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瑋琪
嘉興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浙江嘉興 314000
摘要:本文主要主要是結合筆者在工作中的經驗,對控制施工準備和鉆孔的過程,以及控制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進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在公路和城市橋梁等的建設過程中,鉆孔灌注樁是施工單位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其使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鉆孔灌注樁是一種隱蔽性較高的水下工程,正常情況下無法對其施工的質量和效果進行直接地觀察。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較為簡便,所以對施工中的各個環節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對整個樁的質量造成影響,一旦其中的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那么解決的過程就會相當的復雜,這樣一來極有可能會對工程的工期和投資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控制好各個環節的質量,能有效地提升樁基的質量。
一、控制施工準備和鉆孔的過程
1.施工前的場地準備
施工之前應先對場地進行處理,讓場地保持平整,方便鉆機的安裝,確保鉆孔工作可以正常進行。確定場地的平整性后,將樁位放置好,把鋼釬插在放置好的樁位上,然后澆上混凝土進行加固,且設置適當的護樁在樁的周圍。
2.控制護筒的埋設
護筒的埋設有很多作用,除可以對位置進行固定外,還能將地面水隔開,在鉆機的內部讓水頭形成一定的高度,讓孔內的靜水壓力得到增強,以達到孔壁穩定的效果,讓鉆孔里的泥漿保持其表面高程,避免出現坍孔情況。如果遇到施工現場的水位較深的情況,可以運用鋼護筒,鋼護筒的直徑要比設計的樁徑大21~40 cm,埋入土中的深度要深于1.5 m,比水面或者施工的水位高出1.4~2.0 m,比地面高200 mm,護筒的中心要和樁位接近重合,其誤差必須小于10 mm,通過監理檢查核實后,可以在其周邊進行嵌固填土。如果某個樁基護筒出現砂層或淤泥層的問題時,用部分粘土填筑,且進行密實夯填,避免回填不夠嚴實而造成漏水問題。
3.安裝鉆機的控制
將鉆機安裝在相應的操作平臺上之后,對鉆機各個方向位置進行檢查,查看其是否安裝準確,確保其各個方向都處在同一水平線上,讓鉆機的鉆頭中心和鉆孔的中心達成一致,鉆頭直徑的大小需與本樁孔的技術要求相符。
4.對鉆孔的過程進行控制
鉆孔操作過程中泥漿護壁是非常關健的一項工藝,尤其是在對流砂覆蓋層進行鉆孔樁時更加重要。進行初鉆時,要對鉆孔的速度進行合理地控制,并對鉆機水平位置的情況進行檢查,當鉆到一定深度時進行渣樣撈取,依據撈取出來的泥渣,判定地質的情況和設計時提供的資料是否相符;并結合實際情況,定時對泥漿的濃度和用量進行調整;注意調整水頭,鉆孔泥漿應時刻保持在高于孔外水位與地下水位的1~1.5 m。鉆孔進行時,對鉆孔的整個過程中進行如實的記錄,盡量降低停鉆的時間與次數,在被必須要停機的情況下,需把鉆頭提到孔外,避免沉渣的時間過長,造成鉆頭卡死等事故。
5.對成孔的質量進行控制
為鉆孔的質量得到保障,成孔孔位的中心誤差必須小于10 cm,孔位、孔徑的傾斜程度誤差小于孔深的l%。運用的籠式檢孔器,其高度需是鉆孔直徑的5 倍,鉆頭和外徑有相同的直徑,并且由鋼筋制成。利用片石進行壓重后,實施下沉的檢查,如果下沉不能順利進到設計的標高,證明孔深、孔徑都不夠或者孔位發生偏斜,需回填重新再鉆,讓成孔的質量得到保證。如果在鉆孔中碰到特別大的孤石、傾斜巖層、探頭石及粒徑較為懸殊的砂卵石層情況,鉆頭的受阻力不均勻,鉆孔就會彎曲,從而對鋼筋籠吊裝還有樁的質量造成影響。因此應該將粘土回填、待砂卵石到彎孔的1 m 以上時進行片石的內回填,等沉積之后,用低沖程方式進行偏差糾正,這時不能直接用擊鉆頭進修孔,避免造成卡鉆和坍孔。遇到松散的粉砂土和流砂淤泥層時,應選擇取密度相對較大的泥漿或者放入體積較小的片石,用低沖程將片石沖入孔壁內,防止坍孔。鉆頭的直徑磨耗到1.5 cm 時,及時進行更換和修補,防止縮孔問題的發生;鉆孔應該一次完成,避免中間停頓。
6.對清孔的程度進行控制
確認樁的長度、直徑及垂直度都沒有問題時,需對成孔進行及時清理,以及需孔內的沉渣與沉淀層清除,降低孔底沉淀的厚度,避免樁底沉淀層過厚,而對樁基的承載能力造成影響。清孔主要分為兩步:成孔完成后,讓鉆桿在孔中旋轉,以供漿進行孔底沖洗和排渣,讓沉渣的厚度與規范要求相符;在鋼筋籠與導管進放后,在導管口注入高壓泥漿清理成孔,讓沉渣厚度與設計要求相符。清孔必須的要抓住時間,時間過長,沉淀的厚度就會越厚,容易造成坍孔。
7.對制作、下放鋼筋籠骨架的控制
按照設計的要求對鋼筋籠進行制作,施工中應確保其除銹、整直,依照骨架長度,主筋盡量使用完整的鋼筋。每節鋼筋籠的搭接都需要符合要求的長度、電焊的長度、寬度與厚度。清孔完成后,及時放下鋼筋籠,避免時間隔得太久而讓沉渣超過規定的厚度。鋼筋籠骨架的垂直度偏差須小于鋼筋籠長度的1%。使用整體或分段吊放的方法,將所有的接頭焊接順直,并與孔位對準,進行混凝土灌注,灌注完成后,將固定設施從鋼筋籠中撤出,讓鋼筋籠和混凝土同時收縮。
二、控制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1.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鉆孔灌注樁進行水下混凝土澆筑時,是不對其進行振搗的,需讓混凝土自行沿著導管流入孔內,因此,混凝土的攪拌要求就更加嚴格。在選擇水泥的品種時,確保其有較好的保水性,細骨料要選擇用中砂,粗骨料應運用5~40 岫的連續級配卵石。控制坍落度在18~22 cm,砂率在40%以上、45%以內,水灰比例應是0.4~0.7。對運用的水泥和砂石料進行配合試驗,其配制的強度比設計要求高出15%,仔細觀察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壓的強度以及凝結的時間,依據試驗確定外加劑的摻量,混凝土水泥用量需高3 000 L/m3,凝結的時間為2 h。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需對灌注情況進行記錄,每個樁做2 組試件,并對其進行良好地養護,以對混凝土的強度進行評定。
2.控制首批混凝土的澆筑
進行混凝土灌注之前,需先將隔水栓放入導管,并用鐵絲將其吊在水面上方。然后往導管內注入混凝土和水泥砂漿,在料斗與導管內的首批混凝土儲量滿足相應的要求時,才可以將鐵絲剪斷,讓首批混凝土進入孔底,并淹沒導管孔口,以便隔水層的形成。隔水栓需要被導管中的混凝土壓到導管外,以確保混凝土在沒有的導管內恢復原狀,直達孔底。之后混凝土便可通過導管,進入到首批混凝土的下方,將首批進入的混凝土與上面的泥漿向上托升,慢慢地讓混凝土將樁孔填滿。
三、結語
總之,對橋梁鉆孔灌注樁的施工過程進行合理地控制非常重要,要仔細對圖紙設計和有關的施工、驗收規定進行分析,對地質與灌注樁等方面的資料進行核查,再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進歸納和總結,針對一些潛在性問題,制定有效的施工質量規范和防范的措施,嚴格依照規范進行施工操作,以便對施工的質量進行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趙子愛.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控制要點分析[J].價值工程,2014,16(17):138.
[2]袁穩,周紅陽,張阿丹.對高速公路橋基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控制措施的探討[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3,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