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祥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諸暨 311800
摘要:所謂二次結構是相對于建筑工程中一次承重結構而言的。相比較下,二次結構雖然不是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力學傳遞構件,但是其對建筑結構的圍護、美觀以及整體的裝飾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施工過程中,二次結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直觀反映施工單位施工軟硬實力的“放大鏡”,因此本文統籌二次結構的概念分析,結合其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和技術要點,從而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建筑工程;二次結構;施工;砌體;技術
無論是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還是純剪力墻結構,各類建筑物或構筑物的組成都需有二次結構的參與。而且在主體結構完成之后,特別是在主體封頂之后,二次結構是整個施工組織計劃的重要組成。分析二次結構的質量難點、剖析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明確二次構建的主要性能,都對建筑結構的安全、美觀與穩定產生重要影響。
1.二次結構概念及作用
二次結構是建筑工程中一系列非承重構件的總稱。其不但對建筑結構的圍護、分隔、外裝飾等有重要影響,而且還直接關乎整個建筑的抗震等級與抗震性能。
1.1二次結構的概念
二次結構泛指建筑主體工程以內的各類磚砌體、加氣混凝土砌塊、輕質隔墻、圈梁、構造柱、過梁等非承重的土木工程結構構件。之所以稱為二次結構,一方面是其需要一次結構完成2/3,甚至封頂后才實施,另一方面也因為二次結構不作為建筑的承重構件,其滿足功能性需求的意義很大一些。
1.2二次結構存在的意義及作用
二次結構不但對整個建筑的分隔組成、節能環保、外立面效果、建筑質量等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二次結構中的構造柱、圈梁等構件還是提高整個建筑抗震性能與抗震效果的關鍵。二次結構的施工一般在一次結構施工完成或施工過程中穿插進行,而且其施工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反映到建筑結構的表面,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工程糾紛。因此,探討分析二次結構存在的意義和作用對指導施工行業的生產技術、降低維修率以及提高整個建筑行業的技術革新具有重大的意義。
2.二次結構工程存在的施工問題分析
當下,建筑施工行業的二次結構施工組織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組織管理和技術把控方面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總是連貫地對整個工程造成不良的影響。
許多項目領導者總是對一次承重結構“情有獨鐘”,比如模板、鋼筋、混凝土等,相應對二次結構的施工管理就差強人意了,特別是在施工組織設計以及項目具體的組織管理過程中,容易忽略二次結構的施工難度與復雜性,乃至在組織管理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監管和組織設計方案,從而導致二次結構施工完成后遺留這樣或那樣的質量隱患。此外,項目管理團隊在二次結構的植筋、砌筑、次混凝土澆筑、抹灰、圈過梁等施工之前,不能進行充分的技術方案評審,無法就施工工藝進行全面的可行性考慮,而且對一線作業人員技術交底不徹底,這就致使操作人員只能按照經驗、憑空操作,不能充分保證建筑的工程質量。最后,項目對二次結構中使用的材料未進行充分的材料計劃報審,這從另一方面也致使二次結構中質量問題層出不窮。
3.二次結構施工的技術要點解析
二次結構從用途方面大致分混凝土式和砌體式兩類,其中混凝土式主要是用于圈梁、構造柱、過梁等構件,可現澆亦可預制,而砌體式主要指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磚等用于填充、分隔的構件。本節主要針對上述兩種二次結構形式,就各自的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
3.1混凝土式二次結構施工的技術要點
本節對混凝土式二次結構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構造柱與結構圈梁方面,而且這兩者從建筑抗震的角度來講,都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
3.1.1構造柱的布置
構造柱的布置主要是從抗震角度考慮的,比如在墻的拐角處、T形交界處、無約束端處、墻長大于等于5m的墻中間、電梯井四角、樓梯處以及門窗洞口寬度大于2m時應按設計和規范要求設置構造柱。
一般來講,構造柱都是在砌體結束后根據預留位置進行鋼筋幫扎、支?,F澆,而根據規范要求,構造柱不大于0.3米的墻體馬牙槎處要根據埡口先退后進,邊口吊線砌筑,沿著所留的馬牙槎錯口位置進行混凝土澆筑,從而保證構造柱與砌體結構整體結合的嚴密。
一般,留槎的位置可見下圖示例:
3.1.2圈梁的設置
圈梁,顧名思義,是需要整圈閉合的。不論是過洞口還是標高變化,圈梁都需要通過附加圈梁最終形成閉合。此外,在柱子與圈梁相交的節點部位應對構造柱的箍筋進行加密處理,比如本來是一肢箍的需改為二肢箍,而且加密的范圍不應少于0.5m的長度。構造柱與圈梁的連結可參照上圖示意。
無論是地圈梁還是頂圈梁,其都是建筑構配件中的重要組成,而且對建筑的整體抗震效果和防開裂具有重要的作用。
3.2砌體結構施工的技術要點
砌體結構的施工要嚴格參照《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924-2014的標準執行,通過主項控制和一般項的控制,保證二次結構的施工質量。施工規范對砌體材料、砂漿強度、留設方式以及植筋方案進行控制。
各類砌體材料在使用之前,需進行必要的灑水濕潤,特別是在夏季施工期間,由于氣溫較高,而且吸水不均勻,故都需要進行灑水,避免,砌筑完成后過早干竭,影響砂漿的粘接強度。一般來講,混凝土砌塊要提前2 d灑水濕潤,而多孔頁巖磚和實心磚要至少提前1天,而且潤水要面面俱到,不能留“死角”。砌筑過程中使用的砂漿一般為M5的強度等級,而且砂漿顆粒要均勻,且最好采用機拌砂漿。
簡而言之,砌筑工程的施工總結出橫平豎直、砂漿飽滿、上下錯縫、接茬可靠的“十六字”真言。(見下圖示例)
留斜槎砌筑 留直槎甩筋
無論是一順一丁砌法還是三順一丁砌法或者是梅花丁砌法,砌筑接茬時都需砍磚,而橫平豎直主要側重指砌筑過程要講究整齊規則,橫豎線條一致?!吧皾{飽滿”則強調砌筑砂漿要使用中砂,而且豎向縫、頂頭灰縫不得出現透明縫、瞎縫或假縫,保證砂漿足夠粘結上下兩層磚。一般情況下,可以在砌筑完3個小時后,用棍棒適當頂推灰縫,由于水泥的水硬性特點,正常飽滿的砂漿縫是不會被穿透的。此外,砌筑過程中還可能出現施工留槎或者構造柱留槎,此時應掌握五退五進,先退后進的原則,沿柱子高度方向每0.5m設置一道水平拉筋,且保證每邊深入墻內不得少于1m,這就是平時常說的:留馬牙槎、甩胡子筋。
正常的砌筑工藝流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