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工類院校的導師制工作,是對學生品德、人生目標、職業技能等方面進行的一種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幫助學生認識專業,做好就業準備,樹立人生目標。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結合作者多年從事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經驗,本文探討了做好技工院校的導師制工作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導師制 學生問題 技工院校
導師制由來已久,它是一種教育制度,早在19世紀,牛津大學就實行了導師制,其最大的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導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的學習,還要指導他們的生活。近年來,國內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建立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制度——導師制,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導師制要求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指導學生的思想、學習與生活。
技工類院校的導師制,筆者認為是對學生品德、人生目標、職業技能等方面進行的一種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導師制為切入點,根據技工院校的實際,制定出幫助學生認識專業、幫助學生做好就業準備和樹立人生目標三個方面的導師工作職責。
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結合多年從事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經驗,筆者認為技工院校的導師制工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教師放低姿態,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師要取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愿意和教師做朋友。怎樣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呢?一是將自己最窘迫的經歷告訴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這樣就能實現很好的溝通。只有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了解學生的困難和需要解決的思想問題。二是教師要學會傾聽,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教師要用真誠的態度,準確地表達。教師要放低姿態,向學生學習。三是要全面了解學生,想學生所想,了解學生所需。導師要想與學生有效地溝通,要想了解學生的內心,就必須躬下身來,多管齊下,主動貼近學生的心靈。
例如,有一個女生是個孤兒,小的時候跟著爺爺長大,現在爺爺也去世了,她寄住在姑姑家。剛開始與這個孩子接觸的時候,根本沒法溝通,問她什么也不回答。后來,筆者跟她講了小時候上學的故事,又跟她講了大學一年級時,筆者怎么放下自尊,將掉在地上的饅頭撿起來吃掉,這才拉近了與這位學生的距離,她才慢慢打開心扉,向筆者講述了她從15歲起闖蕩社會的經歷。通過與她不間斷的交流,以及對她不間斷的幫助,最后筆者成功地將這位學生引導到正路上來。
二、讓學生了解教師的輝煌事跡,使教師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
導師要將自己某個方面最輝煌的事跡告訴學生,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崇拜的感覺,導師用實際行動指引著學生跟著導師的思維前進,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在學生的心靈中播下正義的種子,達到教育、影響學生的目的。教師的專業魅力和專業素養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導師的行為往往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言傳身教是對學生進行的最直接的教育方式。筆者指導的學生是“90后”,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他們對老師有特別的信任和崇拜感,老師對他們的影響極大。因此,導師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以身作則。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導師自己必須先做到。因為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對每一種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學生。
例如,筆者學校2005級園林班的一位畢業生,在接受指導以前是一個問題學生,本質不壞,但是沒有目標和理想。在與他的接觸過程中,他一開始對筆者充滿敵意,總是流露出一種不服氣的眼神。筆者有意識地讓他了解筆者在大學時代所獲的幾個大獎后,他看筆者的眼神開始發生了變化,再通過交流接觸,讓他看了筆者大學時和同學外出考察的照片后,他滿臉的震驚,從此以后他不再和筆者對著干,很愿意跟著筆者學習,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筆者在他眼中成了偶像。
三、要把握工作節點,做到在關鍵時刻幫助學生
導師要知道學生在什么時候最需要幫助,要在第一時間制訂方案,讓學生平穩過渡到自己心理承受范圍以內的狀態。曾經看到這樣一段對話,有人問智者:“假如你有一百只羊,走失了一只,你是精心看顧那九十九只羊,還是費心地去找丟失的那只羊?”智者回答:“當然是去找丟失的那只羊。”開始筆者很不理解,但細想之后豁然開朗,是的,丟失的那只羊是最需要去尋找和幫助的。智者的智慧就在于他幫助了那個最需要幫助的人。作為導師也應該知道學生什么時候最需要幫助。
例如,筆者學校2010級的一位學生很講義氣,平時不惹事,但是如果別人惹到他,他從來不怕事,看見打架就往上湊,跟打了興奮劑一樣,放假回家甚至跟著表哥扛著刀去幫別人要債。筆者教育說一定要把自己的精力轉移到有意義的事情上來,在學校遇到問題,第一時間要告訴筆者,在動手打架之前,先數50個數。慢慢地,他改變了,不再像以前那么暴躁,筆者只是在學生需要指導的時間點上,對他進行點撥。現在這個學生已經走上工作崗位,成長為一名部門經理了。
四、要時刻關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第二父母
關心愛護學生,就是要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導,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平等地對待學生,對學生要嚴格嚴格,不能只聽取班干部的匯報,避免沒有認真調查落實,從而造成誤解。熱愛學生是維護導師與學生之間關系的前提。愛是教育的“萬金油”,當教育之愛成為普照的春暉,師生之間愛的能量就會在交換與互動中不斷裂變,釋放能量,產生一個個教育的奇跡。教師只有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才能成為學生的第二父母。例如,筆者學院的一位教師,經常帶家在外地的學生回家吃餃子,這看似一件任何老師都能做到的事情,卻給學生帶來了如家中父母般的愛意。
導師在教育、幫助學生時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堅定信念。做好技工類院校的導師工作,要有堅定的信念。人的信仰、理想和信念越遠大、越高尚、越堅定,從內心里煥發出來的力量就越大,越能支撐著人去拼搏,去完成偉大的事業,反之人就會變得軟弱無力,甚至沉淪、墮落。我們是依靠什么在工作?黨員的黨性原則、老師的責任心還是長輩的同情心?其實我們依靠的就是自己信念,我們始終認為自己是教師,始終認為自己是班主任,始終認為自己是學生的家長。
其次,要做到激情澎湃。做好技工類院校的導師工作,要始終激情澎湃,用激情影響學生。教師、班主任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都是激情的展現,要用自己的激情震撼學生、感染學生。為什么一個班級沒有學習風氣?為什么學生沒有上進心?那就是作為班主任的你還沒有點燃學生內心的激情火焰。
再次,要教學相長。做好技工類院校的導師工作,要做到教學相長。其實每個人都要做到這一點,但是對導師的要求顯得更加迫切,因為只要導師學習,學生就會學習;只要導師進步,學生就會進步;只要導師與時俱進,學生就會與時俱進;導師不能只知道教學生,自身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不斷地適用不同的學生,所以要做到教學相長。
最后,要以誠相待。人和人的交流其實是相互的,就像物理學中所講的力的作用原理是一樣的,你給我一個作用力,我就有相同的力量反作用給你。導師對待學生要誠懇,學生才會誠實的對待老師,這一點班主任都是深有體會的。
通過一年多的導師工作,既加強了筆者與學生的交流,又了解到學生的實際需要,同時還幫助了接受指導的學生,自身業務水平也得到了加強。今后,筆者將一如既往地在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到導師的工作中來。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