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南沙區珠江街道辦事處基本建設辦公室 511462
摘要: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不但保護了生態環境,實現了建筑的可持續發展,也實現了建筑造型的創新,滿足著當代人們的審美需要。綠色建筑技術應用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筆者長期從事建設工作,本文主要論述綠色建筑技術概述和發現現狀,以及造型創新的內容,以下內容旨在與同行探討學習共同進步。
關鍵詞:綠色建筑技術;建筑造型;創新
一、前言
這是一個科技化信息化的產業領域都在涌現的時代。各種節能創新理念都在不斷發展,促進了我國中小型社區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作為人類文明最重要的產物,耗費資源相當嚴重,建筑業已成為最不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的條件下,中小型社區綠色建筑建筑能夠不斷向前推進我國經濟的綠色發展。而在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的建筑設計和建造中,還將有大量的建筑維系著去幾千年的模式。因此,從長遠考慮,探索環保、節能的綠色建筑已成為建筑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二、綠色建筑技術概述
從上世紀末開始類文明開始向生態文明發展。綠色建筑以生態學為特征,其造型設計有別于傳統,屬于生態美學的生態建筑范疇。它被賦予更多的功能和內涵,對它的研究在建筑學和美學中都具有實踐和理論的雙重意義。我們也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理解綠色建筑,第一,“綠色建筑”注重與地區生態環境及自身室內外環境的和諧,包括對日光利用、空氣流通、景觀環境等方面的綜合考慮,以期為居者提供一個各方面條件俱佳的建筑生活空間,并對周邊環境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第二,“綠色建筑”強調建筑料與能源的有限性及其節約,因而在 “綠色建筑”的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以至于建筑物建成后使用過程的各個環節中都需要進行認真地籌劃,以求最大程度地節約建材與能源。從技術的角度來分析綠色建筑,它主要關注三個方面:自然的融合、能源的節約以及和人類的健康;第三,“綠色建筑”只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概念,“綠色”的觀念應貫穿材料的開采、加工、運輸,建筑物的規劃、設計、建造、使用以至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的全過程,覆蓋建筑物的整個生命周期。
綠色建筑設計中要遵循很多原則,首先要與自然環境相結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適應
當地氣候,其次盡量利用清潔,可再生能源以最小的能耗代價得到舒適的室內環境,同時提高建筑物的自養水平,最好能應用地方特色的、高效低能耗的、可回收重復利用的綠色建材。設計中還應該充分考慮用戶的需求,體現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使之能夠健康舒適。從整體設計角度來說,要考慮建筑全壽命周期的物耗和能耗,使建筑全壽命周期費用最低,對周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最小。
三、我國綠色建筑技術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理念
(1)我國綠色建筑技術發展現狀
在2005年,建設部出臺《綠色建筑技術導則》不但給予綠色建筑明確定義,而且對于綠色建筑的規劃設計、施工、智能、運營管理等技術要點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將原有分散的綠色建筑技術措施統一在“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與環境保護”的技術框架之下,使綠色建筑技術從研發到應用目標更明確、體系更集成化。在開展技術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我國也正在全面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經驗和成型產品,每年舉辦的“國際智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在開展技術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我國也正在全面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經驗和成型產品,每年舉辦的“國際智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綠色建筑的推廣不僅對于傳統建筑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同時也促進了相關的落后產業進行技術更新、產品換代,與建筑行業一起邁向綠色產業的新時代。
(2)綠色建筑技術存在的問題
很多房地產開發上利用綠色建筑作為宣傳噱頭,提高房屋價格,給社會造成綠色建筑技術價格高昂的假象。而且,綠色建筑技術應用了一些新材料、新技術也會造成建筑造價增加。所以,綠色建筑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及其較高的建筑成本,投資成本收回時間較長等問題都造成綠色建筑技術推廣上造成一定的困難。但隨著綠色建筑技術的推廣,對于節能材料、環保產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目前我國這些產品的產業鏈并不是很完善,這就造成相關材料、產品成本增加,客觀上造成推廣困難。總而言之,目前我國綠色建筑技術正處于推進階段,很多技術和相關產業并不成熟,客觀上造成綠色建筑技術使用和推廣困難,造價高,用戶接受難等問題。
四、造型創新
1、節能技術影響下的造型創新
倫敦市政大廈節能技術及造型通過遮陽、減少建筑的散熱面積及一些智能控制系統的運用,不僅能達到節能目的,還在一定程度上,這些節能技術也造成了建筑造型形式的創新。倫敦行政大樓也是由福斯特事務所設計創作的另一座建筑,能夠被視為應用節能技術對建筑造型形式創新的典范。從整體上來看倫敦行政大樓,像是個沒有常規意義正面和背面的變形球體,高約 50m,共分10層。從動物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常通過縮成一團、減少體表散熱面積來維持體溫現象,福斯特獲得了倫敦行政大樓的靈感。減少建筑與外界環境的接觸面積成為倫敦行政大樓造型設計的一個重要的原理和法則。通過使用緊縮的變形球體減少建筑表面積的方法,不但可以減少夏季太陽直射于建筑的面積和熱量的吸收,也可以減少冬季室內熱量向室外的傳播,這樣可以優化能源的利用效率。倫敦行政大樓的形體設計也是通過實驗計算和模擬對比的方法得出的結果。首先,通過對該地區日光全年的照射規律的模擬和分析得出建筑表面的全年的熱量分布圖,這樣的熱量分布圖是建筑形體裁剪和變形的依據。通過對比計算,利用緊縮變形球體形態,相對于立方體相比,同體積建筑的外表面積能夠減少四分之一。建筑外表積減少意味著對能源利用效率的優化。緊縮變形球體的造型也利用了一些主動和被動的遮光裝置。建筑形體朝向日光直射的南向部位,采用各層樓板逐層懸挑伸出的方式使建筑表面的大部分能夠處于上層的遮擋中,避免夏季強烈直射陽光。這也是此建筑造型形態的一個顯著特點。倫敦行政大樓利用節能技術達到所需的節能效果,最影響的建筑造型形式及計算建筑表面熱量分布的計算控制技術。
2、通風技術影響下的造型創新
運用風能是應綠色建筑技術的重要內容,建筑設計人員應基于對自然環境的順應、風能的合理運用,創造的建筑造型具有鮮明特征。諾曼·福斯特事物所創作的倫敦傳統城區的瑞士再保險公司大廈,便主要是在考慮氣流有序流動和自然通風的基礎上形成的個性鮮明的建筑造型的典例。倫敦傳統城區的瑞士再保險公司大廈就是基于對自然通風和氣流有序流動的考慮而形成的具有鮮明個性的建筑造型。瑞士再保險公司大廈的整體造型形態主要是出于風能利用的以下兩主要方面來考慮的。一是采用子彈狀的流線形態也是為了避免強烈下旋氣流和強風的產生。通常氣流在遇到高大建筑形體而受到阻礙時,建筑周邊及下部就會產生強烈的下旋風和氣流。二是為使建筑引導周圍氣流,使其在建筑表面和緩經過,整體采用子彈頭型曲線形式造型,這不僅能使氣流建筑表面緩慢流過,還能在流經表面時能被表面捕風窗“捕獲”,進而使室內實現自然通風。福斯特通過電腦模擬及風洞試驗,依據氣流運動的本身特點,趨利避害地選擇了大樓子彈流線型的標志性形態。
五、結語
綠色建筑技術的綜合應用,不但能夠達到了綜合的生態和節能目的。還可以在綠色建筑技術的綜合使用中,以解決通風、保溫節能及自然采光等某一方面的問題為中心,突出該種綠色建筑技術的運用也能實現建筑造型形式的創新,這是應該引起建筑創作者高度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齊怡,以建筑節能為視角淺談綠色建筑的營建[D].西南交通大學,2010.
[2]董巖,建筑創新與技術創新— — —以中國水利博物館項目為例. 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3]馬維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國綠色建筑技術現狀與發展策略[J].建筑技術,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