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江 周理波 褚曉淮
浙江新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5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砼構件滲漏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出現砼構件滲透的問題之后如果不能及時準確的處理,將會使得地下室的正常功能和安全性等方面受到影響,本文在地下室砼結構混凝土在施工設計和施工過程的不同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提出了地下室砼構件滲漏的處理對策。
關鍵詞:建筑工程;地下室砼構件;滲漏;對策
引言
我國城市化的腳步在不斷的加快,各式各樣的樓層建筑拔地而起,為了增加城市用地的使用率,人們通常會建立相應的地下室,但是在地下室建筑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砼結構滲漏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會對地下室的功能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帶來影響,通過對地下室的總體項目過程的分析,能夠在設計、施工、材料以及管理等方面找到問題,本文針對這些方面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筑工程地下室砼構件滲漏的處理措施。
一、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建筑工程地下室砼結構滲漏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結構產生的裂縫,而大多數的混凝土裂縫無論是在寬度、長度還是分布上都是屬于收縮裂縫。出現收縮裂縫的主要原因是熱脹冷縮的問題,混凝土在建成之后會經歷硬化的過程中,混凝土內部的水泥灰發生水化熱,這就使得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提高,而混凝土外部在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下會溫度降低,在這種出現內外部溫度差過大的情況下,就會使得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而外部出現拉應力,在兩個反作用力的影響之下,使得混凝土出現裂縫,為了防止出現砼結構的滲漏,需要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與寬度進行控制。
首先應該設置伸縮縫,根據相關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定,新澆筑的鋼筋混凝土墻體伸縮縫的最大寬度應該在20米到30米之間設置伸縮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一般選擇埋在土中或者是室內,也就是最大寬度的30米。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很難對墻體完成之后的快速回填和蓋頂,所以在實際的工程建筑中會采用最大伸縮縫間距為20 米。
其次就是應該在后澆帶和膨脹加強帶上進行控制,在建筑工程中,通過對后澆帶的控制能夠對混凝土結構的裂縫進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在進行后澆帶的清理等操作會增加混凝土施工的難度,甚至會影響施工的質量,對此可以利用膨脹加強帶來進行連續的澆筑,這樣能夠使得收縮應力較大的地方能夠利用相應的膨脹來對混凝土的收縮進行補償。
還有就是應該加強水平鋼筋的配置,通過減少水平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減小防裂鋼筋之間的間距以及增加配筋的強度等方面的操作來進行處理。
最后可以在混凝土的加工過程中增加適當的外加劑或者摻合料,利用膨脹劑可以對混凝土的收縮應力進行補償,通過摻加一定的纖維等等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從而能夠對混凝土的裂縫的產生進行抑制。
二、混凝土混合比的控制
(一)原材料的合理選用
首先在水泥方面,選用的水泥在水化熱和鋁酸三鈣的含量等方面應該較低,但是在強度等級上應該高于32.5兆帕之上。其次在砂石的選擇上,應該控制沙粒的潔凈程度,嚴格控制砂石中泥土的含量,保證石子的級配能夠連續、良好,粒徑應該符合要求,盡量選擇含泥量不大于百分之一的碎石或者卵石。而在外加劑和摻合料上,通過減水劑能夠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上進行改善,還能夠減少水灰比,減少用水量,這樣就能夠減少由水而引起裂縫和空隙,再加上一定數量的粉煤灰和硅粉等摻合料能夠減少水泥的用量,在水化熱方面上降低,從而能夠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進行控制。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
塌落度應該根據地下室部位和施工工藝的不同進行選擇,同時,為了保證拌合物在和易性上的要求,應該在水泥、外加劑和摻合料上進行嚴格的控制,通過對現場情況的了解,不斷的進行試配,并且最好試配的等級要比設計的要求高一級。另外,因為水灰比過大的情況會增大混凝土的收縮率,降低混凝土的抗滲性,在相關的要求下進行計算,需要將水灰比控制在0.55以下。通過實驗室來對配合比進行選定,并對各項參數進行優化,不斷的進行混凝土的試拌,確保混凝土實踐的檢測強度和抗滲性。
三、施工工藝的控制
在模板方面,保證模板表面的平整性,保證拼縫的嚴密性,控制模板的吸濕性,并通過一定的措施來進行支撐和牢固,一旦出現模板的變形或者漏漿,很容易出現滲漏的情況。
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應該對拌合物的自由落差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能夠防止混凝土產生的離析和分層。雖然澆筑可以分層分段進行,但是應該對層與層、段與段之間的澆筑時間進行控制,保證在上一層段混凝土初凝時間之前進行澆筑,減少施工縫的出現。
在進行混凝土振搗的過程中,一般采用機械來進行全面細致的振搗,通過對下料和振搗順序的控制來防止漏振和欠振情況的發生。在已澆筑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再一層的下料,振搗的時候應該將振動棒插入已澆筑混凝土表面之下5到10cm,這樣能夠保證連接處混凝土的質量。最后應該對振搗的時間進行控制,振搗的標準應該是混凝土表面泛漿并且無氣泡,防止出現欠振和超振的發生。
另外應該加強度混凝土的養護,通過對混凝土的養護能夠防止混凝土內部水分的快速蒸發,有效的保證水泥的完全水化,從而減少混凝土內部毛細管網的連通,進而不斷的發生滲水通道和裂紋,降低混凝土的抗滲性。
四、細部構造的處理
在施工縫、變形縫以及后澆帶方面,外墻的施工縫應該設置在比底板高出三十cm的外壁上,對于地下室中留置的施工縫應該采取相應的止水措施來進行控制;施工結構的變形縫的處理上一般采用橡膠止水帶來進行處理,這樣能夠減少沉降產生的變形應力;在后澆帶上應該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進行施工。
對于貫穿墻體、底板以及圍護結構等位置的鐵件,應該增加相應的止水環,從而能夠減少水分通過鐵件的滲透,并能增加滲水的路徑,從而減少滲水的壓力,進而對混凝土的滲漏進行控制。
對于穿墻管道,穿墻管道能夠在熱力、電力、給排水等方面的提供一定的便利,對此應該和穿墻鐵件一樣,通過一定的防水措施來對穿墻管線進行處理,通常會采用預埋管道的手段來進行處理。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地下室砼結構滲漏的現象出現的幾率不低,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對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證混凝土的抗滲性,保證地下室原有的功能,保證人民的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劉覓.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細部滲漏成因與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15,12:190-191.
[2]李淮.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滲漏的原因及防治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3:221.
[3]潘連鵬.地下室滲漏成因與防治[J].民營科技,2012,06:320+202.
[4]朱祥.地下室滲漏防治及處理探討[J].甘肅科技,2009,02:136-137.
[5]胡振杰,曹宇成.小議地下室滲漏的成因與防治[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01:106.
[6]蔣小少.關于地下室外墻滲漏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4: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