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睿
江蘇愛濤文化產業有限公司 江蘇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博物館是展示具有收藏價值的物品的地方,具有游覽性和學術研究性,而功能不同的各個博物館區域對照明的要求也不同。本文主要根據視覺亮度在博物館中的應用來探討博物館的照明設計,分析門廳、展品展廳、藏品庫房、會議室區域的合理照明設計,以推動博物館照明設計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視覺亮度;博物館;照明設計
博物館是展示人類歷史遺產以及科技成果、文化成果等物品的機構,博物館內部空間根據功能不同而劃分為多個區域結構,如文物庫房、展覽廳、研究室、準備室等,這些空間區域對照明的要求并不相同。例如,展覽廳主要向參觀者展示歷史性、價值性的物品,因此,該空間照明需根據展廳的結構和突出展品的特點來進行設計,采用適宜的光影特色來體現出展品的觀賞性,突出展品的質感、色彩等特點。本文主要根據博物館不同空間對光度的需要來探討其照明設計,為博物館設計提供參考建議。
一、博物館門廳照明設計
博物館門廳通常比較開闊,光線較充足,且部分博物館為了突出本博物館的特色,通常會特別設計門廳的光照效果。一般情況下,博物館內部展廳的光度并不高,比較昏暗,而博物館門廳是參觀者進出博物館的必經之路,博物館外部亮度較高的自然光會與博物館展廳低光度形成較大的反差,如果光線驟然昏暗或明亮,可能會給參觀者帶來不良的體驗。因此,在門廳位置的光照需要良好的過度,讓參觀者可很好適應光度變化。
二、展品展廳的照明設計
(一)突出展品
展品展廳的設計需要綜合考慮陳列的風格和展覽主題。不同展廳的主題、展品和空間結構均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是由展廳的展覽目的來決定的,且展廳的櫥窗、墻面、立體櫥柜等物品均是展廳的一部分,其觀賞性直接影響著參觀者的感覺體驗。因此,在照明設計方面,光照應在維持背景與展品協調的基礎上,突出展品的特色。對此,可通過應用顯色性和光色均接近日光的人工光源來凸顯展品的自然色彩。從參觀者的視覺角度來看,除展品外的照明亮度應低于展品,避免展柜玻璃反射的光亮度過大而影響展品展示效果,且如果將柜內展品座架、陳列柜背景、頂板等物品表面反射光亮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則可有效提高展品的視覺效果。
在展廳的照明設計中,同樣需要限定柜內光照亮度,最大限度的降低光照度視覺的干擾程度。在博物館展廳中,如果光源線與陳列面的夾角<200°時,展品會出現陰影,而利用有斜線包圍的區域限制光源,則可降低該影響。因此,展廳照明設計應用注意調整光照強度以及光源線的散發方向,避免出現陰影而影響展覽效果。展柜中光源可通過展柜直接進入參觀者眼中,如果展品表面光滑而產生反射光,參觀者可能無法觀看參展品的真實形象,對此,展廳照明設計中,應增加遮光板等配置的應用,且應合理設置光源位置,盡量保證光源位置不在參觀者視線的正投影方向,防止產生正反射眩光。如圖1所示。
圖1 光源設置示意圖
(二)保護展品
博物館照明設計是一項系統性的專業工作,博物館照明設計師不經需要掌握處理燈光效果等專業知識,還需要學習博物館各類展品的特性,重點了解展品對光的敏感性,從而利用多種技術來進行光照處理,保證博物館照明設計合理。其中,保護展品則是照明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
博物館展廳展品對照明、輻射光、空氣中活動性氣體等物質比較敏感,對展廳內的光和熱的要求較高,因此,博物館照明設計中應優先考慮展品的保護,并在此基礎上考慮參觀者在參觀過程中的舒適度,減少不適宜照明所帶來的疲勞感。光可產生光化學和熱反應,而光照射的輻射能強度、輻射能的光譜特性、光照時間、被照物品材料對光的吸收可抵抗能力等因素是影響光化學反應的主要條件。例如,在展品中,壁紙、圖片、書籍、文獻、手稿、拓片、書法、中國畫、織繡品、棉麻等紡織品、絲、動植物標本、彩色皮革、彩塑彩繪陶俑等物品對光的敏感性較高,因此,其色溫不得超過2900k,照度應為501x,而不染色皮革、蛋清畫、油畫、骨器制品、竹器、木器、藤器、漆器等物品的色溫不得超過4000k,照度應為1501x,琺瑯、搪瓷、有色玻璃制品、寶石、玉石、琉璃器、瓷器、硯臺、畫像石、金器、銀器、銅器、青銅器等物品對光的敏感度顯著較低。根據道易定律,光源對被照射物體產生的影響,被照射物體的曝光時間與照度兩者之積是定值,曝光時間越小,對應的照度越小。因此,應限制對光敏感展品的曝光時間。光對展品的損害系數對數的函數與波長呈反比例關系,因此,紫外線以及短波可見光對展品的損害較大。在照明設計實踐中,所有的人工照明設備以及自然光照幾乎均存在一定的紫外光和短波可見光。因此,照明設計應對光線中的紫外線進行過濾。
光束是圓錐形,光束的尺寸直接決定著光照是否完全覆蓋被照射物品。所有的光束均存在一定的溢出光,光束的特性不同,其溢出光的量也不同。通常情況下,光束在照射被照物體時,其溢出光會照亮背景,使被照物體與背景之間的界限模糊,使被照物體的表現強度被減弱。光束聚焦后,光線集中于被照物體上,溢出光減少,背景與被照物品的界限清晰,從而使被照物品更為突出。因此,在博物館照明設計中,應合理控制光源投射光線的角度以及光源與被照射之間的距離,保證光束能夠完全覆蓋被照射物體,且能夠將被照射體從周圍的環境中凸顯出來。部分博物館展品的照明效果需要特殊處理。博物館展廳展品的形態可分為平面式和立體式,不同的結構形式對照明的要求也不同,且部分展品是永久參展,另有部分展品是臨時性參展,照明設計師可結合展品的特性,采用特殊的照明方法區別對待。
三、藏品庫房的燈光設計
藏品庫房主要放置不參加展覽的物品,這些物品對燈光的要求與展廳展品要求是相同的,因此,博物館燈光設計師應根據倉庫物品對光的敏感度等條件設計對應的照明。但是,庫房工作人員可能會進場進出庫房管理藏品,因此,庫房的光線不能太過昏暗。照明設計師可根據藏品的特性將庫房分成暗區和明亮區,將不可接受光線直射的物品放置在暗區,將不收燈光影響的物品放置在明亮區,以便于庫房工作人員工作。
四、會議室、研究室的燈光設計
會議室通常用管理層人員探討比較重大事件的地方,因此,該室的燈光不可過亮或過暗,而應盡量保證該會議室亮度適宜,且應選擇符合會議場所要求的比較柔和的燈光,以營造良好的室內環境。研究室是專家、學者做研究的地方,該研究室與其他區域不同,應保證光線充足,最好選擇與圖書館等地方燈光效果相近的照明設計方案,為研究學者提供良好的照明環境。
結束語
博物館照明設計并不是單純的亮度問題,其需要考慮光源對展品的影響以及光影效果。博物館照明設計需要根據展廳的結構、展品的性質、參觀者的視覺效果等方面綜合考慮照明設計,對此,博物館燈光照明設計師應在研究博物館各個部分照明需求的基礎上,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開展照明設計,從而達到保護、凸顯展品的特點,提高博物館的吸引力,從而發揮博物館真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璐.視覺特性下博物館空間光環境的應用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2]劉洋.博物館室內自然光環境設計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