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市政道路工程項目是城市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發展和建設的重要標志。為了保證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就要做好施工現場質量管理。
關鍵詞: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監督管理
引言
市政道路建設是城市建設的基礎和前提,為了滿足當下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需求,我們必須要加快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進程。國家對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設投入也在不斷增加,而且市政道路工程的規模越來越大,這增加了工程的建設任務和建設的難度,也對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就要加強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現場質量監督管理。
1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問題
1.1施工質量管理力度不夠
如果不能對其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那么不但會產生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問題,同時也會影響到施工進度,甚至威脅到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然而,當前很多施工單位單純把工作重點放在施工組織設計和方案等文本資料的撰寫上,而對于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及其施工細節的重視程度不夠,控制力明顯不足,這無疑會給市政道路質量留下一定的隱患。
1.2施工管理秩序不規范
雖然我國出臺了一些對施工現場進行規范的政策,但是目前施工現場管理混亂的情況并沒有得到有效 緩解,仍然是一派“臟、亂、差”的景象。甚至一些施工單位在施工建設過程中,缺乏對整個體系的管理,不僅在施工現場堆積很多的垃圾,還不按照相關規定停放機械,最嚴重的是一些施工單位現場工作人員沒有工作積極性,精神面貌差、作業效率不高等,嚴重影響了施工項目的效率和質量。同時,由于公路施工工程監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未能控制全局,導致公路施工管理規范的漏洞較多。一些監理人員,為從中謀取更多的利益,受人恩惠,在施工質量上做手腳。這些現象將會導致施工無法順利進行或者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
2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對策
2.1做好施工前的交底工作
首先設計單位的設計人員應該對施工單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工作,并切實落到實處,這是保證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的第一步。在進行施工之前,項目負責人應該組織所有的施工人員進行技術性交代,保證所有的施工人員了解建筑工程的特點以及質量要求,避免出現安排不合理、技術交底不完善等造成的質量事故等。(2)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之后,制定周密、詳細的施工計劃、分包計劃以及勞動力使用計劃等,避免出現隨意施工的現象。
2.2完善施工質量控制體系
建立完善的市政道路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體系,實現有效的市政道路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的重要途徑。施工單位要以實事求是的原則,正確分析自身的管理水平,充分考慮到單位實際的技術操作能力,制定合理的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基礎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市政道路施工管理體系要對單位以往所實施的工程項目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評估,完善單位的不足之處。針對技術人員技術的不足之處進行有效培訓,完善基礎管理體系。分析每個工程的特點,構建具有實用價值的市政道路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體系,意在使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質量的控制措施達到良好的效果,建設出優質的工程。
2.3加強施工材料設備檢查
在對施工材料及設備進行采買的時候,要嚴格依照國家的相關要求,對施工材料和設備進行檢查,比如:查看施工材料是否存在質量問題、查看施工設備的規格是否符合國家對其的要求以及檢查施工材料和設備是否具有出廠證明等,以確保施工材料和設備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施工材料及設備在入庫前,要對它們進行第二次質量檢驗,且還要依據檢驗的最終結果,編寫相應的檢驗報告。施工材料入庫時,要填寫準確的入庫信息,比如:材料名稱、規格、數量、用途以及入庫時間等,確保施工材料信息的準確性。施工設備的安裝要實行全程監控,以確保安裝質量。
2.4增強質量意識,提高人員素質
在整個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員是工程的總指揮、組織者、監督者,更是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參與者。所以,必須強化施工參與人員的質量意識,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提高施工管理工作者的素質。在管理中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增強工作榮譽感和責任感。同時,必須明確崗位職責,與人掛鉤,制定崗位責任制,完善工程質量考核辦法,對交付監理簽認的工程,施工單位要建立質量責任和大型結構物施工檔案,以明確質量責任。再者,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應該采取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工程建設與工程質量管理的主體都是人,因此要提高人員素質。結合不同的崗位開展不同的技術培訓,通過考核的方式,檢查施工人員的技能水平。
2.5嚴格進行質量檢驗
一是,明確的提出質量的標準 檢驗標準主要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即達到規范化、規程化、標準化、管理制度化。檢驗內容主要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結構整體和部件進行物理、力學性能檢驗,使質量事故盡可能地消滅在施工過程中,這樣使工程質量符合規定的標準。檢驗手段是通過儀具測試和試驗數據結果反映出來。二是,嚴格進行質量的檢驗 無論管理制度、工藝措施、規范、規程、規定要求;還是從平時檢查到具體指導,從關鍵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須強調一個“嚴”字;如果發現質量問題,一定要嚴肅對待,要一絲不茍的進行妥善的管理,該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該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問題。檢查和評定,評估和建議,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工程的質量,各級領導,對質量的管理絕不能馬虎行事,要做到事先指導,中間檢查,成果評審和信息反饋工作,不能像以前事后把關,到工程結束后才檢查,不注重中間的檢查。當然也避免不了在工程完成后才發現問題,通過事后驗收,發現質量問題,總監理工程師要求停工整改。并配合單位提出解決的方案,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6加強質量驗收管理
要按照質量檢驗標準來驗收路基,但凡沒有通過驗收標準的路段必須采取相關措施,在其達到標準以后才能進行混凝土的鋪設工作。路基最重要的檢測標準就是壓實度,它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路基壓實度指標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路基的穩定性及其使用壽命,根據土壤的物理性質確定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是否滿足壓實度達到的標準。以含水量為橫坐標,干密度為縱坐標,最佳含水量是施工控制的重要保證,最大干密度是現場壓實度的標準。
2.7充分發揮工程監理作用
工程監理制度的實行,對規范工程施工行為和提高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在道路施工建設合同中應充分強調發揮工程監理的作用,明確其職責和權力,給他們創造一個科學、高效、公正、獨立的監理環境,按規監理,按圖檢驗。另外,現場工程監理應準確抓住工程質量控制點,做好各階段的監理工作,必須親臨施工現場,對整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不規范行為要及時制止并糾正,對不服從管理的應立即上報,讓其立即停工整改。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越來越重視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現階段道路施工項目中,頻繁出現質量問題為道路以后的使用埋下許多隱患,嚴重影響了市政道路職能的發揮,進一步影響了人們的正常出行。因此,提升道路工程質量十分有必要。質量的提升必須要綜合考慮各個影響因素,推進施工現場的標準化進程,嚴格控制材料的質量,構建動態的現場監控機制等。只有重視每一個環節,從多方面著手,才能真正
參考文獻:
[1]駱曉輝.試論路橋施工項目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舉措[1]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07).
[2]施風華.淺談如何加強路橋施工企業的管理[1]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11).
[3]李琰.探析路橋工程施工中幾種常見的路橋施工技術[J].科技創業家.2014(02).
[4]王德禹.淺談如何加強公路工程質量監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