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鄉規劃工作也越來越重要。合理的城鄉規劃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資金,而且可以長期為市民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文章結合我縣城市規劃情況,分析了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問題,對創新城鄉規劃管理體制、完善與提高規劃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了探討。
關健詞:規劃管理;制存;問題;完善與提高
要想搞好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就要求各級城鄉規劃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不但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做好規劃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將目光放的長遠些,對工作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總結和研究。摸索在對城市、鄉鎮進行規劃建設中的創造性的經驗和規律,從而為城鄉規劃建設以及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為了提升城鄉管理的水平,各級政府應科學的對規劃進行編制,組織專家、公眾部門廣泛的參與,進行科學的決策,從而能夠高質量、高效率、高水平的完成了城鄉管理的總體規劃、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新區總體規劃等相關城市,同時還關系到城鄉發展大局的非常重要的建設規劃。要完善各種規劃的編制工作,初步建立比較完整、相互補充、銜接的規劃體系,例如縣級鄉鎮級別的體系規劃、村莊一級的規劃,以及城市中的軌道交通、綜合交通規劃,同時還包括老城區改造升級、城中村改造等規劃等相關的編制工作。
一、當前城鄉規劃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1、當前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沒有的發展觀指導,達不到和諧社會的要求,不少地區的城鄉規劃還處在計劃經濟時代的水平上。在設計思路上,往往是我布局到哪里了,相關的規劃才編到哪里,沒有長遠的規劃和空間布局,無法與規劃引導建設,這種規劃是被動的,不符合利學和人文建設要求的這樣的設計理論和設計水平,是無法達到以人為木,全而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是不能適應構建現代和諧社會的要求的。
2、城鄉規劃管理工作職能不足的壓力越來越大政府的各有關部門都在不斷強化自身的職能,希望自身可以參與到設計空間布局的規劃工作,在空間布局有更大的發言權,這樣壓縮了規劃部門在改革中形成的綜合技術優勢,由于規劃部門的相關指責與其擁有的權力嚴重不符,在面臨各部門的技術強化和制度強化時,失去了以前的技術和制度優勢,為了這種競爭有與合作不足的,現實狀況,規劃部門必須加快體制改革和相關制度改革,強化自身優勢。
3、城鄉規劃管理工作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在現有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了相當多的各種問題,首先是城鄉規劃其政府審批的多,監管少,不少地隨意調整規劃設計,其設計案的執行情況不利;其次是規劃管理工作紙上的禁止性規定多,但實際執行的相對力度較小,違反規劃的相關建筑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平時沒有相關的檢測人員,執法管理也不到位,但發生一些突發事件時,規劃部門往往成為責任追究的主要部門,將過多的問題都推給規劃部門,導致規劃部門壓力很大。再次,規劃部門的法定職責多,但相應的實際行使權利少,沒有與其職責相應的執法權力和行政權力,無法有效管理相應的職責賦予其的使命;最后,在現有技術原因,在缺乏上級部門的技術支持的情況下,規劃的原則往往難以堅持下去。
二、城鄉規劃管理的思考
城鄉規劃的管理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其實際運作有賴于整個社會經濟、政治環境相互協調,為使城市規劃能真正對城市建設起到指導作用,有必要對規劃管理的各個環節加以完善和提高,求實創新。
1、強化措施,規范村民住宅用地
城市土地是城市規劃、建設和未來發展的第一資源,城市規劃的實施和管理受城市土地的制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城市規劃藍圖的實現,因此,為了有效的實施城市規劃,必須加大城市土地管理的力度。高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放開二、三級土地市場,對用地行為及土地交易實行扎口管理,同時完善土地供應機制,使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相銜接,推行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對城區的閑置土地和“退城進郊”置換的土地,實行儲備管理,納入地方土地儲備庫,統一經營。對于被征地、拆遷及城郊想利用區位優勢進行建設的農民,可以按照村莊布點規劃,通過新農村建設的方式加以引導進行按規劃建設。一是劃定建設范圍。對城郊結合部及城市規劃控制區內的村莊,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依據,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分類指導、適度集中”的原則,綜合考慮,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劃定村民住宅建設范圍。二是制定具體標準。建設選址應選擇區位優勢大、集聚程度較高、有一定基礎設施且利于多個村組集聚的中心村或組。新建的村民集居區應以多層建筑為主,嚴格控制低密度,低層住宅。三是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到集居區內建設,同時對原居住地進行嚴格的建設控制,杜絕違章建設的產生。
2、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強化規劃調控作用
城市規劃管理作為公共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具體管理方法的改進對于推動規劃的實施也具有相當大的作用。管理的手段可以是運用法律手段和經過科學決策的行政手段,也可以是運用經濟手段和物質技術手段,同時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成果向公眾傳播信息,規范管理。例如,開發商在進行開發建設時,在符合規劃設計條件以外為公眾提供公共使用空間或設施,經批準就可以允許適當提高容積率,用提高容積率作為規劃管理手段的獎勵方式,這就是規劃管理部門的一種調控方法。其次利用現代的先進網絡技術,加大規劃宣傳力度,公布規劃信息,使管理部門與公眾之間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關系,有助于取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社會對規劃管理的支持和協作。
3、構建規劃決策機制,建立完善規劃委員會制度
規劃管理決策是城市建設的中心環節,關系到城市建設管理的最重要的活動,在當前工業、信息突飛猛進的時代,為解決規劃實施及管理中的問題,避免規劃編制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及“拍腦袋”決策等現象,就必須構建規劃的決策機制,建立和完善城市規劃委員會和專家咨詢委員會制度。建立規劃委員會,可以進一步提高政府綜合科學決策水平,創新規劃理念,加強對規劃建設的領導,同時它也可以發揮強有力的組織協調作用,統籌空間資源,完善功能布局,有效決策各項建設,使決策更加科學、民主。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則是政府重大規劃決策咨詢機構,對各類重大決策、規劃方案和專項規劃提供前期咨詢。本著科學合理、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促進發展的原則,從各個不同領域、不同角度探討發展思路,為規劃委員會審批重要規劃做出重大規劃決策提供依據。
4、理順規劃管理體制,健全規劃管理機構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城鄉規劃職能越來越突出的成為政府宏觀調控經濟發展、城市空間資源和社會事務等各方面的有力手段,城市規劃及管理水平越來越突出的成為影響經濟發展和城市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城市規劃是政府的職能,是龍頭,是建設的依據,是關鍵,規劃與建設一家,將導致權威性與法律約束性不夠,規劃管理執行不嚴。因此為了加強規劃的管理,應理順當前的規劃管理體制,成立單獨的城鄉規劃管理機構,納入政府系列,統一行使規劃管理權,以便更好的為城鄉規劃提供組織保障,實現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發揮區域規劃的宏觀調控作用。同時,根據城鄉規劃管理需要,配備相應的專業隊伍,把城鄉規劃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切實予以保證。
三、結束語
創新城鄉規劃管理體制,建立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和規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生產力發展和進步的必然,是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的要求。縣級城市雖然規模較小,但問題較多,城市規劃管理體制也要逐步完善,新的體制可以保證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從而更能順利的推進城市規劃的實施。
參考文獻:
[1]楊秀珠.試論城市規劃管理體制的改革[J].城市規劃,2002(8):51-55.
[2]章惠生.規劃指導提升城市規劃管理水平[J].城市住宅,2009(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