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市政管理處(北流市城區路燈管理所)廣西 537400
摘要:近年來,建筑行業發展欣欣向榮,工程量也在不斷激增,為了有力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也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建筑行業中,對于電氣自動化技術在建筑的中用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以及現實價值,本文在此對建筑電氣化技術的重要應用做了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智能建筑;應用
一、建筑電氣自動化技術概述
建筑電氣自動化就是一種自動化的控制系統,通過這種自動化的控制系統能夠實現建筑物內部動力配電工程、樓宇控制系統、通信系統的自動化運行,使其能夠根據建筑物的實際環境對電氣設備作出實時調節,進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程度,保證建筑電氣系統的高效運行。智能建筑的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控制就是對系統實行二十四小時的全面監控。在很多的大型建筑物中,由于其樓層結構比一般建筑物要復雜,因此電氣組件也相對較多,于是就更容易發生運行故障。如果無法有效排除電氣工程的故障并提供及時地維修服務,就會給樓層負責人的管理工作帶來很多的麻煩。現代化智能建筑采用的是全自動系統,其“采集、處理、反饋”集于一身的運行模式可以對樓層中的各種系統進行全面的監控,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信息反饋到樓層管理控制中心,該系統具有自動管理功能,在收到信息指令后,便會自動將指令下達到各個子系統中,及時解決故障問題。這種自動化控制不需要人為的操作就可以輕松實現對整個建筑的全面、實時監控。
二、現代智能化建筑中自動化系統的組成及功能實現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有以下三點工作步驟:第一,對來自測量變送裝置的被控量的值進行檢測輸入;第二,對采集到的被控量與給定量進行運算,以此來調節控制器的方向和輸入;第三,適時地對執行機構發出控制信號,完成控制任務。
系統主要由自控空調機組、自控給排水系統、照明控制系統及消防安全控制系統等組成。智能建筑對電力與照明系統的控制包括對配電系統的運行參數的實時監測,對建筑物用電量的自動統計和管理,對照明系統的節能監控。消防控制系統由火災探測器、火災報警控制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聯動系統等組成。除此之外,為了響應不同建筑的需要還應該結合建筑性質設置一些特殊的系統,例如:智能家居服務系統、物流管理系統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實現現代智能建筑電氣自動化系統的功能,首先要建立完整的數字控制體系,其次,建立遠程管理中心和本地控制臺結合的雙重管理模式,最后,參考不同建筑物的功能布局等方面合理選用自動控制系統。
三、建筑電氣自動化系統的設計
1、遵循設計的原則
在對建筑電氣自動化系統進行設計時應遵循實用性的原則,加大科技的投入。為保證系統運行的安全性應采用集成系統,在對系統進行設計時還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按照國內的執行標準去設計,從而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2、電氣自動化系統設計的流程
在對建筑電氣自動化系統進行設計時,一般要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首先,對客戶的需求進行記錄,并進行有效分析,這也是進行設計前要考慮的首要因素。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對客戶的需求進行調查,如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其次,設計人員還要對建筑電氣自動化系統進行深入研究,要將不同的設計方案進行比較分析,以選出最佳的設計方案。
四、電氣自動化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
1、電氣自動化技術在建筑配電系統中的應用
配電系統是智能建筑中的核心系統之一,加強自動化技術在智能建筑配電系統中的應用能夠有效保證配電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同時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節約各種資源。
2、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應用
自動化、智能化的建筑供電系統能夠提高配電效率,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在智能建筑供電系統設計中,設計人員應該根據智能建筑的實際需求狀況建立供電調度自動化系統,點能量計費系統、調度生產管理系統以及配電管理系統等系統,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智能建筑供電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而提高智能建筑配電效率。
3、電氣自動化技術在建筑樓宇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智能建筑樓宇控制系統主要包括排水系統、照明系統、通風系統以及消防監測等系統,這些都是與用戶生活密切相關的系統,實現智能建筑樓宇控制系統自動化能夠提高各項系統的運行效率。例如在智能建筑照明系統中利用智能開關能夠可靠、準確的控制開關燈,使建筑照明既能達到實際需要,又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約能源,同時在建筑照明系統中運用照明實時監控系統能夠實現智能建筑照明狀態的自動監測、自動報告,從而不必進行夜間巡燈值班。例如在智能建筑消防監測中應用在線監測系統,盡可能使用各種傳感器技術,這樣能夠實現自動監測、自動傳輸數據、報警數據自動發送,進而掌握智能建筑的實際動態,從而有效提升消防監測的精確性,將火災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從而防止火災的發生。
4、自動化技術在智能建筑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智能化建筑的核心就是智能化,而通信系統卻是建筑智能化的核心,因此在建筑電氣設計中必須要盡可能實現通信系統的自動化。首先智能建筑應該完善數據通信系統,這樣可以使智能建筑用戶建立局域網,以聯接辦公區內計算機及其他外部設備完成電子數據交換業務,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用戶對這個方面的需求。其次,在智能建筑通信系統設計中應該進一步利用衛星通信技術、IP 通信技術、個人通信技術和移動通信、數字微波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等自動化技術,這樣可以有效形成比較完善的智能建筑通信網絡,進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例如在智能建筑通信系統中應用衛星通信系統能夠突破地域的限制,實現全球信息零距離、零時差的交流,實現資源的實時共享。
5、建筑防雷
智能建筑內部有許多布線系統以及電子設備,比如通信化系統、火災報警控制系統、消防控制系統、建筑自動化系統、安全監控系統、辦公自動化、閉路電視系統及其他相應布線系統。這些電子儀器設備以及布線系統所處的部分,耐壓等級都比較低,防電磁干擾要求較高,承受雷擊能力較低。不管是反擊、直擊還是串擊都會對電子設備造成不同程度的嚴重干擾或損壞。因此,智能化建筑的全部功能接地必須建立在防雷接地系統的基礎上,并建立一個完整、嚴密的防雷系統結構。多數智能化樓宇均屬于一級負荷,所以應按照一級防雷建筑樓房的保護措施進行設計,接閃儀器選用針帶組合模式的接閃器,避雷帶選用4×25(mm)鍍鋅扁狀鋼質在樓頂組合成小于10×10米的網格形狀[4]。該網格結構域樓面金屬構件進行電氣連接,并與建筑柱頭鋼筋也進行電氣連接,引出下線并利用柱頭中鋼筋、樓層鋼筋以及圈梁鋼筋與防雷系統作連接,外部墻面上所有金屬構件也需要與防雷系統進行連接,柱頭鋼筋還應與接地體相互連接,組合成具有多層屏蔽保護的籠狀防雷體系。這樣不僅能防止雷擊對樓房設備造成損壞,還能有效防止外來電磁波干擾。
五、結語
綜上,在對建筑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進行設計時應把握好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從細節和實際出發,把握每一個人性化的細節點,根據建筑的實際需要來進行設計,從而促進我國建筑工程電氣自動化系統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