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號碼:440105197202272719
摘要:建筑工程建設的施工材料中,混凝土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混凝土路橋的施工對整個基礎設施的完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著工程質量的好壞,是提高工程質量的主要措施,本文介紹了市政路橋工程混凝土施工問題并對市政路橋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市政路橋;混凝土;工程建設;施工技術
一.市政路橋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現階段拉動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用戰略目標,我國長期處于一種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狀態,東部地區以及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遠遠超過了西部地區和遠海地區,主要原因在于我國西部和遠海地區交通運輸不便,對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約。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的發扎中占據著首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要想發展國民經濟,必須搞好交通運輸。地位日趨重要的交通運輸應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跟著時代的腳步,積極配合社會經濟的發展,持續、穩定地開展各省市地區公路、鐵路及路橋的建設。混凝土作為市政路橋工程建設中的主要原料之一,自然而然成為路橋建設的核心技術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混凝土技術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也得到了良好的應用,交通運輸業隨之跟著發展,越來越蓬勃,混凝土技術的發展促進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建設。同樣,混凝土技術一旦滯后不前,必然會影響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使整個交通運輸業難以向前,甚至給國民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
混凝土技術不僅價格低廉,取材廣泛,而且有良好的抗壓性,只需要少量的養護費用,這些優點讓混凝土技術在市政路橋工程的建設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市政路橋工程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加之負載的影響,必然要求材料有較強的保持應力的能力,而混凝土就符合這樣的要求,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質量穩定。但隨著環境因素諸如溫度、水位等因素的變化,其耐久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混凝土技術廣泛地應用在路橋建設中,是路橋施工的關鍵,決定著施工質量的高低。
混凝土技術在市政路橋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完善了交通運輸網絡,快速打通個省市間的資源運輸脈絡,不僅確保了路橋工程建設的質量和速度,而且為交通運輸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區域甚至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混凝土技術在路橋施工過程中的作用顯而易見,要想搞好路橋施工,促進社會發展,提高國民經濟水平必須將混凝土技術重視起來,并且充分應用起來。
二. 市政路橋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問題
近年來,我過交通運輸行業得到飛速發展,各地興建了大量的混凝土路橋。路橋建造是個大工程,但是細節也不容小覷,哪怕一條裂縫都會影響懂啊工程的質量甚至導致路橋坍塌造成特大事故。這樣的事件并不少見,也經常困擾著橋梁工程技術人員。現在我們主要來探討一下一般混凝土在路橋施工中出現的問題:
1、抗拉力不強。普通混凝土是一種人造材料,通常是由水泥、碎石或卵石、砂和水拌合,經硬化以后形成。砂、碎石是混凝土的股價,可以抑制水泥的收縮;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漿,水泥漿起到一個硬化前的潤滑作用,通常滲透在粗細菇涼的表面填充骨料的空隙,保證混凝土混合物的工作性能良好。硬化后可以將骨料膠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但是,由于石子、水泥和砂石的易脆性,混凝土的抗拉力就不會很強,當其受拉或者受彎時,只要一個很小的拉應力,混凝土就會裂開。
2、彈性不好。普通混凝土材料,抗壓強度很高,這是它的固有特性,最高可以達到60mpa,摻入高效減水劑或者摻合料時,甚至可以達到100mpa以上,但其彈性卻很差。不能收縮自如,剛則易斷,混凝土的易脆性決定了它不能有足夠好的彈性。因此,當其載荷量很大或者受力不均時,不能快速將載荷力驅散分勻,導致局部受壓過大,最終不堪重負出現裂縫。
3、收縮易變形。普通混凝土具有熱漲冷縮的性質,無論是其周圍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或是其內部溫度產生變化,都將導致混凝土發生收縮,收縮必然導致變形,普通混凝土容易結硬,結硬之后水分子快速蒸干,濕度很快降低,體積隨之變小,因此,混凝土的變形是比較大的。同時,變形必然會得到約束,這樣會在混凝土內部產生應力,這個應力一旦超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力強度就會產生裂縫。
三.市政路橋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
1.強化生產過程質量控制。首先從原料方面要確保計量精度。配料系統是混凝土生產的重要部分,嚴格控制混凝土混合比設計,對砂、水、石子等原料的選擇要細心恰當,計算好個部分比例,有條件的工程盡量采用計算機實現精準自動控制,做一份數據庫,針對不同的工程設置相應的混合比,每次施工前都應將混凝土配合比或混凝土配合比編號輸入計算機,電子稱對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進行精確計量,保證混凝土能夠按照標準嚴格配料,保證混凝土的各項指標達到要求,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定期進行計量動(靜)校驗,以確保達到GB14902《預拌混凝土》規定的計量要求。
其次確定合理的攪拌時間。攪拌時間應該根據不同的工程,不同的攪拌機型,現場攪拌效果、環境條件、坍落度大小等情況而設定。
最后還要加強過程檢測。任何一項工程都離不開管理,一個優秀的工程一定有著出色的管理,管理必然涉及到檢測,檢測應該落實到各階段的生產過程中,不僅要定時定點檢查重點施工過程,還應該隨機不定時檢查,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導致事故的細節,嚴格謹慎,一旦發生異常及時查明原因有效處理,對于不合格混凝土堅決不準出站。
2.混凝土澆灌技術。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澆筑層高度應根據砼供應能力,一次澆筑方量,砼初凝時間,結構特點、鋼筋疏密綜合考慮決定。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灌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
3.混凝土施工過后的養護和修補。
養護:混凝土最常見問題就是表面失水而導致的色差和微裂縫,從而影響耐久性和質量,因此在早期硬化階段加強混凝土養護異常重要。混凝土各部位構件側模需根據混凝土強度和氣候條件情況而定,預留混凝土的試壓試塊當強度達到要求時才能拆除。當模板拆除過后,其表面用來養護遮蓋物要使用塑料薄膜進行養護覆蓋,不可使用草包或草墊,以免產生長久性黃色污染。
修補:對混凝土進行養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問題的發生,但是由于混凝土泌水性和模板漏漿等特性,使得混凝土表面仍舊會產生砂帶和小孔眼等缺陷,因此需要修補。修補方法是在拆模后立即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砂子和浮漿,并用相同強度和品種的水泥制作成水泥漿體來修補缺陷。
四.總結
要想成功出色地完成一項混凝土工程,質量好的混凝土商品必不可少。所以必須嚴格控制混凝土的質量,尤其是在大體積混凝土、高強混凝土和自密實混凝土中,商品混凝土的質量保證尤其突出。對于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應根據不同的廠家、不同工程項目、不同的環境條件,針對性采用恰當的技術措施。
一種高質量的混凝土,不僅僅需要周到全面的設計,安全有效的生產過程,還需要一套嚴格有效的管理方案,只有科學地制定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準則,才能有效施工,。科學的應用混凝土技術,保質保量,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促進社會發展,提高社會經濟水平,這才是混凝土技術的最高追求也是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曉偉.市政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
[2]孫敏靈.混凝土技術在路橋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
[3]葛旭.淺談市政路橋混凝土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