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自來水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510100
摘要:污水處理廠作為城市建設的配套設施,工程施工質量應嚴格進行控制,而污水處理構筑物的滲漏問題應是最關鍵的控制對象之一。本文根據工程實例,從施工材料、工藝方法,關鍵部位的細節處理等方面探討污水處理構筑物滲漏的原因,提出一些預防措施。
關鍵詞:污水構筑物;滲漏問題;預防措施
一、概述
中新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為5萬噸/天,分兩期建設,一期為2萬噸/天(已建成),二期3萬噸/天,本次設計為二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土建工程(A/A/O微曝氧化溝1座、二沉池2座、污泥回流泵站1座、纖維轉盤濾池1座、儲泥池1座)、設備購置及安裝工程、電氣工程、自控系統、道路及綠化工程等。污水處理構筑物有區別于一般房建結構的自身特點,這些構筑物主要由鋼筋混凝土底板和池壁構成,如果關鍵部位施工不當,導致水池滲漏水則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構筑物防滲控制尤為重要。本文從施工材料、工藝方法,關鍵部位的細節處理等方面分析污水處理構筑物滲漏的原因,提出一些預防措施。
二、原材料的使用
本工程所采用抗滲等級為P6的補償收縮混凝土為商品混凝土,用于混凝土的水泥、砂等主要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泥
(1)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因為其具有耐腐蝕、抗碳化、抗凍、抗滲等綜合性能較好的特點;
(2)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的水泥,不得將不同品種或強度等級的水泥混合使用;
(3)為降低混凝土的堿活性骨料反應,應控制混凝土原材料中的堿含量,將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總堿含量控制在3kg以內。
2、砂
宜選用堅硬、抗風化性強、潔凈的中粗砂,可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泵送性,并提高混凝土強度及密實度,改善混凝土的抗滲性能。不宜使用海砂。
3、碎石
采用連續粒級碎石,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泵送性能,最大粒徑小于泵管直徑的1/4。
4、外加劑
抗滲混凝土一般都摻加減水劑、引氣劑、膨脹劑等外加劑,以保證混凝土的抗滲性能。
三、施工縫的滲漏問題
1、滲漏原因
施工縫的滲漏原因可能為遇水膨脹止水帶和止水鋼板安裝不正確、不牢固;施工縫鑿毛不干凈,表面存在較多浮渣未清理;施工縫位置混凝土振搗不到位等。
2、預防措施
施工縫的設置應嚴格遵照規范規定進行,一般應留在受剪力或彎矩較小處,一般設置在池高20~50mm處。在施工縫處一般設置止水鋼板或遇水膨脹止水條,必須確保材料產品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由于設置遇水膨脹止水條后等待混凝土澆筑的時間較長,遇上陰雨天氣時可能導致止水條提前膨脹而失效,建議采用止水鋼板,防滲效果更好。
在施工底板鋼筋時需將止水鋼板底板鋼筋有效連接,先將兩根12#鋼筋垂直于底板固定,將止水鋼板置于兩根鋼筋中間,通過一根水平鋼筋穿透止水鋼板,并在水平鋼筋上面焊接止水環,將止水環和止水鋼板之間滿焊連接。止水鋼板寬度不小于400mm,分別埋入底板混凝土中200mm,該先澆混凝土應高于底板上表面200mm以上,鋼板厚度不小于3mm。
在施工縫以上墻體澆筑混凝土時,作業前應在已硬化的施工縫混凝土表面進行人工鑿毛,清除較松散混凝土及石粒,并灑水濕潤;在澆筑前,預鋪20~30mm厚的同強度等級的砂漿;對銜接層混凝土應充分細致分振搗,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四、伸縮縫滲漏問題
1、滲漏原因
伸縮縫的滲漏原因可能為橡膠止水帶安裝固定方式不正確,混凝土澆搗時被擠推,造成其位置偏移;止水帶兩翼的混凝土包裹不嚴、振搗不密實;澆搗混凝土前,止水帶周圍積灰、木屑等雜物未清除干凈;鋼筋過密,混凝土澆筑方法不當,骨料集中在下部。
2、預防措施
伸縮縫的橡膠止水帶應具備橡膠材質穩定,變形適應能力強的性能;在橡膠止水帶中間圓孔位置的上、下填縫立板則選用了厚30 mm 的閉孔型聚乙稀泡沫塑料板,在下填縫立板底與水池墊層間還采用了厚20 mm 的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壓底,以保證混凝土水池底板遇地下水沿板底面滲入時,起到最早而嚴密地防浸滲作用。
鋼筋綁時,應將水平橡膠止水帶兩側的鋼筋定位圈箍按符合標準進行安裝,以保證橡膠止水帶定位準確,并在澆筑混凝土水池底板時,使處于底板中位的止水帶的三維位置達到圖紙與規范要求。伸縮縫填縫立板的最上部選擇使用雙組分聚硫防水密封膠封口,在池體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統一由專業人員在現場按配比制備、填塞完成,以保證池體結構在允許伸縮量情況下的防滲效果。
在伸縮縫處混凝土澆筑時,應檢查振搗棒的插入位置是否會損壞橡膠止水帶,是否保證橡膠止水帶周圍的混凝土的密實,橡膠止水帶部位的振搗是否到位,應防止水帶周圍骨料過于集中、鋼筋過密的現象。在澆搗混凝土過程中必須設專人負責止水帶附近的搗實和排氣,第一層混凝土的鋪澆厚度要稍高于止水帶,使止水帶下的混凝土能一次搗實,用圓木棍在止水帶的上部逐點搗實以利排氣;對于豎向設置的止水帶,應在止水帶兩側同時分層澆搗混凝土,特別是豎向的水平方向的轉折處應振搗到位、密實、且止水帶不發生位移。
五、對拉螺桿滲漏問題
1、滲漏原因
對拉螺桿的滲漏原因,一般是對拉螺桿處未設置止水環;止水環與螺桿為滿焊存在漏焊現象;在池體混凝土未達到一定強度時過早進行池體模板及對拉螺桿的拆卸;可拆卸對拉螺桿拆卸后未按照要求對錐形凹槽進行防水堵塞處理;還有是在穿墻螺桿周圍和池壁混凝土之間存在孔隙,在滿水試驗時池體滲漏。
2、預防措施
對于薄壁池壁由于澆筑時混凝土對模板側壓力較小,一般可采用可拆卸螺桿,對于池壁較厚可采用直徑較大的不可拆卸螺桿,并在對拉螺桿上加焊止水環,止水環設置于對拉螺桿的中部,止水環角度保持與螺桿垂直,四周必須滿焊嚴密,不得出現點焊、漏焊、確保止水效果,在壁厚較厚的池壁對拉螺桿可設多道止水環。
必須在池壁混凝土達到規定的強度方可進行對拉螺桿的拆卸,避免由于混凝土強度還未達到時,拆卸對拉螺桿致使螺桿與混凝土之間存在松動有縫隙,造成螺桿處滲漏。對拉螺桿拆卸后混凝土壁面應留有40~50mm深的錐形槽,錐形槽采用無收縮、易密實、且具有足夠強度、與池壁混凝土顏色一致或接近的材料封堵,封堵完畢的對拉螺桿位置不得有收縮裂縫和濕漬現象。
六、總結語
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構筑物多,防滲漏要求高,每道工序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影響到預期的防滲漏效果,嚴重的會直接影響到施工質量及工程進度,因此只有在混凝土構筑物施工過程中對原材料及關鍵節點和部位做到認真把好質量關,才能避免或減少構筑物出現滲漏的幾率,達到控制滲漏的效果,保證污水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轉及使用。本文初步分析了污水處理構筑物滲漏的原因,提出了初步的預防措施,今后我們將繼續對滲漏問題展開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使污水處理構筑物滲漏問題得到更加有效的解決。
參考文獻:
[1] GB 50334-2002,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
[2] GB 50141-2008,給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
[3] 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S]
[4] CECS 117:2000,給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構筑物變形縫設置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