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我的金牌導游夢”是杭州市旅游職業學校近年在旅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提出的創新模式,而實踐教學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本文結合“選擇性課程改革”和“現代學徒制”的職業教育新理念,提出“雙翼、雙課、雙師、雙贏”的旅游實踐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導游綜合實踐能力。
關鍵詞:金牌導游人才培養模式 雙課雙師 現代學徒制
自2009年杭州啟動金牌導游大賽活動以來,歷年大賽評出的金牌導游員已經成為杭州旅游的金名片。而筆者學校近年來開展的“我的金牌導游夢”系列教學改革,把金牌導游作為旅游專業學生的職業目標,通過分析金牌導游的核心職業能力,提出金牌導游人才培養模式。而實踐教學作為金牌導游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重要一環,在選擇性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們引入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希望通過更加專業的學習指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幫助學生提高職業認知,點燃職業夢想,成就“金牌導游夢”。
一、素養+技能:雙翼并展,德才兼備
為了培養“具有就業能力,具備發展素質”的旅游行業實用型人才,學校把金牌導游作為旅游專業學生的職業目標,并圍繞金牌導游人才培養模式開展教學。而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扎實的職業技能是成為金牌導游所必備的兩項基本素質,“雙翼”指的正是導游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它們是實踐教學的兩大目標,也是學生將來能在導游之路上展翅翱翔的一雙翅膀。
國家將“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優質服務,賓客至上;真誠公道,信譽第一;不卑不亢,一視同仁;團結協作,顧全大局;好學上進,提高業務”定為導游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將“獨立工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公關能力、導游講解能力、特殊問題的處理和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等定為導游人員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如圖1所示。
這些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的養成僅靠課本知識的理論學習是無法實現的,必須來自親身實踐。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在金牌導游和專業教師的言傳身教中,學生才能在實踐中習得能力、在實踐中感悟規范,從而插上德才兼備的雙翼,成長為優秀導游。
二、活動+實踐:雙課多選,私人訂制
基于金牌導游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定位,為了更加全面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導游綜合素質,結合“選擇性課程改革”理念,我們嘗試開展“雙課多選”的實踐教學模式。
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差異來自于個體興趣、能力、職業規劃等等的不同,因此學生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實踐課程。本著培養學習興趣、優化學習方式、搭建學習平臺的基本理念,“選擇性課程”改革為金牌導游實踐教學提供了內容更豐富、形式更靈活的“雙課”模式,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能力特長以及個人發展方向,定制屬于自己的實踐課程方案,發展和完善自身的導游實踐技能。
“雙課”由活動課程和企業課程兩部分組成,如圖2所示。活動課程包括第二課堂活動課程、志愿者服務活動課程、專業競賽活動課程、導游社團活動課程、金牌導游工作室課程、校內接待活動等;企業課程包括參觀學習課程、專題調研課程、場館講解課程、實地踩線課程、社會服務課程、旅行社門店體驗課程等。
活動課程通過搭建各類活動平臺,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和展示的舞臺,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
第二課堂活動課程(必修):利用春、秋假時間,組織學生參觀第二課堂展館,實地了解導游講解相關知識,儲備杭州的名人、名居、名資源等知識。
志愿服務活動課程(必修):社區服務、場館引導、省博志愿者等義務服務,培養志愿精神、人際溝通能力、服務社會的能力。
專業競賽活動課程(必修):以各級各類專業技能競賽尤其是“我的金牌導游夢”系列比賽(包括:導游詞創作大賽、演講比賽、崗位禮儀大賽、金牌導游結對儀式、旅職好導游、英語導游技能比賽、英語才藝秀、手繪旅游地圖比賽等等)為載體,學生須在 “我的金牌導游夢”系列活動中選擇一項作為必修,以比賽促進學生在各階段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之間的融合,側重競賽能力的培養。
導游社團活動課程(選修):結合學校團委的社團活動,培養組織協調能力。
校內接待活動課程(選修):通過為學校來賓及新生提供校園講解,提升學生講解實踐技能,培養導游應變能力、接待能力等綜合能力。
金牌導游工作室課程(選修):發揮金牌導游的個人專長,開設博物館系列課程、才藝系列課程、講解提升課程等等,分專題有針對的開展專題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專項技能。
企業課程是筆者學校校與杭州多家知名旅游企業合作共建的實踐課堂,通過全方面深層次的校企合作,提升學生的導游實踐技能,如表2所示。主要包括:
參觀學習課程(必修):學生通過始業教育課,到博物館參觀學習,聘請場館五星級講解員進行詳細講解,學習講解技能。
專題調研課程(必修):結合《旅行社服務》課程知識,設計工作任務書,要求學生調研考察市內旅行社,撰寫調研感受,完成調研報告,并分組展示,作為該課程學生成績的評價內容之一,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公關能力。
場館講解課程(必修):結合《旅游文化》課程中“上下五千年”“水域風光”“中國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建筑”“飲食文化”等專題,利用杭州現有的景區、博物館、主題街區等資源,利用節假日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場館(景點)系列講解,提升導游講解能力。
實地踩線課程(必修):結合《現場導游》課程,組織學生現場實地踩點,聘請資深導游帶團講解并點評,學生真實體驗導游工作,提升導游綜合技能。
社會服務課程(選修): 組織學生參與旅行社等企業的社會接待活動,提升導游綜合技能。
旅行社門店體驗課程(選修):安排學生進入旅行社,體驗門市接待、計調等崗位工作,拓展其他旅游服務崗位服務能力。
“多選”是指學生在“雙課”提供的12類實踐課程中,需要完成其中3項活動課程和4項企業課程組成的實踐必修課學習任務,同時還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能力特長以及個人發展方向等,選擇選修課程,從而形成3項活動必修課程+4項企業必修課程+X項選修實踐課程的“34X”金牌導游實踐選擇性課程方案,定制適合自己的導游課程實踐學習方案。
“雙課多選”實踐教學的開展為學生的自主選課提供了可能,實現了學生技能培養的差異性,同時多崗位多技能的實踐體驗也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能力特長、分析自身的興趣愛好,從而更好地進行職業發展方向的規劃,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
三、教師+行家:雙師共育,優勢互補
由“夢想導師+職業導師”組成的“雙師”是基于“現代師徒制”提出的創新教學模式,“雙師”強調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課程為紐帶,以校企深度參與和教師、師傅深入指導為支撐,把學校教師(職業導師)與金牌導游(夢想導師)結對,兩者再與各班結對,以縮短行業師傅與在校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可以人人都享受行家給予教學和指導的機會。“雙師”中的夢想導師由金牌導游為主的行業專家擔任,主要參與實踐課程的教學;而職業導師則由學校專業教師擔任,主要負責專業理論課教學和實踐課程的教學管理,以及學生職業規劃、心理輔導等個別指導,如圖3所示。
這一創新的現代學徒制新模式,把學校教師缺乏行業實踐的弱項用金牌導游行業技能高手的強項加以彌補,同時架起教師和行家的有效溝通橋梁,教師不定期、不定項目隨時可以向金牌導游請教,學生的技能指導,可以聯合教師和金牌導游共同完成,學生可以人人均享受行家給予教學和指導的機會。
“夢想導師”通過與學生的雙向選擇與班級結對成為學生實踐課程中的主導老師,在各種活動課程中,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學生進行技能示范、心得分享、競賽指導、學習點評等教學工作,成為學生導游技能的行業師傅。
“職業導師”負責導游技能理論知識的教學工作,在活動課中扮演管理老師的角色,協助“夢想導師”一起,組織管理學生的實踐進度。又因為“職業導師”在日常教學中與學生的接觸更為頻繁,比較了解學生特點,因此在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活動課程選擇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幫助,成為學生的職業規劃導師。
四、學生+企業:雙贏互利,共謀發展
通過“雙課、雙師”導游實踐教學的開展與實施,近年來導游專業學生學習積極性濃厚,職業意識、職業技能大幅提升,成效顯著;同時,“雙課、雙師”緊密了校企之間的合作,為旅游企業贏得美譽和經濟效益,實現了學生和企業的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1.實踐中收獲感悟,學生職業意識得到提升
通過一系列實踐課程,學生跟隨行業師傅(夢想導師)真正走進旅游行業,金牌導游們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優秀職業品格深深地影響了學生職業意識的形成,他們在師傅的帶領下,建立起了積極向上、謙遜好學、認真負責的職業品質。以下便是學生們在各項實踐活動后寫下的感想。
14服導2班陳薪羽在完成“新疆班新生校園講解”后寫道:“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從開始的緊張到后來的自然,從開始的膽怯到后來的放松。這次活動使我越發覺得“禮儀”的重要,“小心臺階”“請這邊走”從開始的刻意提醒,到后來的脫口而出,幾乎成了我的口頭禪。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你就會收獲多少回報。任何事情只要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成功就在前方向你招手。
13導游班吳佳琪在“調研浙江歷史博物館”后寫道:“在這3個小時的調研活動中,同學們了解到了浙江的文化歷史,學習到了講解員的講解技巧,收獲到了更豐富的知識,通過這一次活動,讓書本上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讓同學的講解能力得到提升。”
旅游高三2班程雯媛在“實地踩線活動”后寫道:“雖然這一天的行程十分倉促,一天的學習時間也很短,但在這短暫的時光里我們從韓老師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學會如何跟游客交流,學會如何豐富自己的導游詞,學會如何揚長避短,學會如何成為一名金牌導游。在回程的旅游車上,我們練習講解,同學們爭相上來一顯身手。無論水平如何,敢于來到臺前,就已是成功的第一步。無論何時,我們總該記得心中的那份信念: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傳遞旅行的真諦。人心換人心,‘導游’二字,不光是一種必達的使命,它更是一種人文的情懷。”
2.實踐中收獲實力,學生職業技能得到提高
學生雙證通過率超過98%,導游資格證通過率超過90%,高考成績喜人。連續四年,學生導游資格證考試合格率超過90%,超過省市平均近60個百分點,在省內乃至全國旅游院校名列前茅,如圖4所示。連續三屆3+2班學生100%升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高職導游技能120分滿分,筆者學校學生平均分達116分,居全省第一,學生雙證通過率超過98%,更有許晶、俞莉娜、張倩雯等3位畢業生被評為杭州市金牌導游。
提升學生職業能力,技能競賽成績優異。通過“我的金牌導游夢”系列比賽活動課程,大部分學生都積累了比賽經歷,每班都有行業金牌導游作為導師,每位學生都走出校園,開展實踐學習。筆者學校近年在全國導游技能大賽中獲得兩塊銀牌,杭州市旅游專業學生導游技能大賽獲得第1、2名,獲團體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3.實踐中收獲效益,學生服務能力得到體現
學校與近10家企業的金牌導游結對,每學期外聘教師達10人以上。學校與浙江省中旅合作,舉辦“中旅杯”旅游線路設計大賽,獲獎的作品中8條旅游線路成為浙江省中旅的省內親子游旅游產品,已有300多人次參與該項目旅游,為行業和旅游企業創造了一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學校每年為旅行社輸送的優秀畢業生,活躍在杭州各大旅行社的導游、領隊、計調崗位上,扎實的導游綜合素養為旅行社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代表企業參加“金牌導游大賽”等多項賽事并取得優異成績,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社會美譽。
“雙課”“雙師”導游實踐教學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臺、專業的實踐指導、個性化的實踐方案,為學生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提供了切實有效的保障。同時,這一創新教學模式也使得專業教師能真正零距離地接觸行業專家、學習專業技能、把握行業動向,使得教師自身的職業技能得到提升,教學內容得以豐富。在今后的實踐教學中,我們將積極探索必修類實踐課程的不斷優化、選修類實踐課程的不斷豐富,為學生“金牌導游”的職業夢想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課程內容。
參考文獻:
[1]楊黎明.關于現代學徒制[J].職教論壇.2013(6).
(作者單位:杭州市旅游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