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紡織工業設計院
摘要: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人們的住宅也在發生的變化。人們住宅主要是依據社會的形態來進行設計,人類文明的進步推動著住宅形式的轉變,而住宅的設計也是在原有住宅的基礎上所展開的,因此,針對傳統住宅哲學進行研究,可以使得人們能夠充分的了解到現代住宅設計的細節,本文就主要對傳統住宅哲學對現代住宅設計的影響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僅供同行交流。
關鍵詞:傳統住宅哲學;現代住宅設計;影響
對傳統住宅哲學進行研究,可以充分的了解到現代住宅設計中的各種元素,可以說,傳統住宅哲學中的思想對現代建筑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現代住宅設計主要是以傳統住宅哲學為參考依據,在傳統住宅哲學基礎上,對現代住宅設計的智能化以及現代化進行充分的理解和認識,而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傳統住宅哲學也逐漸融合到了現代住宅設計中,為現代住宅設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傳統住宅中虛位空間在住宅中的保留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工程越來越朝著高新技術、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此時,傳統的住宅哲學在現代化建筑中蓋上了一層薄紗,在其中的表現越來越模糊,然而我們將這一層薄紗揭開,我們發現現代化建筑只是傳統住宅呈現的不一樣的形態而已。它們之間不能夠直接分離,它們之間存在著和諧統一的關系,傳統住宅哲學只是通過無形的方式存在在現代化建筑中,如果將其抽離,那么現代化建筑就會相對混亂,并且也不能夠與社會發展同步。
傳統住宅哲學對現代住宅設計有著一定的影響,而在傳統住宅哲學中,對現代住宅設計影響最為廣泛的就是建筑空間虛位的保留。建筑空間在使用中,某些空間并不會被人們所感知,也就是說,這些空間是虛位存在的,這樣的空間就屬于虛位空間。雖然這些空間并不能夠被人們所感知,但是其在建筑的空間設計中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虛位空間能夠起到一種主導作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虛位空間存在的范圍較廣,單論住宅設計來說,建筑空間范圍內部通常會存在虛位空間,而這種虛位空間并不是單純的指代一種實物景象,其主要存在與人們的觀念中,如家庭文化等,這種虛位空間雖然在人們的居住空間中并不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其確實人們住宅空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對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明顯的影響效應。
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對城市規劃和建設力度的要求也在提升,而隨著人們個性化意識的增強,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城市規劃進程的加快,使得人們對于空間布局的要求也在提升。城市居民越來越提倡獨具,這樣就使得家庭的規模逐漸縮小,而人們的居住密度卻在不斷的加大。而就住宅的空間布局和規劃來說,其與傳統的住宅相比并沒有太大的區別,業主會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來決定居住空間的大小,并且業主也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對居住空間進行布局和規劃,在現有住宅中,還是以居住功能為主導地位,而其他的功能只能夠居于次要地位。從這點上來說,現代住宅還保留有傳統住宅哲學的一些思想觀念。
二、對空間表里的分化
在建筑空間中,主要分為兩個層次,其一是表空間,其二是里空間,所謂的表空間主要是指與外界環境有著直接接觸的空間,而里空間則主要是指與內部以及專屬空間相接處的空間。就傳統住宅來說,其在對表空間以及里空間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等級區分較為明顯,建筑的各個結構中,表里空間都處于對等的局面。在住宅空間的表里區分中,表空間為儀式化、公共化和可視化的空間,是格局寬敞裝飾華麗的區域;而里空間為操作性和輔助性空間,其格局則相對狹促甚至談不上裝飾。
空間的表里使住宅內部呈現不同的建筑質量和使用方式,而兩者之間的對比甚至超出不同住宅之間的質量差別。對現代住宅來說,陽臺作為住宅與外界環境接觸的空間,本應是住宅的表空間,但是陽臺的對外關系與住宅的對外聯系行為不在一個方向上,所以陽臺對住宅內部來說是里空間,陽臺的雜亂與非儀式化與集合住宅中的住宅單元無法一一對應,而不需像對待表空間那樣成為裝飾的重點。而對于居住區的建設,無論空間形體的塑造還是建筑環境的營造,都是以住宅區主要進出方向為建設的重點,這種空間范圍是一個居住區的表性空間,而其他界面則成為住宅區的里空間。住宅區的里空間很可能在城市中對其他區域形成消極的影響,甚至在自己區域內部對住宅環境的影響也是消極的。
三、對視覺形象、空間舒適度的改觀
在居住過程中,住宅的視覺美觀與舒適程度無疑是人們極為重視的。隨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也就要求現代住宅能夠跟上時代步伐,滿足人們更高、更多樣化的要求。而傳統住宅所包含的哲學能夠為現代住宅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在住宅視覺方面和舒適度方面,傳統住宅的優勢十分顯著。它的突出特點是對于空間和實體的細節性的裝飾,這極大增強的住宅視覺上的美觀度。
住宅對細節方面的裝飾程度無疑是改善生活設施以及視覺性極為重要的方面。住宅對內和對外的細節上的布局和裝飾,是維系一棟住宅核心空間的方面之一,它更有著控制整個住宅環境的作用,對住宅的裝飾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居民自己對居住的要求。現代住宅再復雜,也不能否認對細節裝飾的作用。
在住宅的裝飾上,經濟力量也更側重于向視覺可達的空間范圍傾斜,住宅的裝飾程度的增加大于對生活設施的改普,對住宅的外人可及的空問的裝飾又重于內部的起居空間。中國住宅的視覺性與舒適性的關系從本質上來說仍來源于住宅的禮儀化功能占主導的建造意圖,住宅的居住空間和生活設施,不僅在家庭與外界的關系上應處于相對隔離的私密性空間內,而且在家庭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也是相互獨立的。而住宅的對外與對內的禮儀化空間才是維系一棟住宅的核心空間,而對這種類型空間進行堂皇的布局和細密的裝飾,也正是在禮儀活動中實現可達的區域。而生活空間的使用,即使由于設施的不足而產生的舒適性的低下,又不會影響到住宅的禮儀功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說明了在傳統社會中一棟住所具備的意義實際上遠超于日常的生活活動,而更具備使用者的社會角色和家庭組織關系上的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住宅哲學對現代住宅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現代住宅無論是在空間設計還是在美觀造型設計上,都延續有傳統住宅哲學中的一些思想觀念。現階段,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使得人們對于傳統住宅哲學的研究又更深了一層,在深入了解了傳統住宅哲學重要性的基礎上,使得現代住宅設計受其影響更深,這對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更為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對傳統住宅哲學進行有效的分析,可以為未來建筑設計提供更加全面的參考依據,從而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全昊罡.芻議韓國錦山住宅的傳統性與現代性[J].黑河學刊.2012(10)
[2]王靜,周璐.嶺南地區傳統住宅建筑通風方式的啟示[J].華中建筑.2013(07)
[3]葛一,謝衍,田軼威.杭州傳統住宅中的綠色建筑因子調研——以杭州市小營街道五柳巷傳統住宅為例[J].現代城市.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