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興業路橋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省佛山市 528251
摘要:在當前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軟土路基的施工問題比較關鍵,需要高度重視,避免對道路工程施工整體水平的負面影響。本文主要分析了軟土地基的主要特征,介紹了軟土路基施工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闡述了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市政道路;軟土路基;施工技術;應用
前言
在當前的市政道路建設中,存在較多的軟土路基的問題,一旦處理不當,就會的路基施工的品質造成損害,使得整個道路的穩定性降低、沉降變形經常發生。為此,在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的施工進行中,要保證對策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保證建設施工達到技術標準。
1軟土路基的主要特征
對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軟土路基,其自身特征決定了應對策略的制定。通常,軟土路基中水分較大,土粒之間存在較大的空隙,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軟土自身含水量較高,軟土抗壓能力不強,流動性過強。對于軟土結構,產生的原因是長年累月的沉淀,為此,在黏土的內部中,分層情況比較明顯。不同的沉淀軟土結構代表了不同的年代的地質變化,每一層具有相同的地質特性。因此,在軟土結構中,每一層在橫向方面存在各向同性。各個層次之間的的軟土都具有不同的機構構造,因此,在整個軟土結構中,縱向方面存在各向異性。
同時,軟土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在經過一定時間后,就會發生沉降現象,土層變得異常薄弱,強度增強,但是,路面失穩現象比較嚴重,造成對整個施工品質的負面影響,一旦施工技術不過關、選擇不當,造成對路基使用周期的影響,甚至隱患重重。
2當前市政道路工程中軟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2.1軟土路基存在強度不高的問題
在當前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對品質的標準和要求較高,因此,為了有效避免道路行車出現不安全的問題,要高度重視道路路基的強度和使用周期的設計要求。但是,對于天然軟土,在強度方面較弱,一旦受到外界震動的影響,抑或是外部擠壓,就會使得道路工程很難達到技術標準,因此,為了有效防止這些問題的出現,要進行路基施工的時候,要對軟土進行取樣操作,進行系統分析和探討,形成具有針對性的策略,保證較高的土體密度,在根本上滿足市政道路工程在地基土承載力方面的標準【1】。
2.2軟土路基的邊坡地帶容易被雨水沖刷
對于市政道路的施工,要重視對邊坡路基的有效處理,與路基的穩定息息相關。因襲,要針對邊坡,進行軟土路基的科學處理,保證施工技術的較高要求。對于整個施工,要關注整體和全局,保證對策的全面性,既要有效防止邊坡路基遭受雨水沖刷,又要綜合、全面地考慮道路工程的總體施工效果。
2.3對于沉降和剩余沉降問題的處理存在較大難度
對于市政道路,在整個城市的規劃和設計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軟土地段不可避免。為了較好地保證軟土路基的硬度以及承載能力,通常會添加一定數量的硬質土壤,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問題要隨之產生,也就是要更好地處理路基沉降和剩余沉降的問題,對二者的比率進行有效的控制,進行數值的嚴格把關,使得路基建設能夠達到技術標準。
3對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技術的介紹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軟土路基的問題比較常見,發生幾率較高,因此,要重視理論研究和實踐支持,形成完善的技術系統,實現處理技術的完善和發展。
3.1對加載技術的介紹
對于加載技術,主要是借助人為的方式,實現壓制的效果,改善軟土路基的土壤品質,利用壓路機等設備,達到對軟土道路路基的壓實,降低水分含量,減少空隙,促使軟土能夠達到道路路基的基本標準。對于加載技術,在執行過程中,要進行技術檢測,做好監督和管理,保證完成壓實之后的路基能夠迅速達到技術設計準則【2】。對于這種施工技術,主要特點是便于操作,在達到路基標準的同時,有效降低投資,應用范圍比較廣。
3.2對表層進行的有效處理
對于表層的處理,主要是針對土質松軟的地區,借助有效的排水方式、敷設以及添加適合材料的方式,加強地層表面的強度,避免地基出現變形,有利于開展機械的操作,保證填土在荷載方面保持均勻性。表層處理的對象是軟土表層,首先要重視對施工地帶土質的全面分析和了解,例如土壤的水分含量、土壤的主要構成、荷載能力以及強度等,檢測土壤的相關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開展試驗,確定施工地段的土壤情況,而后,針對具體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對于表層處理方式,雖然能夠實現對土層強度的提升,但是,無法在根本上延長路基的使用周期,因此,需要進行不斷改善。在完成道路施工之后,后期要面臨大量維護和防護工作,因此,對于軟土路基的處理勢在必行,全面考慮其使用周期。
3.3 對置換技術的介紹
在市政道路的軟土路基施工中,對于表層的處理極大增大了表面的對外強度,但是在使用周期延長方面效果不明顯,增大了對道路后期使用和養護的難度。對于置換結束,及時使用優質的土壤來替代軟土,實現路基的穩固性,有效防止沉降現象的發生。具體來講,置換技術主要分為人工挖掘、爆炸置換技術等。置換技術的使用是對路基的一次比較徹底的改良,應用比較廣泛。出于對穩定性的考慮,人工挖掘要優于強制置換技術,因此,應用的范圍更加廣泛。對于軟土路基的置換材料,以粗粒的土壤為主,在具體操作中,要保證較高的嚴密性和壓實度,但是,置換技術也具有一定的不足,對表層的損壞較為嚴重,施工的成本投入較高。
3.4對粉噴樁加固處理方法的介紹
對于這種方式,要對施工現場進行障礙的清除,實現較為平整的表面效果,一旦施工現場的條件無法滿足機械的有效使用,需要進行沙土或者碎石的鋪設。如果施工場地處于低洼的地帶,就要借助對粘性土壤的回填來實現【3】。在進行粉噴樁施工之前,要全面了解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質分析報告,掌握相關的測量資料,確定粉噴樁的具體位置。對于這一技術,主要依照施工工藝來實現,借助試樁程序,完成參數和標準的準確確定。
3.5對擠密法的介紹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擠密法應用也比較廣泛,借助對樁間土的擠密,利用灰土或者素土分層進行密實和夯填的操作。鑒于土質類型的多樣性,具體操作方式也各有不同,采用素土的方式就稱之為土樁擠密法,使用灰土的方式稱之為灰土樁擠密法。如果填土地基為黃土,濕性較為嚴重,這種方式便于操作,材料簡單,能夠進行深度更大的擠密,保證進行原位的有效處理。樁體形成之后,借助震動的形式,達到軟土地基內部的成孔效果,填入適當的碎石,這種方式的顯著特點就是形成規格較大的密實砂石樁體,處理效果比較明顯。
結束語:綜上,路基是整個道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實現穩定性和強度,才能實現施工品質的提升。對其的處理效果直接關系到道路運行的狀況,與整個道路的安全使用密不可分,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對軟土路基的處理是整個工程建設的重點和難點,為此,要進行具體施工的進行中,要分析軟土路基的特征,采取更加科學、有效、合理的措施和技術,制定有針對性、因地制宜地施工計劃和方案,保證軟土地基施工的經濟性、可靠性、安全性,降低投入,促進經濟效果的獲取和社會效益的提升,深入研究市政道路軟土路基施工技術的特性,不斷提升道路施工的品質,在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志輝.市政道路軟土路基處理中強夯法施工技術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4,1(10):170-171.
[2]舒林.探索市政道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技術[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2(07):219.
[3]李健.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軟土路基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導報,2014,3(1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