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福龍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650000
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戶對于居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居住環境的關鍵就在于合理進行住宅的內部空間設計。本文分析了民用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原則,并探討了如何通過設計來滿足人的舒適性、私密性等多種需求。
關鍵詞:空間;功能;私密
一、民用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原則
建筑的主要角色是空間,其表現形式多以空間和時間的交叉為存在依托,通過對具體的建筑空間進行功能和氣氛營造,室內設計的目標和初衷才能達成。我們通常所說的內部建筑空間實指的就是室內空間部分,內部建筑空間要想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就要重視對室內空間設計的探索與應用。民用建筑內部空間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功能分區合理性原則
住宅內部空間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有公共性的和私密性的,有動的和靜的。在設計中要正確處理它們的功能關系,滿足各功能分區的要求,使之動靜分區、公私分離、潔污分離,這是住宅使用功能良好、居住舒適的先決條件。在進行合理功能分區時,還要做到室內流線順暢,交通面積集中、緊湊、減少干擾,突破單純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積的綜合利用,提高室內空間利用率。
(二)環境舒適性原則
舒適性是一個綜合概念,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舒適性要求的標準也會不斷發展變化。在住宅設計中,應根據該地區的氣候條件,爭取較好的朝向,獲得較多日照和較好通風環境,利用自然對流通風,有效地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和衛生狀況。
(三)靈活性原則
現代住宅建筑追求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靈活性原則是指在內部空間組合設計中可以合并或者連接某些功能分區,對空間進行靈活的分隔或重組,根據使用功能的改變重新設計內部空間形態和尺寸,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與適應性。
二、民用建筑內部空間設計要點
(一)空間尺度的合理設計
空間尺度的合理設計,直接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在了一起。如果在空間尺度的設計中過于拘泥,設計的使用范圍相對較小,那么我們的生活就會顯得十分的擁擠。由于空間尺度未能夠合理的進行設計,內部的各種物品的擺放必然會顯得雜亂無章,最終給人的感受就是異常的糟心,也會影響整個建筑內部空間使用價值的發揮,降低建筑設計的應用價值。
在空間的三個度量中,高度比長寬對尺度具有更大的影響。在處理室內空間形態時,按照功能性質合理地確定空間的高度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室內空間的高度,一個是絕對高度即實際高度,正確選擇合適的尺寸無疑是很重要,過低會使人壓抑,過高又會使人感覺不親切;另一個是相對高度,即不單純著眼于絕對尺寸,而要聯系到空間的平面面積來考慮。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絕對高度不變時,面積越大,空間就顯得越低矮,如果高度與面積保持著一定的比例,則可以顯示出一種相互吸引的關系,利用這種關系即可以造成一種親切的感覺。就空間的高寬比例而言,比例不同,給人的感覺就會不同。高而窄的空間(高寬比大)由于豎向的方向比較強烈,常常會使人產生向上的感覺,如同豎向的線條一樣,可以激發人產生崇高雄偉的藝術感染力。
(二)室內空間的私密性設計
私密性是對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選擇與控制,它有助于增強個人的獨立性和選擇意識。私密并不意味著隔離,而是個人與鄰里間,甚至與家人間的生活行為關系的控制。
建筑之間距離,除日照、通風等因素外,還必須考慮視線、噪音的干擾。兩戶之間的窗戶設置應該避免窗戶正對;各戶的生活陽臺之間應有所遮擋;退臺的屋面平臺既要防止樓上平臺的俯視,又要避免相鄰住戶之間的視線干擾。多層住宅居室與對面居室之間的距離一般不宜小于18~20 m,低層住宅則不宜小于12 m。窗戶毗鄰道路的住宅,可以利用半地下室提高底層的室內地坪或者在窗戶邊合理的配置綠色植物避免室外視線的干擾。
在戶內空間,雖然是家人之間的活動,但戶內不同的功能空間也因不同的居住行為內容而具有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特征和要求。一般而言,戶內各功能空間私密性由弱至強的梯度順序為:戶門-過道(過廳)-客廳-起居室、餐廳、廚房-臥室-衛生間。住宅建筑私密性設計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合理組織從公共到私密的空間序列層次,明確室內與外界環境、戶與戶之間以及戶內各功能空間之間的分區、分隔和界定,通過合理地劃分與組織空間,采取適當的阻隔視聽干擾的措施,滿足家庭成員對私密性的要求。因此一般要求:不設前室的衛生間的門不應開向起居廳,衛生間最好設在私密區;臥室、書房的門不宜直接開向起居廳,臥室、書房也應集聚在私用區;分戶墻、分室墻及樓板應達到空氣聲和撞擊聲的隔聲標準等,使每個家庭成員的私密行為得到充分的保護,從而人人能身心健康,和諧相處。
(三)空間利用
1、重疊使用
在實際的設計中首先要重視空間的交叉使用。空間的交叉使用能有效的提高空間的使用率。如常見的客廳和餐廳的綜合利用,將餐廳和客廳設計成半開放形式,不但擴大了廳的面積還實現了廳的多種功能。又如對走道上部空間的利用。純為交通性的走道,在居住建筑中都是供人們通行而停留較少的地方,寬度也不大,因此它可比其他房間采取更低的層高。在居住建筑中常利用走道上空布置儲藏空間,這樣從被壓低后的交通空間再進入房間,可以使本來高度就不大的居室,在大小空間的對比下,產生更為開敞的心理效果,同時有時也可降低部分居室高度以增加儲藏空間。
2、向上發展和往下爭取
讓空間“向上發展,向下爭取”已達到有效利用空間的目的。在一般情況下,居室的家具等物品都聚集在較低矮的下部空間,居室的上部空間往往會很空余。如果利用適當的高度隔出一個天花板夾層,再結合一個折疊梯,就是一個很好的儲藏室。在此要注意的是房屋的高度,如房屋的高度有限,就不適宜隔開,過低的房頂會帶給人壓抑感。不過大多數的戶型都有一定的層高可以做空間擴展。其次,還可以向下爭取,如利用復式、高架地板之階梯處設計為抽屜、鞋柜等。
3、彈性運用
巧妙利用狹小空間做文章。如對衛生潔具的的空間利用。一般情況下小戶型衛生間的面積很有限,最好使用淋雨,在面盆的下方設計一個儲物柜,使下方的空間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還可以在墻角做一個收納柜,將儲物的面積設計到最大。如果每一個角落都這樣精心的設計,小戶型也會非常的舒適。又如,有需要可以適當的改造墻體,以達到空間結構的最大化和視覺上空間的擴展。比如窗戶盡可能與外墻齊平。比如臥室盡量的向陽臺拓展空間,中間用清爽、淡雅的窗簾隔開,這樣就能在視覺上放大臥室的空間。
4、死角活用
在“死角的活”用上做一番設計,讓不起眼的死角擁有奇妙的利用價值。建筑設計時通過利用外墻的厚度,在窗臺以下適當加以處理,按空間的不同大小,可安置暖氣片、空調箱或儲存什物等,如一般家庭,都需要儲存大量的什物,如果沒有適當的儲存空間,最后必然會侵占其他房間或居室,這是造成使用不合理和影響室內觀瞻的根本原因。因此,住宅設計中一定要自始至終,十分注意空間的利用和什物的儲藏以及各種技術層管道井等布置問題。對住宅來說,首先應將儲藏空間和建筑緊密結合,如壁柜、壁龕、嵌墻家具、懸掛式家具及擱板等,這樣不但可以減少住戶家具的數量,還可相對增加使用面積,而且對室內空間的完整性起著極重要的作用,為室內設計工作帶來十分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胡斌.民用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年13期.
[2]金籌堯,蔣銀光.淺談在建筑內部空間設計中的尺度與形態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年1期.
[3]祝云.適形而止空間的人性化設計[J].南方建筑,200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