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遠洲交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路橋分公司
摘要:城市公路互通立交是現代交通的重要內容,對于交通的連通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城市公路互通立交設計中,需要根據設計原則,結合實際工程的需求進行設計,從而確保設計效果。城市互通立交設計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影響因素,因此正確認識到這些安全隱患,對于提高道路的實用性和穩定性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城市互通立交設計;安全性;探索;分析
1 城市互通立交線形設計的特點分析
①本次案例采用的是環形互通立交設計方案,這種互通立交的優勢就是占地面積較小,在城市的繁華區域修建時能夠減少征地面積,這樣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拆遷費用;②對于周圍景觀的影響也是非常小的,在修建過程中主要道路采用隧道下穿方式后,就能夠利用環形建設形成一個新的城市景觀;③修建互通立交后對該城市的商業價值不會帶來很大的影響;④整個互通立交設計的投資成本也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很大程度上節約了成本投資。當然這種互通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點,比如在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輛混合行走時,就明顯增加了整個城市的安全隱患,使得城市交通容易出現堵塞等情況。與此同時,利用隧道方案在排水、照明等設計方面的費用成本較高,同時這種環形設計的交叉能力較小,無法真正地滿足大交通量的快捷運行。
2 城市互通立交選型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在城市互通立交選型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對城市互通立交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下面筆者簡單對其進行分析探討。①用地限制。城市用地規劃是非常嚴格的,道路兩邊的建筑物修建規劃也是非常密集的,只要在不違反國家修建規定的基礎上都會盡可能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因此互通立交在設計規劃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城市各種公用設施規劃建設的影響和限制。②社會生活影響。城市互通立交是為改善交通而修建的,這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在城市交通建設過程中,互通立交占地面積較大,涉及多道拆遷工序,建成后會對周圍居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互通立交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是否會對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③城市總體規劃影響。交通設施作為城市規劃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會對城市的總體規劃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城市互通立交設計和規劃很容易受到城市經濟發展和其他規劃建設的影響,繼而對整個城市的整體規劃建設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需要正確認識和看待互通立交的建設以及對城市發展帶來的影響。
3 城市互通立交線形設計的安全性探討
要想真正地實現行人、車輛和道路之間的和諧,就必須要降低行駛在道路上的安全隱患,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互通立交方案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安全性方面的設計和探討。
3.1某道路互通立交設計是省市的一條公路,互通立交設計主要是針對兩條快速路的交叉點進行的立交設計,這是省市新規劃的一條道路,也是市二環線的轉折點,因此在此處設計互通立交對于整個城市的道路運行環境和道路運行過程都有著重要意義。如圖1,2所示
3.2 交通量準確估計在城市互通立交設計方案設計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交通量的估計,只有正確預估該地方的交通量,才能夠根據交通量預估結果,準確地確定立交主次的匝道分布情況,在設計過程中,就可以將主要的匝道采用更加嚴格和較高的標準完成設計和建設過程,這樣可以有效保證主方向上車流的安全高效,然后在次匝道上采用相對低一點的建設標準要求,可以有效地減少投資成本。
3.3 優化設計在互通立交線形設計過程中,這是整個立交設計的重點工作,也是對其道路安全性影響較大的因素,因此在線形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更好地保證設計項目的安全性,以實現良好的城市互通立交規劃和設計,從而能有效地降低互通立交設計的難度,保證互通立交設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匝道端口是立交和主要線路連接的關鍵位置,也是立交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多發地段,因此對于這個位置的線形設計必須要做好車流速度和車輛分合流漸變的轉化,這樣才能夠保證立交設計的安全性。在匝道端口優化設計過程中,首先必須要保證匝道端口車道數的平衡和穩定,這是匝道位置安全行駛的一種重要保證。針對本次研究的工程案例進行分析發現,該處的交通量較大,因此需要設置雙車道匝道,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就必須要嚴格按照雙車道的設計,對其從加速車道到輔助車道的轉換過程中必須要嚴格對其加強輔助建設,這樣才能夠實現道路車輛的安全行駛,實現較好的轉變,保持車道數平衡和安全。在設計過程中,對于出現的一些不良影響因素,需要進行很好的規避設計,比如出現的一些特殊地形、地物等,這種情況下,如果采取拆遷方式,一方面工程量明顯增加,另一方面也會影響整個立交設計的穩定性,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就需要盡可能地避開這些地形地物,選擇視野范圍較大的場地完成設計過程,從而保證城市互通立交線形設計的安全和高效,保證整個互通立交設計和規劃的準確性,使整個城市基礎規劃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還需要正確認識存在的一些不良線元因素,比如在道路設計過程中,會出現轉彎半徑小,這樣駕駛人員的反應時間就會非常短,一旦遇到緊急狀況后,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再比如匝道縱坡較大時,縱坡的變化非常復雜,這些都會對城市互通立交設計過程帶來很不利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對內環匝道線形設計過程進行科學指導和合理優化設計,通過充分滿足駕駛人員車速變化的需要,從而很好地進行線形設計,使得駕駛人員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也能夠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4 結論
互通立交方案選址選型關系到整個城市公路的通行能力和運營水平,互通匝道的細節設計如技術標準、線形設計等決定了互通的技術合理性和工程規模的經濟性。因此互通設計應進行多方案多型式的論證比選,合理選擇主線及匝道平縱線形指標及線形組合確保互通位置合理、選型得當、功能齊全、指標合理、經濟美觀等要求,以便真正的發揮互通式立交進行交通轉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馮華.從郎溪路立交設計談城市互通立交設計要點[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08:
[2]謝攀.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匝道連續分流通行能力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
[3]羅媛媛,周晨,張天眷.城市互通立交綠地的景觀設計[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S2: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