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昌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濰坊 26100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筑物的大跨度和大空間倍受青睞,建筑結構日趨復雜化,高大模板支撐體系被廣泛應用。由于我國沒有完善的模板支撐體系設計規范,也缺乏工程經驗,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屢見不鮮,造成巨大損失。因此文章對建筑工程模板支撐體系及安全控制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建筑工程;模板支撐體系;安全控制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技術管理問題尤其突出,引起各方責任主體高度重視。但在日常施工現場建筑模板工程施工專項檢查中,發現不少技術管理人員未落實模板工程施工技術措施。。現將這些問題系統地總結歸納分析,結合相關模板施工安全技術規范,采取有效的技術管理措施,以此提高施工質量,防控事故的發生。
一、模板支撐體系坍塌事故主要原因
1.管理方面的問題
1)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安全生產意識不強,未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對施工現場執行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情況安全管理不力,對重大隱患源的安全檢查管理不嚴。監理單位對模板工程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的審核不認真。
2)施工單位編制模板工程專項安全施工方案與施工現場具體情況不符,或施工現場不按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搭設模板支撐體系。現在大多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由資料員代編寫,沒有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情況,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不合理、無針對性,只是用來應付檢查,不能指導現場施工。
3)施工現場勞務用工管理不到位,架子工等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作業,施工單位未按規定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搭設模板支架前未對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4)安全檢查流于形式,忽視模板支架的驗收。模板支撐坍塌事故大多是在模板支撐搭設好后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發生的,坍塌的模板支撐基本都存在搭設不規范問題,作業人員存在違反操作規程問題。
2.施工方面的問題
1)忽視模板支撐的基礎處理,基礎未進行有效夯實,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或立桿底部未按規定設置墊板、底座,導致模板支撐失穩發生坍塌。
2)施工現場不按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的設計要求進行搭設,立桿的間距過大,無縱橫向水平拉桿,支撐體系的承載力不夠,造成失穩坍塌。模板支撐搭設作業人員不按標準規范的構造要求搭設,立桿的接頭采取搭接、套管,接頭未錯開,不設剪刀撐和掃地桿,導致支撐體系容易整體失穩。
3.材料方面的問題
1)鋼管和扣件的質量低劣。目前由于鋼管、扣件生產及流通領域存在諸多問題,導致施工現場使用的鋼管和扣件很多質量不合格。
2)可調托撐質量不合格。由于目前市場可調托撐存在螺桿外徑過細、托板變形嚴重以及其壁厚太薄等比較嚴重的質量問題,而模板支撐設計只考慮其懸臂長度,不考慮材料幾何參數,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二、模板支撐體系安全控制主要措施
1.把好模板與支撐架材料和產品質量關
在模架材料和產品進入施工現場前,要別淮備購置的模架材料和產品進行考察和抽查,優選廠家,選用合格的材料和合格的產品,嚴防假目偽劣材料、產品進入施工現場,尤共是所進的扣件,必須按規定進行抽檢試驗,合格后方司投入使用。鋼管在使用前應先檢查,過度變形和嚴重銹蝕磨損的鋼管不得使用。
2.加強方案編制與論證管理
1)模板支撐體系施工前首先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應由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編制,并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項目總監審批。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應結合工程具體情況,內容應具有針對性,計算準確,不得擅自套用其他方案。
2)監理單位項目總監、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應加強對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的審批把關,凡嚴重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套用痕跡明顯的,一律不予審批通過。
3)搭設高度8m及以上,跨度18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施工單位要組織本單位技術、安全、質量等部門的技術人員對專項安全施工方案進行審核,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合格后,再按規定組織專家論證,未通過專家論證的,不得組織進行施工。
3.加強鋼管扣件等材料的質量管理
鋼管應使用準48×3.6的Q235普通鋼管,扣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在螺栓擰緊力矩達65kN時,不得發生破壞,進場時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和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扣件及可調托撐要按要求進行維護保養和報廢,及時更換破損零部件和進行防銹、除銹等維護保養,對出現嚴重銹蝕、變形、裂紋等情況的構配件必須及時做報廢處理,不得繼續使用。
4.加強搭設作業人員的資格管理
模板支撐搭設作業人員應持有建筑施工架子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施工單位要加強對搭設作業人員資格的管理,不得安排無架子工操作資格證的人員從事搭設作業。
5.對模板及其支撐體系采取設計計算控制
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系統必須有設計計算和搭設方案。計算內容應完整、正確。重視模板支撐架專項施工方案的設計與審批工作,對重大工程、高空架設工程的支撐方案和施工工藝要進行專家論證評審。
6.加強搭設和拆除過程管理
1)模板支撐架搭設前,施工現場項目技術負責人、現場專職安全員應當根據專項方案和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對現場管理人員、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應有針對性,包含搭設安全要求等內容,交底人、被交底人要履行簽字手續。
2)模板支撐的地基承載力應能滿足設計方案要求。應根據要求對松軟土、回填土進行平整、夯實,現場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措施。
3)支撐架的鋼管立桿底部應按規定設置木墊板或鋼底座,木墊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木墊板、鋼底座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立柱接長嚴禁搭接和采用套接方式,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嚴格控制自由端的長度不大于50cm。落實模板支撐搭設交底制度,特別是根據圖紙設計做好支撐的提前設計和交底,對于梁底必須設置足夠數量和剛度的立柱支撐,梁底下50cm之內設置水平拉桿。
4)模板支撐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范、標準和專項方案的要求搭設,按規定設置剪刀撐、掃地桿,并設置與主體結構的墻、柱進行有效拉結。
5)澆筑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后方可進行模板支撐拆除;拆除的鋼管、扣件及其它配件嚴禁直接從高處拋擲至地面;拆除時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范圍。
7.加強驗收管理
1)模板支撐應在搭設完成后,由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質量、安全等技術人員及監理單位的項目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進行聯合驗收。經參加驗收的人員驗收合格并簽字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注,嚴禁先施工后補簽。
2)模板支撐架在混凝土澆筑時,施工現場要派出專人在下層觀察支撐的受力變形情況;模板上荷載堆料和施工設備合理分散堆放,不應造成荷載過分集中。
8.加強監督管理
1)模板支撐施工時,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已編制的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的要求組織施工。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的搭設、拆除過程,應有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設專人負責安全檢查,發現險情,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員并采取應急措施,險情排除后,方可繼續施工。
2)監理單位在模板支撐搭設過程中,應重點檢查實際搭設情況與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是否相符,在對模板支撐驗收合格后方可同意澆筑混凝土。同時,要加強對模板支撐的搭設、拆除過程和混凝土澆筑過程的巡視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責令整改。
3)建設主管部門要將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作為建設工程安全監督管理重點,加大安全監督監管力度,重點做好對高大模板支撐的管理和監理單位履職情況的監督管理,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行為要嚴厲查處。
結束語
引起模板工程在施工中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既有模板支架自身結構特殊性的原因,也有因不重視導致設計、施工、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因此,為確保模板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性,必須提高安全意識,嚴格操作規程,加強過程管理。
參考文獻:
[1]鄭蓮瓊。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體系現場調查[J]。福建建設科技,2013(3)
[2]李正波。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