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然
國網廣元供電公司
摘要:現在,各企業都已經非常重視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該方面的管理,如何更好地管理好企業的財務,防范存在的風險是當下最突出的問題。財務的管理也必須緊密結合企業的內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內控機制。健全的管理機制是財務管理的基礎,明確管理存在的問題,才能有效的防范管理風險。
關鍵詞:財務管理風險;內控機制;管理機制。
一、財務管理風險
財務管理的風險是財務管理中存在的最大問題了。財務管理風險是指企業在各項經濟業務或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和無法控制的因素,使企業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所獲取的最終財務成果與預期的經營目標發生偏差,從而形成的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企業的財務活動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中,籌措資金、長短期投資、分配利潤等都可能產生風險。
財務管理中的風險主要有:1、企業資金管理中的風險。企業的資金管理水平卻無法與現代企業制度相均衡,造成的財務管理效益差,對于企業的投資方向,無法提供有效的、切實的發展目標。2、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籌資風險。籌資風險來源于資金的結構。當企業喪失償還能力時,企業就會出現財務風險。當在無法預知收益的情況下,不當籌資,就會付出高于平均利率的利息,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影響企業發展。3、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投資風險。部分企業在投資時,缺乏調查和研究,對企業市場的需求和企業特點不甚了解,盲目投資,導致投資方向偏離國家產業方向,造成資金,并導致不良的影響。4、企業在營運資金時的風險。企業應收賬款惡性增加,造成相當大的壞賬。在經濟危機下,低迷的消費狀況,企業的大量資金占用,給企業帶來承擔市價下跌所帶來的跌價損失,產生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風險。
總的來說,財務管理存在的最大風險莫過于企業會計賬務賬本的管理。賬本記錄的是企業經濟業務發生的具體信息,所以我們必須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而在現實中,我們往往會看到很多虛假賬目,有些人會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已一些手段偽造、改造賬本。所以這需要完善的、健全的管理機制,需要監督檢查的存在。
二、財務管理的內控機制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在內控管理工作中,我們或許經常會遇到以下情形:
1、當財務部門審批銷售部門的差旅費或交際應酬費時,總聽到銷售人員在抱怨:審查的也太嚴了吧,我們在前面沖鋒陷陣,你們反而在后邊拉我們后腿。
2、在對供應商進行招投標的過程中,采購部門認為處處按照采購部門的規章制度辦事,怎么到了法務部或管理部,選中的供應商就遲遲批不下來呢?
3、公司管理層天天說風險,為什么員工對風險卻沒什么概念?是領導在危言聳聽,還是風險管理和控制就是領導的事兒。
4、制度整合了,流程也更新了,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反而覺得比以前更麻煩了,花的時間更多了。
類似的困惑和問題一定還有不少,這些都和企業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息息相關,只是我們缺乏這方面的基本觀念造成工作中出現了許多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建立規范健全行之有效的內控機制。健全的內控管理制度是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
三、財務管理的內控機制的建立
一個單位要實行內部控制,重點應當在組織結構及職責分工、授權批準、會計記錄、資產保護、職工素質、預算管理和報告制度等重要環節組織實施。
(一)、授權批準是指單位在處理經濟業務的過程中必須經授權批準以進行控制。企業每一層的管理人員既是上級管理人員的授權客體,又是對下級管理人員授權的主體。
(二)、實行和完善內部控制,首先要從本單位的組織結構開始,主要包括:確定單位的組織形式,明確相關的管理職能和報告關系,以及為每個組織單位內部劃分責任權限。
(三)、會計記錄控制的要求是保證會計信息反映及時、完整、準確、合法。一個單位的會計機構實行會計記錄控制,要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對會計人員進行科學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離和制約的關系。經濟業務一經發生,就應對記載經濟業務的所有憑證進行連續編號,通過復式記賬,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賬戶中進行登記,以防止經濟業務的遺漏、重復,揭示某些弊端問題。
(四)、資產保護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盤點控制,廣義上說,資產保護控制,可以包括對實物的采購、保管、發貨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控制。
(五)、職工素質控制包括企業在招聘、使用、培養、獎懲等方面對職工素質進行控制。招聘是保證單位的職工應有素質的重要環節。單位的人事部門和用人部門應共同對應聘人員的素質、水平、能力等有關情況進行全面的測試、調查、試用,以確保受聘人員能夠適應工作要求。
(六)、預算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經過批準的預算就是單位的法令,單位內部的各部門都必須嚴格履行,完不成預算,將要受到處罰。預算控制也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的組織由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考核等構成。預算控制的內容可以涵蓋單位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包括籌資、融資、采購、生產、銷售、投資、管理等諸多方面,也可以就某些方面實行預算控制。
(七)、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大類。經營風險是指因生產經營方面的原因給企業盈利帶來的不確定性。比如,由于原材料供應地的政治經濟情況變化等帶來的供應方面的風險,新產品、新技術開發試驗不成功,生產組織不合理等因素帶來的生產方面的風險,銷售決策失誤等帶來的銷售方面的風險,此外還有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變化,自然環境變化等方面等因素,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經營風險多數情況來源于企業外部,盡管如此,企業仍應采取有效的內控措施加以防范。
財務風險又稱籌資風險,是指由于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對財務風險的控制,關鍵是要保證有一個合理的資本結構,維持適當的負債水平,既要充分利用舉債經營這一手段獲取收益,提高自有資金盈利能力,同時也要注意防止過度舉債而引起的財務風險的加大,避免陷入財務困境。
四、財務管理的內控實施
內部控制的檢查與評價是通過內部審計來完成的。內部審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對內部控制的控制。通常可按以下程序和步驟:
1.確定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標準。內部審計將根據標準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檢查和判斷。
2.檢查、判斷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健全情況,在分析被審計單位控制缺陷及潛在影響的基礎上,即可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作出評價。
3.測試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內部審計應當科學地選定具有代表性的測試樣本,借以正確判斷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質量狀況。
五、總結
建立健全的內控機制,并非是冷冰冰的一紙條文,在出現問題時只是單純的追究某人的責任,而應該將基礎的內容普及到每一個人,大家都能夠明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和重要性,以及管理過程中應該遵循的一些法律規章制度。只有這樣集體企業才能夠做大做強,發展的更遠。
參考文獻:
[1].鄢東勝.樊東稅務局抓集體企業財務管理見成效[J].財會通訊.1990(03)
[2].董雁冰.淺議集體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和任務精神[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02)
[3].李松林.淺談當前集體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財稅與會計.1996(11)
[4].盧周瑋.集體企業財務管理改革淺探[J].福建財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4(03)
[5].盧屹.民族地區集體企業財務況狀的調查[J].草原稅務.19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