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文(云南省輻射環境監督站,云南昆明650032)
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X射線探傷檢查實時成像系統輻射環境影響評價
張召文
(云南省輻射環境監督站,云南昆明650032)
對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現在用的1臺X射線探傷檢查實時成像系統進行輻射環境影響評價。對探傷工作場所及周圍進行輻射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分析輻射事故的影響,并調查公司采取的輻射防護措施以及輻射安全管理狀況。結果表明:探傷室防護性能良好,探傷作業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明顯輻射影響;公司采取的輻射防護措施比較完善,并已形成較為完整的輻射安全管理體系。
X射線探傷檢查實時成像系統;輻射環境影響;輻射評價;輻射數據監測;輻射管理
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40.5kV環保開關設備,包括40.5kV固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40.5kV固體絕緣真空斷路器、40.5kV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非SF6氣體絕緣)等三類環保型開關產品。為滿足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對電氣產品生產商、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的要求,公司于2014年3月配置了X射線探傷檢查實時成像系統(簡稱X射線探傷機)1臺。此設備主要用于固封極柱、絕緣套管、支柱絕緣子、盆式絕緣子、絕緣拉桿等帶有嵌件環氧樹脂絕緣件的內部探傷,為Ⅱ類射線裝置,設備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設備基本情況
⑴《GBZ117-2006工業X射線探傷放射衛生防護標準》[1]
屏蔽設計應充分考慮有線束照射的方向和范圍、裝置的工作負荷及室外情況。在進行屏蔽墻設計時可取公眾劑量約束值0.3mSv/a,并要求探傷室屏蔽墻外30cm處空氣比釋動能率不大于2.5μGy/h,無迷路探傷室門的防護性能應與同側墻的防護性能相同。
⑵劑量限值
職業照射:根據《GB18871-2002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第4.3.2.1條的規定,任何工作人員的職業照射不超過由審管部門決定的連續5a平均有效劑量20mSv。本項目按《云南省環保局關于《在輻射安全許可證工作中確定電離輻射安全管理限值請示》的復函》,取其1/4 即5mSv/a,作為職業照射個人受照劑量約束值。
公眾照射:根據《GB18871-2002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2]第B1.2條的規定,實踐使公眾中有關關鍵人群組的成員所受到的平均劑量估計值不應超過年有效劑量1mSv。本項目按《云南省環保局關于《在輻射安全許可證工作中確定電離輻射安全管理限值請示》的復函》,取其1/4即0.25mSv/a,作為公眾照射個人受照劑量約束值。
3.1 輻射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及評價
3.1.1 監測儀器
BH3103B便攜式X-γ劑量率儀,不確定度4.5% ,檢測下限1nGy/h,量程1~105nGy/h,儀器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檢定合格,并在檢定有效期內。
3.1.2 監測結果
監測條件:管電壓 220kV,工作電流 25mA,曝光時間2s。監測點距地面高度為1m。監測結果詳見表2。
探傷機房外的X-γ輻射劑量率測量范圍為121~136nGy/h,探傷室周圍及門外 X-γ輻射劑量率測值均<2.5μGy/h,滿足 《GBZ117-2006工業X射線探傷放射衛生防護標準》的要求。項目按年照射時間為86.9h計算,則探傷機工作時所致工作人員附加劑量為8.2×10-4mSv/a,公眾受照附加劑量最大為5.1×10-4mSv/a,X射線裝置(探傷機)的使用對職業人員及公眾可能受到的附加年有效劑量可滿足環境控制目標規定的職業照射和公眾照射管理限值。本項目探傷機沒有對周圍環境產生明顯輻射影響。

表2 探傷機工作場所輻射環境監測結果
3.2 輻射事故影響分析
項目在無損檢測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故是探傷室安全連鎖裝置失控導致的監督管理區內X-γ輻射的瞬時增大,并使位于作業現場的監督管理區內的工作人員(含公眾)可能受到大劑量的瞬時照射,進而產生個人受照劑量的增高。按《國務院令第449號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對輻射事故的劃分標準,結合本項目可出現的短時間大劑量受照特點,本項目可能出現的輻射事故的等級為一般輻射事故。
按項目設計,發生探傷室安全連鎖裝置失控的幾率極低,但為防患于未然,將操作位布置在項目主束向的后側,極大地降低失控導致的危害;加上操作位配備了X-γ輻射監測及報警儀,能及時捕獲過量或泄漏的X-γ射線,并發出報警,提醒工作人員立刻切斷電源,終止X-γ射線束的產生。由此,本項目對可能產生的輻射事故不僅在設備的安全設置上加以防范,在規章制度上加以防范,還在檢測及聲光報警中加以防范,極大地降低了事故的發生幾率。
按項目設計,操作位布置在項目主束向的后側,萬一發生事故,操作位可能的X-γ射線束劑量率為μGy/h量級,若在10s內終止照射,其可能受到的附加劑量也在μSv水平,影響是可控的,并低于本項目管理限值。
4.1 探傷作業現場分區
按照《GBZ117-2006工業X射線探傷放射衛生防護標準》,將作業時被檢問題周圍的空氣比釋動能率可能大于15μGy/h的區域劃為控制區,即探傷室內5m×6m的區域為本項目控制區;將控制區邊界外空氣比釋動能率可能大于1.5μGy/h的區域劃為監督區,即探傷室外15m×20m的區域為本項目監督區。
4.2 探傷室結構與屏蔽防護
公司探傷作業均在固定探傷室內進行,固定探傷室(鉛房)由設備供應商整體提供。鉛房整體重約30t,尺寸為長3000mm、寬2900mm、高3770mm,其中主射線方向(北向)鉛厚60mm,散射線方向鉛厚35mm,防護門鉛當量為100mm。鉛房內部為方管焊接的框架,外部為復合鉛板防護,設雙開電動鉛門,每扇鉛門尺寸為寬850mm、高3100mm、厚100mm,鉛門處的防護有相互搭接的部分,防止射線泄漏。
4.3 安全聯鎖和警示
鉛房雙開電動鉛門設有安全連鎖功能,即防止在檢測過程中門打開或在門打開時能自動關閉射線。鉛房外觀完整,設有射線輻射標志及安全使用維護保養說明,頂上安裝雙色射線報警燈。
根據《環保部第18號令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的規定,本項目已經成立輻射安全和防護領導小組,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
5.1 管理機構
公司成立了“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小組”,以加強對公司輻射工作的安全管理和領導。輻射安全領導小組共有6人,設組長1人、副組長2名、小組成員3名。其中一人專職從事輻射安全與防護工作,并取得了“輻射安全與防護”證書。
5.2 已制定的規章制度
為了加強輻射安全管理,公司制定了如下管理制度:《輻射安全管理制度》;《X射線安全操作規程》;《無損檢測現場安全制度》;《輻射安全培訓管理規定》;《輻射裝置臺帳管理制度》;《輻射安全應急預案》;《個人劑量和職業健康管理規定》;《輻射防護和安全保衛制度》;《設備檢修維護管理制度》;《自行檢查和年度評估制度》;《監測方案》。
5.3 個人防護
公司配備了射線輻射報警儀,以便監測探傷檢測時控制室工作環境和探傷室外部環境輻射劑量率水平,并對輻射工作人員配備個人防護用品(鉛服)及個人劑量計。
5.4 安全培訓
據《環保部第18號令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公司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小組負責組織輻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公司從事探傷檢測的共有3名輻射工作人員,全部取得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合格證書,并承諾按照18號令的要求,接受4年1次的再培訓。
5.5 射線探傷裝置保管
設置一名射線探傷裝置保管人員,具體職責為:①遵守輻射安全和防護制度,執行探傷裝置保管相關規程,熟練使用輻射監測儀;②負責建立射線探傷裝置的臺賬并定期盤查;③負責定期對射線探傷裝置及保管場所進行安全檢查并記錄;④發現輻射安全隱患及時向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小組負責人報告。
5.6 輻射事故應急方案
根據《國務院令第449號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職能管理部門要求,公司結合自身實際,已建立《輻射安全應急方案》。按照《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第四十二條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發[2006]145號文件的規定,發生輻射事故時,事故單位應當立即啟動本單位的輻射事故應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2h內填寫《輻射事故初始報告表》,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報告,涉及人為故意破壞的還應向公安部門報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超劑量照射的,還應同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5.7 職業人員健康管理
公司已嚴格按照國家關于健康管理的規定,制定《個人劑量和職業健康管理規定》,對3名輻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配備個人劑量計和保存職業照射記錄。
公司探傷室防護性能良好,根據現場監測結果,其屏蔽能力符合《GBZ117-2006工業X射線探傷衛生防護標準》的要求,滿足環境管理的劑量控制目標,探傷機正常作業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明顯輻射影響,發生輻射事故時其影響是可控的并低于本項目管理限值。公司采取的輻射防護措施比較完善,并已形成較為完整的輻射安全管理體系。
[1]GBZ117-2006工業X射線探傷放射衛生防護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2]GB18871-2002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AnalysisontheEffectsofRemovingHeavyMetalsinSludge ResourcesRecoveryProcessbyHiSAP
CHENBao,JIANGQin,ZHAOYing,LVBin-feng
(ZhejiangHailiangSolidWasteManagementCorporation,ZhujiZhejiang311814,China)
ThecontentvariationofheavymetalswithHiSAPtechnologyinthesludgeresourcesrecoveryprocess wasstudiedforfurtherdetectingtheremovalofheavymetals.Theresultssuggestedthatthethermalacidhydrolysis anddehydrationtreatmentwasthebestwaytoremoveheavymetals.Theconcentrationsoffourkindsofheavymetalsalldecreasedbythismethod.TheconcentrationofZndecreasedmost,followedbyNiandCr.TheconcentrationofCureducedleast.Thetreatmentofthermaloxidationanddehydrationwithacidcouldsignificantlydecrease thecontentofZnandNiover90%.However,thermaloxidationanddehydrationwithoutaciddidn'tworkwellto decreasetheconcentrationofZn.Electricextractioncanonlyeffectivelyremoveheavymetalsinlowconcentrations insteadofhighconcentrations.
heavymetal;sludge;removal;resourcerecovery;hydrolysis;effect
X82
A
1673-9655(2015)03-0092-03
2014-12-10
張召文(1961-),男,云南昆明人,工程師,從事輻射環境監測、評價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