必須依據施工工程實際特點、環境與條件,合理制定相應的澆筑方案,同時,必須妥善完成技術交底工作,注意加強振搗工作,避免漏振、欠振、過振不良事件發生,混凝土振搗運作中,施工人員需遵循慢拔快插的基本原則,在振搗混凝土的時候,密切觀察并依據相關判斷標準進行正確施工,例如分析混凝土的表面是否依然有冒泡情況發生,以及混凝土沉落、呈現浮漿等現象。
(三)性能檢驗與養護控制
在性能檢驗方面,澆筑時,相關施工檢驗人員應該制作相同條件養護以及標準養護試塊,重視驗收工作(供拆模及結構實體強度)。澆筑施工全面完成后,還需及時養護,注意泵送混凝土比常規混凝土更應全方面養護,由于該膠凝用量較大,因此,坍落大等容易發生干縮裂縫現象。設計人員必須加強早期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不斷完善相關制度,確保一定的養護時間。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泵送C60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面,需保證每項流程符合相關規范,積極選用優質I級粉煤灰以及高效減水劑,優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可泵性。此外,在生產、應用中,需層層嚴格把關,加強全方面質量檢驗工作,確保泵送施工順利完成并大幅度提升整體工程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危加陽.C6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3,39 (6):242-256.
[2]陳連發,陳悅,陸洋等.C60超高層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5,03(3):27-31.
[3]陳世華.高強度泵送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9(19) :27-30.
[4]王力.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質量的控制[J].大陸橋視野(下半月),2011,10 (10):116-119.
[5]林少波.淺談泵送混凝土質量問題及控制[J].中國科技博覽,2011,29 (2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