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建軍
蘇州中材建設有限公司 江蘇蘇州 215300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規模的擴大和人們用電設備的增多,因此目前我國的用電量也在不斷增加,為了保障人們對電力使用的安全性很多穩定性,則電力企業需要注重提高供電質量,并需要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因此電力企業應該注重對降低線損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紹了配電網線損管理中的電力自動化系統,并針對配斷網線損管理中電力自動化系統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以期促進我國電力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配電網線損管理;電力自動化系統;數據采集
隨著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目前我國用電規模越來越大,從而為電力企業帶來了一定的運行壓力,同時也能夠推動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為了能夠使電力企業提供供電質量和經濟效益,則其需要注重降低線損。線損是衡量電力企業工作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其能夠有效反映電力企業的電力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目前如何緩解線損問題,提供供電效率是電力企業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一、配電網線損管理中電力自動化系統的概述
隨著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電力企業還注重提高供電效益,而線損作為反映電力企業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通過對其的分析,還能夠了解到電網的結構、電力企業的技術能力及管理能力等,因此電力企業需要注重加強線損管理。電力企業想要實現降損節能,就需要注重對線損的理論計算,通過對線損的理論計算能夠有效實現電力系統自動化。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在電力系統的用用,其能夠起到緩解電力系統中的線損問題,并通過分析存在的問題,提供相應的解決措施。由于電力系統的復雜性,因此可以將其管理信息的體系劃分為若干個不同的子系統,主要分布在傳輸層、決策層等。另外需要注重數據的共享特性,同時需要其能夠實現信息統計和分析。另外配電網結構信息可以滿足設備信息的管理工作和合理計算作用。電力企業需要對電力系統中配電網進行信息的大量查詢和統計,根據電網分析計算的要求,需要配電網結構信息能夠滿足電力系統運行情況的全面反映。
二、配電網線損管理中電力自動化系統的應用
(一)線損分析系統架構
對于配電網線損的系統結構,需要滿足其操作便捷性和管理要求,其中自動控制系統主要運用監視控制和數據采集系統實現。線損的系統主要包括進線監視功能、變電所自動化功能、系統數據分析功能等。對于系統中的進線監視功能,其主要是對進線變電站中中的母線電壓、無功功率及電量等進行監視。對于系統中的饋線自動化功能,主要是實現對饋線電壓、電流等監視,且能夠遠程完成合閘和分閘功能,即有效展現店里自動化控制。另外其還能夠對故障進行記錄,并能夠對發生故障的區段進行自動分析,分析完成后會對其中沒有故障的區域恢復供電。對于系統中的變壓器巡檢公布呢過,主要是實現對變壓器參數的監控。對于系統中的無功補償功能,主要是實現對補償電容器的進行投切。對于系統的數據分析功能,主要是利用計算機實現對數據的采集和處理,從而分析出故障位置,替代人工完成電力系統線損的分析。
(二)電力自動化系統功能分析
對于電力自動化系統的控制系統,主要采用某公司的軟件進行監控,從而實現對整個電力系統的監控,明確電力系統的線損情況。隨著監控軟件的研發,其能夠提供能加方便、簡單的操作方式,并能夠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從而更加清楚的分析出電力線路的線損。
(三)電力自動化系統數據采集
對于電力自動化系統數據采集,主要是利用全球地理信息系統、變電所電能量采集系統及實時監控系統等,實現數據的采集,采集功能是電力線損自動化系統的重要功能。對于系統中的全球地理信息系統,主要是將DB2數據庫作為信息基礎,并結合相關的空間數據管理系統,實現信息的綜合處理,從而起到檢測電力系統遠程事故的作用。全球地理信息系統能夠有效明確故障的地點,并會展現線路的詳細信息,其還能能夠實現對線路線損的有效分析,如果線路上的配變是專用變,則需要提供專用變的售電量,如果線路上的配變是公用變,則可以額讀取公用變的電量值。
(四)電力自動化系統數據處理
電力自動化系統數據的處理主要是利用采集系統和監測系統提供相應的數據,通過分析輸入電量和輸出電量的關系,從而實現對線損的計算。對于當前線路線損率,首先從售電量值明確當月的電量值,并根據采集系統讀取月初和月末的電量值,明確當月的供電量,最后利用自動掛數據處理功能,進行計算。
(五)電力自動化系統數據輸出
電力自動化系統數據輸出,主要是利用供電情況和售電情況,從而分析出供電量、售電量及線損波動等。其中需要對不同電壓等級的損耗進行分析,對變壓器臺區的損耗進行分析、對主網線路和配網線路的損耗進行分析,對母線電量平衡率進行分析。該系統主要是實現對線損的時間查詢,并根據需求,制作出線損率報表及集成。
(六)電力自動化系統數據安全
電力自動化線損管理系統要保證其網絡和數據的安全性。首先要注重明確用戶的身份,即必須要通過輸入正確的名稱和密碼,才能夠實現對系統的操作。不同的用戶只能進行相關權限的操作,不能夠越權進行操作。最普遍的操作功能是瀏覽作用。根據用戶功能的分類,可以將其分為操作用戶、超級用戶和維護用戶等,其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用戶名的改動和密碼的改動。對于電力自動化線損管理系統界面,主要包含系統設置、數據報表及報警功能等,由于不同的用戶具有不同的操作權限,因此只有操作人員用戶才能夠對參數進行更改,對于一些需要越權的操作,則需要經過上級的批準,才能夠進行操作。如果數據不能夠直觀反映參數的狀態,則可以通過原始參數設置,設定變量的原始值,從而更加直觀的了解參數的狀態。對于參數的設置,要確保每個變量的報警限,確保系統的安全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用電規模越來越大,為電力企業帶來了一定的運行壓力,為了保證電力企業能夠通過線損管理,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主要采用信息化系統掛歷,通過實時監控、動態管理等方式,實現自動識別、排除干擾等作用,有效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薛惠蕓.淺談配電網線損管理中電力自動化系統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0:150.
[2]吳磊.計量自動化系統在配電網線損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1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