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平
聊城市市政設施養護所 山東聊城 252000
摘要:市政橋梁的施工質量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必須采取有力的技術措施提高市政橋梁的施工質量。本文即結合具體工程案例詳細闡述了市政橋梁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相關要點。
關鍵詞:市政橋梁;鉆孔灌注樁;鋼筋籠;混凝土;孔壁坍塌
一、鉆孔灌注樁的相關概述
關于鉆孔灌注樁,其主要在機械鉆孔的基礎上進行混凝土澆筑,以此形成圓柱形樁。其應用優勢在近年來無論從理論或實踐等方面都得以驗證,將以往鉆井中存在的技術性問題如多孔壁樁、地層過于松散或樁底沉渣難以有效控制等。從其優勢特征上看,具體表現為:
第一,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現階段鉆孔灌注樁施工既適用于陸地,也可在水域中開展,如典型的橋梁施工。而且施工中樁直徑可控制在 0.3 m~0.6 m,也可保持2m~4m。
第二,承載能力較強。鉆孔灌注樁在結構方面,可根據實際施工要求進行尺寸的選擇、樁徑與長度的控制,有利于樁柱承載力的提高。
第三,成本較低。相比傳統施工中應用的預制樁,鉆孔灌注樁在木材、鋼材等材料用量上大幅度減少,只需保證做好混凝土與鋼筋用量的使用便可達到節約施工成本的目的。
第四,具有綠色環保特征。鉆孔灌注樁應用下解決傳統預制樁應用中引發的
如電纜破壞、水管爆裂等,避免對供電供水排污產生影響。
綜合來看,其無論從施工理念或施工技術都可滿足現代市政橋梁工程施工要求。
二、工程概況
某市政橋梁工程的總長度為 373.3 米,總寬度為 15.2 米,其具有雙向 2 車道。橋梁工程位于市區人口密集區域,且具有較多的周圍建筑。為了減少工程施工中的振動對周圍建筑和環境的影響,選擇噪音小、振動小、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的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進行施工。
三、市政橋梁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一)泥漿制備與埋設護筒工序
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市政橋梁施工中的應用首先需做好泥漿制備工作。一旦出現泥漿用量不足或配比不合理都將導致樁底沉渣難以上浮等情況,無法保證地基與樁間的可靠連接。因此,在實際制備中應注意泥漿在構成上多以粘土、水與相關添加劑為主。以其中粘土為例,可在配制中采取打碎粘土的措施,使攪拌時間得以減少,或直接引入膨脹土使泥漿得以制備。且需注意若禁止對泥漿采取清水置換的方式,確保其在粘度、比重等都滿足施工要求,才可為鉆孔灌注樁質量提
供保障。
另外,在護筒埋設方面,與樁徑相比,其內徑應超出20cm~40cm。且將溢漿口設置于護筒上端,并使加勁肋設置于上中下三個位置,有利于提高護筒埋設的穩定性。從目前大多施工實踐中也可發現,在埋設階段,應使護筒中心線重合于樁中心線,盡可能控制在 50 mm 的偏差內。完成埋設工作后便需做好回填夯實工作。需注意若市政橋梁工程涉及水上項目,需使護筒在高度上超出水面
1m~2m。
(二)鉆孔施工
鉆孔施工是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在進行鉆孔施工前要在鉆孔的一端安裝鉆孔機,并對其進行加固處理。這是為了避免鉆機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位移和沉降。如果施工過程中鉆機位移或沉降要立即進行校正。在鉆孔施工開始后,鉆孔方式要盡可能具有較小的沖程和較慢的速度,這是為了避免護筒和鉆機出現碰撞,并使用豎直方向進行初開鉆孔。如果在進行鉆孔時遇到了卵石,則可以加大鉆孔方式的沖程。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要避免發生空錘和大松繩。如果出現了表面不平整的漂石,則可以先將其用粘土或小石片進行填平,再繼續鉆孔。采用分班連續作業的方式進行鉆孔施工,并對鉆孔過程中的信息和地質變化進行及時的記錄。當鉆進量達到3 米后,就要對傾斜度進行及時的測試,并調整傾斜度。如果進行群樁施工,還要控制打樁的順序,這是由于打樁的速度和質量都會受到打樁順序的影響。一般的打樁順序是從一側向單一方向打樁、從中間向兩個對稱方向打樁、從中間向四周打樁。要以施工現象情況為依據選擇打樁順序,并使打樁施工的效率提高。
(三)清孔施工
在進行清孔之前要對孔的深度和孔徑進行檢查,再進行清孔施工。具體的清孔方法有空壓機噴射、換漿、抽漿、掏渣和砂漿置換。在進行清孔時要對孔內的水頭進行控制,并將孔底的泥漿提取出來進行性能質量試驗,確保其能夠符合各項性能指標。
(四)制作和吊裝鋼筋籠
采取分段制作的方式制作長骨架,以吊裝條件和運輸條件決定分段的長度。制作和吊裝后的鋼筋籠高度其骨架底面的高程的差距不超過45 毫米,骨架頂端高程的差距不超過 15 毫米,骨架保護層厚度的差距不超過 15 毫米。
鋼筋籠的有效控制關鍵在于其制作與吊裝工序等方面。實際制作過程中對于鋼筋骨架可采取分節制作的方式,結合吊裝、運輸等要求進行分節長度的確定。為避免鋼筋籠應用中出現變形問題,需使其接頭保持錯開,并將墊塊設置于骨架外側。墊塊引入后需對其數量與間距進行控制,一般橫向墊塊的分布往往在四個以上,而間距豎向控制在 2 m。另外,在鋼筋籠吊裝方面,主要需考慮其是否可能發生碰撞孔壁問題,可根據樁基礎重心對鋼筋籠吊裝進行控制。
(五)混凝土灌注
施工前先要灌注汽車泵送混凝土,特別是要控制首灌混凝土的質量,以控制樁的質量。一旦開始首灌就不能中段,要進行連續的灌注。當混凝土到達施工現場后對首灌混凝土的量進行計算,再在漏斗中放置混凝土開始灌注,并將漏斗的閥門打開,提高混凝土落下的沖力,使套筒內的水在壓力的作用下全部壓出,使其能夠順利封底。完成首灌后可以適當調節施工環境和施工設備,但不要出現長時間的施工停滯。灌注施工要在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內完成,埋管深度一般為3 至 6米之間。避免混凝土接觸水而離析,影響施工質量。
(六)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下常見問題的處理措施
1、孔壁坍塌與處理措施
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因存在護壁泥漿比重不足、護筒埋設或成孔速度不合理等問題,很容易造成孔壁的坍塌。對此在實際施工中應注意做好泥漿質量的控制工作,使其在膠體率方面滿足鉆孔施工要求。針對市政橋梁施工,若涉及地下水位變化問題,可采取護筒升高措施。而對于成孔速度控制方面,主要需考慮區域實際地質狀況。若發生孔壁坍塌問題,施工單位需及時進行坍落位置的確定,采取坍孔回填措施,可針對坍孔實際情況選擇部分回填或全部回填,但需保證回填物的密實程度。
2、孔樁偏斜與吊腳樁問題的處理措施
一般孔樁偏斜的產生多因施工中鉆桿發生偏離情況,如障礙物的存在或地面不平整而導致鉆頭偏位、底座傾斜等。實際處理過程中應做好鉆機位置的調整工作,確保根據底座使鉆盤與其保持水平,若在鉆孔中發現存有軟硬土層應從鉆井速度著手,適時調整鉆頭與鉆桿,保證其不偏離中心線。另外,關于吊腳樁問題,
是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的常見問題,導致其產生的原因主要體現在清孔工作使孔內泥漿比重減小,由此發生孔壁坍塌情況?;蛟阡摻罨\吊裝中出現碰撞孔壁現象,也易出現吊腳樁問題。因此在解決該問題時主要從清孔與鋼筋籠的安放兩方面著手,可在清孔后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并對鋼筋籠的安放進行合理控制,這樣才能使整體施工質量得以保障。
結語
綜上,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市政橋梁施工中非常常用,其具有對周圍環境影響小、噪音小、振動小等優點。為了保障和提高市政橋梁的施工質量,必須不斷總結施工經驗,認真做好每一個鉆孔灌注樁施工的工序,保障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質量,將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徐銀萍,嚴俊,楊巍.高速公路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研究[J].門窗.2014(12)
[2]武曉勇.高速公路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技術初探[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11)
[3]王道春,趙瑞年,張智先.淺析鉆孔灌注樁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東方企業文化.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