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省 679111
摘要:機械設備是施工中常用的工具,機械設備的使用可以有效縮短工期,提高施工質量。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對機械設備在工程中作用的發揮有著直接的影響。本文從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中的問題入手,探討分析了加強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工程;機械設備;問題;對策
一、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工程機械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規章制度執行不夠嚴格
工程機械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規章制度執行不夠嚴格對于企業所使用的機械設備,一定要有嚴格的登記管理,但事實上,在施工企業中還沒有建立起對機械維護、管理的記錄,技術檔案不全,機械設備臺賬混亂的情況相當嚴重,各種管理制度比較落后。個別施工企業在機械設備的管理中沒有科學有效的保養,更沒有保養制度約束,使一些機械設備過早老化,在使用中經常出現問題,影響了工程進度。
2、租賃設備的使用與管理相脫節
當前,企業施工設備的來源主要分為三種:①企業自帶設備;②施工隊自帶設備;③從相關公司租賃的設備。受經濟條件、施工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從相關公司租賃設備成為箭鏃企業施工設備的主要來源。但現階段的租賃市場,不同地區間的質量控制標準參差不齊,在大型施工設備管理中,承租企業對其的重視程度較高,相應的配套管理設施也比較完善;但對于一些小型或成本較低的租賃設備,由于這些設備的使用周期短、設備的使用權與所有權相分離,就導致企業對其的重視程度較低,認為只要能“湊合”即可。這種錯誤的思想容易造成設備管理中出現真空地帶,最終演化為設備管理風險。
3、機械設備缺少專業性管理,力量薄弱
尖端的高科技設備對配件、液壓油、軟化油、燃料等要求較高,在使用中必須要嚴格使用規定材料,但往往一些企業采購員缺少必要的專業知識,或者受到利益誘惑,購進了劣質價高的油料和配件,造成工程機械損壞或者效率低下。施工企業在經濟效益驅動下,為了趕坡度和工期,節省人員開支,在機械管理部門人員配備不足,人手不夠,造成機構設置不合理,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機械設備管理力量薄弱,還有施工企業對機械管理人員缺少必要的培訓與業務能力,對機械的管理知識匱乏,不能從本質上充分認識到保養的作用,責任心不強,導致機械過早損壞。
4、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與保養技術落后
在工程項目機械設備管理工作中,落后的保養與維修技術,與現代化的機械設備管理要求所不相符,限制了現代化機械設備在工程項目生產中的應用。工程項目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修工在,作為機械設備管理的主要環節,在工程項目這種惡劣的使用環境中,良好的機械設備保養與維修技術,是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基礎工作。
二、機械設備管理工作強化的措施
1、加強臨時設備的租賃管理
由于施工企業自有設備不可能適用于各種施工要求,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設備的外租或外借,如臨時租借管束抽裝機或施工工裝等大型設備。對于臨時租賃設備的管理,施工企業也應構建完善的協調租借網絡體系,并與租賃方制定嚴格的合同,規定雙方現場管理和安全管理職責,規定操作人員的職責與權限,從而保障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的完好、保障施工企業的經濟利益。避免在出現設備故障或出現操作問題時,由于合同制定不嚴格造成的推諉現象。通過制定科學的、嚴格的臨時設備租賃管理體系,以及在施工過程中對臨時租賃設備的管理,才能有效保障臨時設備的正常運行狀態及操作管理質量,為工程的順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
2、加大對機械設備信息化管理
工程項目機械設備信息化管理的目標:提升工程項目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和安全使用狀況,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系統管理方法等,對工程項目的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的保養、檢查、維護等跟蹤管理,以更好地保證工程項目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工程項目機械設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的發展,信息化對工程項目機械設備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備信息化管理能夠提升工程項目機械設備的運轉、使用效果,對提高工程項目機械設備的管理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
3、優化施工機械設備故障事先預防體系
工程項目固定機械的事先預防管理模式,對保證工程項目機械設備的低故障,正常運轉的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預防維修是在工程項目的生產空閑時段,對機械設備進行計劃性的維修,預防維修能夠有效降低機械設備的在線故障率。流動機械設備的維修模式,為了有效降低維修的成本,工程項目流動機械維修模式,使用狀態監測、主動養護等方式,主動維護能夠及時查找導致故障的成因,提升預防的效果。
4、強化施工現場管理
在施工設備管理中,施工現場管理是整個管理環節的重點環節,通過早期管理,將設備故障隱患降到最低是施工現場管理的主要目標。在施工現場管理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①應適當提高深入施工現場的頻次,監督相關施工人員的遵章守紀情況;②嚴格檢查施工設備的使用情況,對于使用過程中的問題要及時提出,并指派專業人員開展設備維護、檢查工作;③及時整改檢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圖表,記錄設備出現故障的原因、時間、現象、檢修人員與維修方法,避免相同的故障二次發生;④ 應加強施工設備配件管理。可適當的儲存設備配件,以降低維修成本。
5、強化機械設備使用人員與維護人員在崗培訓
科技發展推動技術進步,在工程機械設備中也應用了許多高科技產品,工程機械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只有合格的管理人員、操作人員才能掌握好機械設備操作規范,所以,企業在工程項目建設中,不但要更新機械設備,還要隨時進行知識更新,業務培訓,從根本上解決技術人員、維修人員以及機械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從整體上把握提升業務素質,通過培訓一批懂技術的專業人才,全面帶動企業整體技術業務能力。
6、實行彈性的工程機械保養制度
工程機械保養好壞,是影響工程整體質量的關鍵,要想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就需要有一整套好的保養制度。不同的機械設備有著不同的制造工藝、機械產地、復雜機型、種類特性,在對機械進行維修時,就會遇到許多不同的故障,不同的故障就有了不同的維修方法,一定要有多種維修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認真掌握每一臺機械保養技術,研究透徹使用說明書,以說明書為標準制定切實有效的機械保養獨立計劃,加強落實情況檢查監督,通過合理的獎懲機制,把機械設備維護使用的消耗費用、維修保養、安全運行、技術狀況等列入考核范圍,以此強化各級人員責任心。
5、設立機械安全維修基金,加強機械設備的成本核算
設立機械安全維修基金,實行專款專用,能夠有效解決安全隱患。成本核算應對燃油、潤滑油和維修費等執行單機登記,隨時掌握設備完成單位產量,所需動力配件消耗等雜費開支情況。健全機械設備使用記錄對運轉臺班、臺時完成產量、油耗等做好基礎資料的收集,按月匯總和對使用效果安全性能進行分析評價。以便對機械使用技術指標的比較和調整減少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結束語
機械設備的管理和強制保養維護一個復雜的綜合性課題,除了把好管、用、養、修關之外,還必須做到領導重視,各級機械管理人員、機械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及相關配合人員之間責任明確,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真正做到“預防為主”,就一定能夠杜絕重大機械設備事故的發生,保障機械設備安全優質高效地為我們的施工生產服務。
參考文獻:
[1]賈立才.建筑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錚錚鐵骨——我國建筑機械設備的發展歷程及前景分析[J].建筑,2012,02(54):69-71+4.
[2]陳勇敢.論公路施工設備管理現狀與改進《價值工程》.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