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廣東廣州 510060
摘要: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的手段之一,隨著城市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形象的規劃控制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大理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著特色鮮明的蒼山洱海的自然環境和少數民族聚居、文化底蘊深厚的人文特色,而作為現代城市功能聚集的下關鎮區,卻面臨著城市形象失控、風貌特色缺失的現實問題。本文基于城市形象與城市設計的內在空間關聯,以大理市下關鎮為例,通過引導城市總體風貌形象、梳理城市外部界面、構筑內部空間體系、建立文化識別體系幾個方面構建城市形象的控制體系。
關鍵詞:城市設計;城市形象控制體系;大理下關鎮
1.城市形象與城市設計
1.1城市形象的概念和內涵
關于城市形象的定義很多,城市形象的內涵涉及一個城市的歷史沿革、自然風貌、文化遺產、精神傳承、都市文明、經濟基礎、市民素質、城市風尚等等,也涉及城市的發展規模、發展水平、發展模式、生活質量等,是城市內在氣質神韻的外在體現。對城市形象內涵的界定,國內規劃領域較常見的是引入CIS理論層面的介紹,即城市的理念形象、視覺形象、行為形象。城市理念形象主要指城市的精神理念;城市視覺形象主要指城市的外在形象;城市行為形象主要指城市行為規范。本文所探討的城市形象主要為城市的視覺形象,即通過視覺的語言傳播建立的靜態的、具體化的、視覺化的識別符號,通過城市空間載體,將城市理念、文化特征、城市精神面貌、城市定位等轉化為具體的符號。
1.2 城市視覺形象與城市設計
城市設計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審美在城市建設上的思想實踐,古已有之,可以說從城市誕生開始,伴隨著城市的發展一直走到今天;城市設計的整體目標與本質特征,重在建構城市空間特色及對城市自然、歷史、文化、藝術的時空表達。城市設計與城市視覺形象的表達密切相關,它引導城市空間重合理有序的發展的同時,將城鎮歷史文化、精神氣質通過外在的視覺形象表達出來。因此,城市視覺形象的建構,在價值取向與操作方法上與城市設計的本質特征產生了內在的空間契合。
在規劃體系的構成中,城市形象規劃是一種典型的探究型非法定規劃,其作用是為法定規劃體系的不斷完善提供基礎,其形式與地位與城市設計最為類同,形象規劃具有系統的綜合特點,而城市設計則更多的是發揮其對于空間結構引導的渠道作用。形象規劃能夠從宏觀上明確城市設計在不同層面規劃編制的意圖,并通過與城市設計的互動,形成更加明確的規劃意圖。
2 基于城市設計的城市形象體系思考
從城市設計角度對城市空間形象控制引導而言,規劃主要涉及城市的風貌形象控制、自然山水界面、人工形態格局、建成區的風貌、環境景觀等。具體到城市形象而言,其控制體系的體現可以通過城市總體風貌形象、外部界面形象、城市內部空間系統和城市文化內涵的表達來體現。
城市總體風貌形象是城市像外界呈現的總體印象。城市外部界面是城市形象的臉,通過城市與其所一村的山水的空間關系展示城市作為人工環境的外部形態。城市內部空間系統是城市的骨架,通過三維的空間系統承載表達城市形象的物質載體。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通過對城市文化的注入使物化城市空間承載精神內涵。
3下關鎮現狀城市形象評價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部,地處云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擁有眾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瑰麗燦爛的少數民族文化和蒼山、洱海優美壯麗的自然景觀,下關鎮是大理市的中心城區。近些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的深入推進和城市化快速發展,大理市城市規模不擴大,舊城更新的步伐也不斷加快,快速的城市建設導致了大理市原有的城市特色不斷褪色。
下關城區現狀城市風貌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方面:
1.城市特色缺失:城市形象對城市氣質與精神表達不足,未能充分反映民族與地域特點,對城市文化的隱含效益發揮不足。
2.山水保護與利用矛盾突出:大理擁有蒼山洱海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然而下關鎮快速發展的城市建設對景觀資源造成的過度利用,城市開發侵蝕了自然山水界面,使特色鮮明的城市形象正在迅速的去獨特性。
3.內部空間形象的系統性不足:下關鎮中心形象不突出,缺乏公共空與軸帶聯系。城市空間的迅速蔓延造成用地混雜,主要道路、河流兩側工業用地、居住用地、市政設施用地交錯;城市建筑高度分區不明確,整體空間架構不突出,各高度建筑空間布局混亂。新建高層以自我為中心,未能充分考慮城市建筑協調、統一性,對城市風貌造成破壞。
4城市形象控制體系構建
城市形象控制體系基于城市設計的空間體系,包含城市總體風貌形象、城市外部界面形象、城市內部空間體系、形象文化識別體系四個方面。
4.1城市總體風貌形象引導
4.1.1提煉城市形象定位
城市的形象定位是城市的靈魂與原動力,是對城市總體形象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做出定位,確定城市對社會獨特的貢獻點,并依此提煉出城市的發展理念。下關鎮是大理市現代城市功能的主要聚集區,是滇西中心城市的核心區域,以功能和職責為引領,結合山水資源稟賦研究,確定下關鎮城市形象定位為“現代高原濱湖城市”,可體驗的湖濱城市,可游憩的花園城市,可持續的山地生態城市,可感知的幸福城市。
4.1.2確定城市風貌分區
根據自然山水格局、主導功能、現狀空間特性和文化特征,將鎮區劃分為不同的風貌分區,每個分區都有獨特的自然與人文特征,對城市形象體系的要素控制亦是基于各個分區特色而各有側重。
圖 城市形象空間結構 圖 城市風貌分區
4.2 控制城市外部界面形象
城市外部界面主要體現在城市與周邊自然山水的空間分隔與聯系,規劃重點控制山體界面、湖灣界面,體現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對話。
對山體界面的控制主要體現在控制山體的邊界、保護山峰標志點、保護山體山脊線、保證山體生態基底的規模與范圍、控制臨山建筑高度幾個方面。通過對山脊線綠化連續性的保護,禁止開挖、切坡、填方等破壞山脊線的建設行為,保持蒼山面向洱海的山體生態界面的通透,突出山體入城及環城環海特色。
對湖灣界面的控制旨在建立以洱海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間形象,體現洱海湖灣價值。通過引導城市公共活動從城區內部逐步向湖濱延伸,形成湖濱公共活動帶;留足城與湖的緩沖地帶,打通山湖綠脈,實現山城水相融貫通。同時通過對湖濱沿岸開發建設的控制與引導,塑造風格和諧的城市空間和有序的城市天際輪廓線,提高主要景觀節點的親水性,打造多樣化的水岸空間。
圖 依山濱湖天際輪廓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